第31章面相與異常 歷史上,朱允炆是朱元璋最疼愛的孫子,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只可惜,還沒坐穩皇位,就是靖難之變,最終被朱棣奪權篡位。現如今,他同樣受到朱元璋的青睞,引為肱骨之臣,主管核心部門。
言中提到的國師,當然是劉伯溫。至于皇姑嘛,就是朱雨鈴。
朱雨鈴輕輕點頭,欣然領命,走向密室的空曠中央。
在那里,凌空懸浮一幅畫面,同步展現廣場的景象。
這是鎮國神器和氏璧的一項功能遠程監視,即時顯像。
那是一幅高空鳥瞰圖,映出整齊有序的大方陣,正是幾千名修士構成的縱橫隊列。
然而,高空抓取的鏡頭,距離太遙遠,無法分辨修士的形貌,只能看到不同的光斑,以亮度代表實力與潛力。
朱雨鈴熟知神器的性能,也清楚衛龍的底蘊,當然知道處理的方法。
她選定畫面中最亮的一小片區域,一揮手,劃向懸浮的光幕:“大!”
畫幕應聲而大,內容逐漸清晰。
一前一后的兩張面孔,夾著一張灰暗的面孔,以仰視的姿態,浮現在光幕中,正是蔡、郭、衛三人。
看到熟悉的容貌,朱雨鈴伸出手指,點中后面的那張臉:“父皇,這位就是衛龍!”
朱元璋抬眼一瞧,給出高度的評價:“馬中赤兔子,人中龍鳳!”
緊接著,劉伯溫觀察面相,獻上專業的點評:“陛下,依老臣之見,此子福壽俱全,國之棟梁也!”
“哦?具體怎么說?”
“上庭豐隆,方而廣闊中庭豐滿,肉光隱隱下庭圓滿,正而厚重印堂光明如鏡,命宮晶瑩飽滿神器之輝,耀如熾日之光,卻久視而不瞬,其心可見也。”
瞬者,眨眼也。
久視而不瞬,是說衛龍凝視太陽,始終沒眨眼,說明胸懷坦蕩,無所畏懼。
要知道,劉伯溫是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十分超然,說出“國之棟梁”的評語,幾乎就是最后的結論,意味著明國遇到一位千年不出的天才。
“果然是李白第二!”朱允炆面朝朱元璋,恭謹行禮,獻上祝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突然,密室中響起一道陰森而尖銳的噪音:“陛下,依老奴之見,還需小心謹慎,深入查驗,確定這小子忠誠可靠,方可予以大用,絕不可輕忽大意,以免老妖怪借尸還魂,寄體重生!”
他自稱老奴,又是太監的著裝打扮,還能近身跟隨朱元璋,那肯定是廠衛的大頭目,而不是錦衣衛的長官。
雖說歷史上的東廠是朱棣所創,并非洪武年間的特務機構。然而,明國的方方面面,也不是完全地沿襲歷史,不拘是有司部門,還是商業民生,都存在大量的創新。也就是說,朱元璋奉行“拿來主義”,沿用很多新事物。
比如,朱元璋通過鎮國神器的功能,洞察整個明朝的歷史進展,得知“鄭和下西洋”的成功,看到其中的巨大利益,當然要開海貿易,完全摒棄“片板不許下海”的禁海國策。
比如,盛行于后世的東廠,既可以監控百官,也可以制衡錦衣衛,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有鑒于此,朱元璋照搬不誤。
要知道,如今的朱元璋,手中持有鎮國神器,只要自己不作死,就永遠不會死,根本不怕太監的作亂,反而大力培養,引為臂膀。
因此,老太監直抒己見,暢所欲言,一點也不怕朱允炆。
朱允炆被老太監搶白,羞惱地辯駁:“王公公多慮了!衛龍年齒尚幼,行止如常,不可能融合血脈!”
要知道,構成靈魂的六要素,包括記憶、情感、思維、理想、意志、血脈,缺一不可,尤其是血脈,起碼需要一甲子的漫長歲月才能相互融合。
王公公冷冷地問:“衛工也不可能嗎?”
頓時,朱允炆啞口無言。
密室中的五個人,都是明國的最高領導,當然知道蔡衛兩家的千年血仇。
如果衛工借助衛龍的身體重活,就不存在血脈沖突的問題。他可以充分利用始祖的血脈之源,輕而易舉地鎮壓并融合子孫的血脈。
朱元璋淡定地擺擺手:“言之過早,你們稍等片刻,待朕仔細瞧來!”
朱元璋翻轉玉璽,露出璽面的八字銘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又伸出大拇指,摁住“昌”字,調動體內的天子之氣,導入昌字的筆劃,啟動神器的另一項功能,深入觀察目標的情況。
何為昌?
昌者,昌盛也,繁榮也。
繁榮昌盛的社會,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實現,不可能從天而降,也不可能平白顯現,需要萬民的奉獻和精英的貢獻。
所以,神器上的昌字,寄托著整個時代的萬千情緒和美好祝望,天生含有“鑒定魂海”與“識別天賦”的特殊功效,才可以用來辨別人才,才可以帶動社會的進步,實現繁榮昌盛的愿望。
此時,昌字閃亮,散發金色的光輝,向密室中的光幕蔓延。
畫面一閃,如同一幅巨大的寬銀幕,分成兩個屏幕,同時播放不同的內容。
就在剛才的一瞬間,神器的光輝與衛龍的視線對接,悄然連通目標的魂海,映出所有的細節。
然而,魂海的主人并不知情。
也就是說,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密室中的五個人根本沒有**權的概念。
如果衛龍在場,一定覺得又憤怒又熟悉又陌生。
說憤怒,是因為自己的秘密被窺視說熟悉,是因為魂海中的常見事物,一覽無遺說陌生,是因為魂海中多出三件新鮮的事物,連自己都不知道。
朱允炆遙指畫面,笑瞇瞇地問:“王公公,魂海中的明字,意味著什么?如果是衛工奪舍,應該是漢字才對,怎么可能還是明字呢?”
王公公無言以對。
這真是六月賬,還得快。
朱雨鈴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一顆懸于半空的心,終于落地。
她很高興,以清脆悅耳的聲線,代替王公公作答:“明字不是天賦,而是國別,乃是龍神賜予的出身!除非父皇動用和氏璧洗滌,就不可能替換和更改!如此看來,他絕對是明國的子民,天生受到神器的制約,不可能背叛!”
最新推薦 本站所有文章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僅為喜愛閱讀寫作的朋友提供一個分享與交流的平臺;
如果本文涉嫌色情、暴力等違法內容,或者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