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找上門的JVC
第八十三章找上門的JVC(第1/2頁)
九五年二月四日,這天是農歷節氣立春。
在洞爺湖度過了一個美妙的溫泉之夜,甥舅倆直奔大阪而去。
本來他們今天應該去東京的,畢竟上個月的勝利品正等待他們去接收,可半夜的一個電話,讓袁光華改變了主意,蘇景禎無所謂,所以也跟著表舅一起活動了。
“嘿,咱們是不是有點燈下黑,一直都是在找什么松下、東芝、索尼,可這忽然還能冒出個勝利公司,真的是有點意外了。”在飛機上,袁光華對著外甥吐槽。
“也不能這么說的,畢竟JVC的音響一直都很出名,只不過我們現在留意的都是一些比較新的電子產品,對傳統的有點忽視了。”蘇景禎安慰了一下袁光華,他自己也沒想到日本這個JVC品牌。
“我爸那天還跟我說呢,說做收錄機其實也是可以的,只不過例如比較低,在國內的競爭太大了,誰知道今天就有人找上門來了。”蘇景禎有些無奈的笑著,自己一頭心思想著找一些陽光產業,誰知道現在第一個機會上門了,卻已經是黃昏。
“我上飛機前問了問,JVC在隨身聽市場上競爭不過索尼,十多年前就開始敗給索尼了,只不過生產線一直都保留著,也出品過一些不怎么能賣的產品,反倒是大型的音響設備上,它能把索尼干趴下了,這可真是意想不到。”袁光華翻了翻剛才記錄下來的資料,對外甥解釋著JVC在日本的定位。
“所以說趁著現在設備損壞了,干脆就一了百了了?”蘇景禎明白過來了,其實就是卸下包袱,輕裝上陣,趁著舊設備還能賣上價格,趕緊脫手回籠資金。
“不知道,反正他們知道有人在市場上找二手生產線,自己就找上門了,卡帶式的收錄機現在也沒什么科技可言了,早就被研究透了,所以它里面的利潤其實是很低的,大家都在拼成本,而它的生產線又設在日本,成本這么高,競爭不過別人很正常。”袁光華對這些比較傳統的電子產品還是比較了解的,甚至在香港也有人在做這個卡帶收錄機。
蘇景禎沒吱聲,縮了縮身體,閉上眼睛養身去了。
袁光華卻盯著手中的小紙條在發呆,他是想做電子加工廠,因為現在內地急需這些產品,基本上一些比較新潮的產品例如電腦配件,那是非常的吃香的,供不應求。
可他從來沒想過回頭去做卡帶式的收錄機啊,就算是小型化的隨身聽他也沒興趣,畢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種產品都差不多飽和了,看看香港的西洋菜街就知道了,這都光碟機的年代了啊,誰還買卡帶式的?
從機場出來,匯豐負責商業調查的律師早早就在門口舉著牌子在等著了,袁光華帶著蘇景禎迎了上去,眾人行色匆匆,沒怎么寒暄就直接去了賓館,那里有前期來做商業調查的人訂好的臨時辦公點。
“這JVC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進了門,袁光華就迫不及待的問起來。
“袁先生,這是我們其中一位調查人員在對東芝的產業進行調查的時候,他們主動打電話來的,畢竟我們不是日本土著,在剛來的時候,我們就利用匯豐的渠道放出了一些消息出去,結果很令人意外。”負責這次商業調查的英裔律師亨德利站起來對老板解釋著。
“亨德利先生,那么你們調查組對JVC這次提供的生產線有什么建議沒有?”袁光華一說話就直指核心,蘇景禎很快就要離開日本,沒時間在這事上面拖著。
“這是我們得到了他們的邀請之后,對他們在大阪的生產線以及加工廠的調查,還有一些坊內的流言什么的,不過這些流言我們沒辦法確定真實性。”亨德利也沒多說什么,他在業內是出了名的有操守的,不是對顧客,是對英鎊,只要錢夠,做什么都可以。
袁光華接過資料,一打開就開始皺眉了,上面全是英文啊?
“你直接簡單的說說,上面很多專業名詞,我看不懂,不要浪費時間。”袁光華很干脆,直接就說看不懂了。
蘇景禎倒是好奇了,從袁光華的手里接過資料,一頁一頁的翻起來。
“其實這也沒什么好說的,就是我在你起飛前說的那些,JVC在隨身聽的市場上面基本沒救了,被索尼壓著打了十幾年,既然現在大阪的加工廠被震塌了,需要重建,缺錢呢,所以現在想把生產線賣了回點血。”亨德利攤了攤手,這種老舊的產業有什么好說的?要技術沒技術,要資金沒資金的。
“那你們能初步確定這條生產線的價格不?”正在低頭翻著資料的蘇景禎忽然抬起頭問著。
亨德利看了看袁光華,得到袁光華點頭示意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之后,他才緩緩的說道:“雖然這條生產線最早是在八十年代興建的,但在九十年代初升級過,這在JVC的年報里面曾經提及過,我寫進了資料里面,在第十七頁。”說著亨德利頓了頓,用手指了指蘇景禎手上的那份資料。
“而且日本人的自動化生產線一直就搞得不錯,和德國的不相伯仲,所以這條生產線其實還是值點錢的,不純粹是垃圾。
如果能找到生產線裝配的公司進行二次調配之后,它能生產多種的產品,例如它有點焊機、那么一定規格的電路板它是能加工的,這樣一來可以做的東西就多了,我們調查組初步給出的價格是九十萬美元至一百二十萬之間,如果調配好了,那么這條生產線可以升值到兩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