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孵雙鳳VS九轉大腸(三)

  正文第一百七十七章一孵雙鳳VS九轉大腸(三)

  十幾米長的豬腸被邰遠齡塞成一米多,人手臂粗大小。他接著在兩端打了個結,用牙簽在上面扎出一些小孔,準備上灶焯水。

  邰遠齡開始倒入的的綠色汁液,也是祖傳秘制的。

  這種汁液最開始是用魚腥草、茱萸搗碎加清油調和而成。后來又經過他太爺爺和他爺爺的改良,再次加入薄荷、迷香草等幾種香料,讓這個配方更加完美。

  用這種汁液揉搓過的腸子,才能毫無異味,經過油溫爆炒后,還能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氣。

  腸子在鍋中焯水受熱后,然后投入一旁已經燒開的鹵汁中。

  “好香啊!老大!這個香味真特別!”

  坐在觀眾席里的五眼等人,即使隔了二十多米遠,鼻端也能聞到臺上傳來的那一股,若有若無的鹵水香氣。

  “嗯,這個鹵水的香氣悠遠綿長,肯定用的是上百年的老鹵!”劉芒點點頭,回道。

  “劉芒,其實你的那個配方也不錯,比他的更好!要是用你的方子調制出來的鹵水,反復使用個幾十年,肯定價值連城!”李若男說道。

  “這個沒辦法,有些東西是要靠時間去熬,就好比釀酒,也是越陳越香,我現在的底子還是太薄啊!”劉芒感嘆道。

  先不說孔府經過十幾代人精心培育的‘孔府雞’,就連這個鹵水,陳年的老鹵和新鹵,鹵制出來的食材口感,就是不一樣。

  孔瑞祥的西瓜雕好,盆中的仔雞也腌制到位了,他將每個西瓜中塞入兩只雞,然后用打濕的宣紙封好口,放入蒸籠。

  蒸汽的熱力會透過宣紙進入西瓜內,將西瓜里面剩余瓜瓤的甜味逼出來,和雞肉的鮮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味道。

  這種在瓜果體內塞入食材,上灶蒸制做成的食物,在中國烹飪里有個專用的名詞——盅。

  比如說冬瓜盅、南瓜盅等,上次劉芒所做的‘蟹鑲橙’也屬于這種菜品。

  將近一個多小時的鹵制,邰遠齡的豬腸已經鹵制好了,可以進行下一步加工了。

  經過這鍋老鹵水的溫柔浸潤,本來雪白的大腸現在已經變得紅潤透亮,香氣撲鼻。

  稍微冷卻一下后,邰遠齡將大腸改刀成小段。每一段都有象棋那么大,細細一數,從外至內分成九層。

  起炒鍋燒熱,倒入適量食用油,油熱后放白砂糖小火炒成糖色。

  炒至糖漿呈深黃色且冒小泡時,邰遠齡馬上倒入腸段,快速翻炒上色。

  這道菜炒糖色也是一個關鍵步驟,糖和油的比例要恰到好處,最后成型的菜品的顏色,能不能做到玫紅之中帶油光,就全靠這個了。

  腸段上色均勻后,邰遠齡烹入料酒和陳醋,再加適量清湯,放姜末、蒜末、胡椒粉、鹽,花椒沫用小火開始燜煮。

  相比邰遠齡這邊的忙碌,已經將雞塞入西瓜上灶蒸制的孔瑞祥,就清閑的多。

  他的助手將等會要盛裝菜品的盤擺好,而孔瑞祥則沏上一壺好茶,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悠哉悠哉的哼起小曲。

  “這廝!倒挺會享受,好像不是來參加大賽,倒像是來度假的!”五眼笑道。

  “沒辦法,他的這道‘一孵雙鳳’,靠的是食材取勝,至于做法,遠遠沒有邰遠齡的‘九轉大腸’復雜。只要火候一到,就可以上菜了。”

  “劉芒,你看好誰?”一旁的李若男問道。

  “不確定,雙方都是自家傳承已久的名菜,在菜品的色、香、味、形上肯定都不差,最后還是要看評委們自身的口味。”

  又經過半個小時的小火燜煮,鍋中的大腸已經糜爛耙軟,進入到最后的收汁階段。

  邰遠齡揭開鍋蓋,從兜里掏出一個油紙小包,將里面的粉末撒了進去。

  油紙里面包的粉末,是砂仁粉和肉桂粉。這兩種調料是這道菜最后的秘訣,也是他家的‘九轉大腸’區別于別家的關鍵。

  九華樓里知道這兩種調料的,除了邰遠齡和他已經退休的父親,再也沒有第三個人,連跟隨他多年的幾個徒弟都毫不知情。

  “轟!”邰遠齡用膝蓋一頂灶臺上的開關,鍋底的火焰馬上升騰起來。

  鍋中的湯汁立刻‘滋滋’作響,多余的水分在迅速收干,將紅亮的芡汁,均勻的包裹在大腸之上。

  “拿盤來!”隨著邰遠齡一聲喊,他的助手馬上端過已經用蘿卜花和食雕,裝飾過的大圓盤。

  邰遠齡用筷子將鍋里的肥腸一個個夾出擺好,澆上剩余的芡汁,最后再撒上一點蔥花做點綴,這道‘九轉大腸’就完成了。

  “哦?終于好了嗎?”韓少白活動一下手臂,站起身來:“譚石兄,我們上去嘗嘗吧。”

  隨著邰遠齡的這道‘九轉大腸’完成,底下的觀眾席中發出一陣陣吞咽口水的聲音。

  盤中的大腸閃爍著如同火山巖漿一般的紅亮色澤,只是看上幾眼,就能引動肚里的饞蟲,讓人產生吞咽的**。

  “老大,真贊啊!”五眼直勾勾的盯著大屏幕,艱難的咽下一口唾液。

  “嗯,光看菜品的顏色和色澤,確實能擔得起經典這個大名。”劉芒點點頭,表示贊同。

  “嘖嘖,要是吃上一口肥腸,然后再抿上一口小酒,那滋味…”五眼用手背抹了一下嘴巴,遐想連篇。

  “邰師傅,我聽聞‘九轉大腸’這個名稱還有個典故?”韓少白用筷子從盤中夾起一塊大腸,問道。

  “沒錯!當年我的先祖發明出這道菜品時,原本叫‘紅燒大腸’。后來一些文人雅士嘗后,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別有滋味。又為取悅我先輩喜‘九’之癖,并稱贊制作此菜就像道家‘九煉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邰遠齡喜滋滋的說道。

  韓少白將夾起的大腸送入嘴中,咀嚼了幾下。

  頓時,酸、甜、麻、辣、咸這五種味道就在他的口腔中爆發出來。

  這五種味道每一樣都很均衡,沒有一樣突出,也沒有一樣稍弱。

  在牙齒的嚼動下,這五種滋味輪流迸發出來,滋味十足,滿口留香。

  “等等!還有其它味道?!”韓少白瞪大了眼睛,驚呼出聲。(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飛翔鳥中文    美食之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