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碾壓的收視率 “說實話,我雖然想到這電視劇會很受歡迎,卻也沒想到居然會那么受歡迎。”環境優雅的客廳里,李旭一邊品嘗著手磨咖啡一邊對眼前的老者說道,“這不,前天見到邵爵士,他還說《西游記》讓他吃大虧了,一定要我補償回來呢。”
“他們兩兄弟從來都是不肯吃虧的人,哪怕一分一厘都是能占則占。”何佐芝哈哈笑了起來,笑完之后又嘆了口氣。
“內地果然得天獨厚啊,”他這么說道,“一部西游記,大江南北各處取景,香港的電視劇怎么比得了。”
“至少在都市劇、民國劇上面,香港還是占優的。”李旭笑瞇瞇的安慰道,他知道何佐芝在感嘆什么,一個創造了香港收視率奇跡的電視劇居然是內地出品的,這讓香港人多少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盡管因為配音的緣故,《西游記》稍微延后了播出時間,等戛納電影節開幕了才正式上了漢光臺,依然是橫掃香江。
這個年代的香港電視劇,那是恨不得將所有表演都局限在室內,83版《射雕英雄傳》雖然在人物演繹上很經典,可場景布置簡陋得不能再簡陋了。
更早一點的,《上海灘》,馮程程回上海的那一集,一開始是一個非常簡陋得小車站,就是上海火車站了。然后鏡頭一轉,就變成室內了,而入站的時候,門口透露出來的外面的景色,再明顯不過的紙板了。
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當然,香港市民也沒得選擇,灣灣電視劇也好不到哪里去,日本本來就小家子氣,歐美的又有文化隔離,所以也就習慣了。
現在,一部大陸電視劇引了進來,全方面實景拍攝,沒有任何室內布置。而且在李旭的支持下,5毛特效也做得很符合現在的水準,自然驚艷了一篇。
哦!居然這么漂亮!
哦!居然這么壯觀!
哦!居然這么大氣!
小家子氣的市民們頭一次見到全實景拍攝,加上《西游記》又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以前邵氏就拍過相關電影,所以剛一播出就引起了轟動,那收視率嗖嗖的往上飆,直接碾壓了TVB的所有同期作品。
更何況片頭的電子配樂也非常吸引人的耳朵,李旭這次來港,可是在路上聽到很多小孩在哼著這一段,就像當初在魔都街頭看到小孩子打迷蹤拳一樣。
倒是顧佳輝的片尾曲,明明也作得不錯,參考了《路在何方》又加入了粵劇風格,挺有味道,還被片頭曲搶了風頭。
其實也很正常啦,要知道,另個一個時空里面,亞視曾在94年引進過86版的《西游記》,收視率曾接近20。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86版《西游記》已經播出8年,而且紙片人的問題也一直存在。而亞視更是被TVB打得潰不成軍,一般電視劇能有10出頭就已經算很好了。
86版《西游記》依然能拿下十幾甚至二十的收拾率,足以證明楊老師他們的心血,就算是這些小市民,依然能看到并認可的。
所以,收視率的最終結果是58.3,好吧,看起來似乎不算太驚人,畢竟《上海灘》當年大結局據說曾在70以上,但知道的人都清楚,這其實是一個被刻意壓制過的數據。
說到底,這是大陸的電視劇,收視率優秀甚至很優秀都沒問題,但是碾壓同期電視劇,成了現象級的作品,那就難免讓人泛酸水了。
明明北邊就是一群窮鬼,明明北邊就是一群要靠他們吃飯的破落戶,既不現代也不時尚,拍的電視劇居然有這么大魅力,絕對不正常。
看看那夸張的扮相,看看那些改得亂七八糟的劇情和臺詞,不就是實景嘛,老子要有足夠的錢,也能拍出這樣的電視劇!
再說了,要沒香港的動作指導,他們連威亞都不會掉。而且據說一個人的伙食費才5毛錢,完全就是壓榨嘛,就連TVB都不會這么壓榨職員。
想要找的話,總會找到借口,更何況,除了看不起北邊之外,還有中英談判的矛盾,香港一大群不肯回歸的人,自然是要變著法兒的詆毀了。
唯一的問題是,消息靈通的都知道,這特么是李先生的作品,而且一出來就被賣到日本去,要是出來蹦跶的話,誰知道李先生會有什么反應?
就算李先生也不能阻擋所有人聯合起來施壓,但要收拾一個出頭的,還是沒有問題。
兜兜轉轉,正好《天天日報》發生股權糾紛,也不知道誰下的手,買通了娛樂主編,刊登了第一張大字報。
然后,李先生什么反應都沒有,好吧,他還在美國忙著畢業的事情,于是各路牛鬼蛇神紛紛跳出來,說這里也不對,那里也不好,改編得很差勁,總之大有要將這版《西游記》貶得一無是處的意思。
星視雖然想盡辦法反擊,可雙拳難敵四手,收視率還是被影響了一大截,而李旭那邊又總是只回復:知道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電視劇播放了一大半,然后《東方日報》上刊登出了一篇文章:“大陸版的《西游記》要說不夠完美,那是肯定的,沒有那部改編自小說的電視劇能做得盡善盡美,但要說改編得很失敗,在下卻不同意。
就拿剛剛播出的25集《大戰紅孩兒》來說,其中有一句臺詞: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這是紅孩兒的臺詞,被問的人是觀音菩薩。這句臺詞在《西游記》的原著里有嗎?有的,但是有一點點不一樣,原著是這樣的: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
孫行者被改成了猴子,哪個更好呢?當然是猴子好了,不過一個詞,紅孩兒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形象就被凸顯了出來,而這樣的出色修改在電視劇中不止一處…”
這篇東西一出來,那些各種討伐和貶低也就隨之偃旗息鼓,畢竟,文章的最后署名,可是清清楚楚的寫著“李旭”這兩個大字。
不管這是不是李先生寫的,這本身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玩了這么多天,也該知足了。
傳媒圈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馬家在想辦法討好李先生,而《東方日報》的風格向來是唯恐天下不亂,除非特殊情況,是不可能刊登這樣的文章的。
這樣一搞,《西游記》的收視率幾起幾落,平均沒能過60,不過就算如此,依然是一個耀眼的記錄了。
“我認為,有了這部《西游記》之后,以后沒人能說何伯父不會辦電視臺。”李旭這時笑著說了一句。
何佐芝也笑了起來,不再掩飾自己的想法:“聽說大陸正在制作《紅樓夢》電視劇,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播出。”
“怎么也要86年去了,”李旭笑了笑,“再說了,《紅樓夢》的文學地位雖高,卻比不得《西游記》普及,到時候就算他們拍得很好,原汁原味拿過來,也不見得再有這樣的收視率。”
何佐芝默然片刻,最后輕輕嘆了一聲,按他和李旭當初的約定,他當初是來幫忙掌舵的,最多也就四年,最遲明年這個時候就要走人,畢竟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
既然通過星視已經洗刷了佳藝倒閉的恥辱,他自然還想要更進一步,比如留下足夠出色的成績。
如果以前還只是想想,但《西游記》的巨大成功,卻讓他看到了希望,李旭在大陸投資電視劇的事情,星視的人都很清楚。
《紅樓夢》要能跟著上映,并像《西游記》這樣引發巨大的效應,他何佐芝再退下來,也就算圓滿了。
誰知道現在卻被李旭當頭澆了一瓢涼水。
“伯父何必在意那么多,很多事情想要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李旭悠然說道,“就算是邵爵士,也是做了幾十年的電影電視,才有TVB現在的地位。”
“也是…”何佐芝展顏一笑,“做人不能太貪心。”
然后看向往花園的走道:“你也是啊,阿旭。”
李旭還沒來得及搭腔,何超瓊就從那邊走了出來:“叔公,我要走了。”
“這么早就要走了,不留下來吃晚飯?”何佐芝微笑著問,再次看了回來。
“不了,爸爸最近心情不是很好…”何超瓊說到這句的時候特意看了李旭一眼,“我想要回去多陪陪他。”
“那好,我就不留你了。”何佐芝起身點了點頭。
“我送你。”李旭跟著站起來,走過去想要挽她的胳膊,但何超瓊身體微晃,閃過了他的胳膊,面無表情的往外走去。
李旭聳聳肩,跟何佐芝告辭后隨即跟上,并無視了他那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們一前一后的來到外面,上車了,何超瓊才不咸不淡的問:“你和叔公在討論什么?”
“還能是什么,電視臺的事情,”李旭攤手,“大陸和灣灣的談判也太慢了,他們的效率要能再快點,早點搞定老兵探親的流程,我就可以安排人手推動去內地取景的章程,免得一堆演員為難。你也知道,那些漂亮的實地景色,在《西游記》的熱播中起了很大作用。”
“那要是談成了,香港娛樂圈都會感謝你吧。”何超瓊依然是那副平平淡淡的口吻。
“不止,北上人工便宜,而且素質很好,又因為自卑而對香港卑躬屈膝,香港人過去會有高人一等的感覺。但同時,內地也能收獲大量投資,拉動消費,賺取外匯,所以兩邊都會感謝我。”李旭笑瞇瞇的糾正道。[]
書友:
小說章節“第四百零一章碾壓的收視率”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