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二三事第四百零二章二三事第四百零二章二三事 “所有,兩邊都要承你的好,這筆不虧。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何超瓊的語氣依然是那么平淡。
“當然,很多時候間人才是最賺錢的,尤其是既當裁判又當選手的間人。”李旭聳了聳肩。
投行為什么能賺大錢?因為又當裁判又當選手!投行為什么被人嫉恨?因為又當裁判又當選手!
甚至不止投行,很多行業都是如此,只不過作為金融行業,投行一旦出了問題,那會波及整個金融圈。
“好了,對美國的那幾筆投資不要放在心了,記得要總結經驗。”李旭這時又道。
“你以為我不高興是因為那幾筆投資都虧損了?”何超瓊一下轉過頭來問道。
“當然不,但你認為我應該說嗎?”李旭理所當然的問。
何超瓊沉默了下:“那我到底算什么?”
“合作伙伴啊。”李旭挑眉,“我在香港的合作伙伴——很顯然,你并不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里。”
“我當然明白,我只是…”何超瓊辯解了一句,還沒說完又沉默了下去。
可李旭卻不打算放過:“何先生真的在生氣?他在做決定之前應該想到會有現在這種情況出現,所以他不過是表現給別人看的,畢竟何家在香港也是有頭有臉。”
“我知道!”何超瓊有些煩躁。
“你不知道。”李旭毫不客氣的搶白,“你現在要做的,是做出成績來,而不是自怨自艾,以及在乎別人的目光。”
停頓了下,他加重語氣:“我再說一次,當你足夠強大之后,任何目光都無須放在心,如果你不能明白這點,你還是回何家老老實實做個公主好了。”
“我才不會回去!”何超瓊斷然拒絕。
“那不要想那么多,”李旭挑眉,“最遲87年,我需要一個能挑起大梁的人,無論改組的集團往北往南,往東往西,都必須由這個人來做決定。”
何超瓊咬了咬牙:“我可以!”
“很好,我拭目以待。”李旭點了點頭。
盡管準備的3億港幣已經虧了一半出去,但何超瓊的成長也是很明顯的,李旭時不時會拿幾份真正要做的投資件給她分析,然后跟智囊團的結論以及自己的結論進行對照。
從最開始的頂多對三四成,已經成長到可以對五六成,尤其是香港、灣灣、東南亞這邊的情況,要更高。
這方面的經驗都是砸錢砸出來的,大家族的孩子,只要顯露出這方面的天賦和能力,總能得到支持去練手。
即使如此,能拿3億港幣出來讓何超瓊練手,依然算得是大手筆,以至于賭王私下都跟李旭嘆氣,自己當初要是有這么大筆資金,成絕對不會止步于現在 所以李旭剛才才說,賭王的生氣不過是做出來的,畢竟何家還是要臉面,女兒跟了李先生,李先生又有未婚妻,不在身邊還好,在身邊顯得太尷尬了。
“好了,下車吧。”在車子挺穩后,李旭這么說道。
“哦…等一下,到這里來干嘛?”何超瓊才應了一聲,然后微微有些變色,因為車子停的地方是半島酒店的門口。
李旭笑而不答,只是伸出手來,何超瓊猶豫了片刻,終于還是握住他的手,下了車,是一張俏臉飛著紅暈。
兩人到酒店的咖啡廳坐了片刻,又一起起身去了別處,再回到座位時,何超瓊腿腳發軟,桃腮緋紅,眼眉間全是艷色。
“你滿意了?”她壓低聲音恨恨說道。
“還不錯,我喜歡你勉強掙扎又無能為力的模樣。”李旭嘿嘿笑道。
“哼!”何超瓊雖然做出一副傲嬌的神色,卻沒有再說話。
她也知道,在地位,他她高出太多,哪怕彼此是合作伙伴,所以有些事情她是拒絕不了的。當然,如果有一天她的地位超過他了,那肯定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李旭肯定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何超瓊知道這點,李旭也知道何超瓊知道,所以,這場抗爭會很有意思。
不提這個,算未婚妻在身邊,想要偷情也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李旭過得也不算太郁悶,很快將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
除了日常巡視外,最主要的是兩件事,《鏡子》的發行工作——這個已經讓人跟邵氏談了,以他們現在那種日薄西山的處境,李旭要的東西又從來是大熱的對象,所以不會有任何問題,頂多是配合宣傳。
不過邵六借這個話題,跟他打了一通電話,半開玩笑的說什么,因為《西游記》的緣故,TVB損失很大,是不是給點補償云云。
李旭也答應,好萊塢再有適合投資的電影,可以優先接受他們的投資。
當然,這并非是因為《西游記》碾壓了TVB,這個屬于擂臺的勝敗,補償從何說起?不過,他們將張蔓玉和曾華蒨看得很好,倒是可以給點甜頭。
第二件事則是《壹號皇庭》的播出準備,這樣的律政劇在香港還是首次,以前電視劇不是沒有律政情節,但絕對不是主要,更何況能夠霸屏的不是武俠類是民國類,都市類的并不算太多。
《陀槍師姐》能夠成功,是因為以前有過警察時裝劇的,可類似《壹號皇庭》這樣的律政劇,前景真的不明朗。
如果不是李旭堅持要,星視不會制作這樣的電視劇,所以像對《西游記》那樣,大家都擔心前景,但又和《西游記》差不多,大家希望這部電視劇也能創造跡。
“別妄想了,”李旭直接跟黃錫照這么說道,“《西游記》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也這么一部,而且還是天時地利的情況下達成的。”
黃錫照其實也知道,只不過想要個準信,李先生在電視臺里面的“金口玉言”稱號可是傳得很廣,至少他認可的電視劇,目前還沒有撲街過。
不過他要是知道,李旭對收視率并不心,恐怕不會那么篤定了。
《壹號皇庭》撲街了也無所謂,趙雅之也不缺這么一部電視劇,反正將來有神級作品。
這其實只是半件事,另外半件是王京籌備新電影,因為李旭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末代皇帝》這邊,新電影的籌備非常慢。
王京雖然將演員已經挑好了,但還沒有進行聯系,因為老板還沒發話。當然,更重要的是,到手的分鏡頭,連三分之一都沒有。
“這的確是個問題,”李旭也承認自己有所失誤了,“不如這樣,我看了你畫的分鏡頭,有一些地方還有可取之處,我用最簡單的筆畫將故事板畫出來,你來填充和完善,只要我認可了,你可以開始籌備。”
不等王京說話,他馬又道:“當然,你可以找人幫忙,只要記得保密。”
“好吧,老板。”王京很郁悶的說道。
“不要這樣嘛,阿晶,”李旭笑瞇瞇的說道,“要不,你先拍自己想拍的作品,等我將《末代皇帝》梳理得差不多了再說?畢竟除了那部電影,今年還有一部日本作品需要監制呢。”
王京有些心動,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李先生,我覺得,這種事情還是宜早不宜遲,盡快搞定更好。”
“那這么說定了,”李旭點點頭,“最遲月底給你,我會盡量畫得好一點。”
他這么選也不怪,畢竟去年的作品實在不怎么樣,又被影評人抨擊了一番,那些家伙知道作品不是李旭的,自然是一點都不客氣。
王京想要維持自己靠《記憶碎片》積累下來的聲望,那得拿出一部好作品來,雖然他相信自己構思的一部作品,質量應該較層——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萬一搞砸了,撲街了,算李旭以后還能將他捧起了,只怕也不會再有挑戰自己的雄心壯志,安安心心怎么賺錢怎么拍的導演得了。
再再說一次,這個年代的香港導演,多少還是有點追求的——事實,只要是電影導演,有過不錯的作品,都會有點追求和理想,然后在生活慢慢磨平棱角。
這些以前常說的話不重復了,巡視了香港的產業,又參加了一些酒會——英國人的酒會,帶著戴安娜一起——順便聊了不少前景,做了些口頭協議,李旭飛去了東京。
當然,戴安娜是要一起,她這段時間正好休息,所以李旭想要和別的女人親熱,還得在白天在別的地方。
不過東京終究要香港好許多,日本這邊幾個女人都聽話得很,都不需要吩咐知道改怎么做。
李旭來日本也不是為了休息或者度假,而是帶著李翰祥來見黑澤明,為《末代皇帝》做最后的準備。
“黑澤君應該見過我帶人制作的故事板,以及一些非常精美的場景畫,我想我已經非常明確的表現除了應有的藝術修養,以及制作這部電影的決心。現在我將李翰祥李君從香港帶來,他作為少數對清史有研究的資深導演,將是你拍攝的助手,在歷史問題面,請尊重他的意見。”松本樓的包廂里面,李旭對一身正裝表情嚴肅的黑澤明如此說道。
李翰祥坐在他旁邊,微微有些緊張,同時又有些尷尬。
但李旭仿佛完全沒有看到似的,模樣顯得有些輕佻:“黑澤君,不要讓我失望,也不要給我添麻煩。”
本書來自/html/book/39/3907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