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九一章 再給滿清加把火

  ,獲取免費書架。

  天津美租界,楊浩的老巢。,

  隨著曹州府戰斗的打響,位于核心地帶的作戰司令室里,滴滴答答的電報機聲音就開始響個不停。

  楊浩一步埋進去,好似進了土八路總部的指揮中心,那種跨越時空的奇怪感覺,讓他情不自禁的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尤其是在看過一系列的抗日神劇之后,發現八路越來越洋氣,各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武器裝備都穿越時空而來,連m134米尼崗都上陣了。這小鬼子居然能堅持八年才被趕出去,得吃了多少苦頭啊!

  在看自己的司令部,比神劇還牛叉了。燈火輝煌,裝備一新,程控電話‘交’換機為總,無線電報溝通天下,就差來一個高空無人機現場監控和衛星通信了…好吧,有點夸張。但比起幾十年后的世界強國都一點也不差。

  稍微瀏覽一番前方報告,楊浩心中篤定,這一回袁世凱怕是要吃點虧了。

  許衍灼的工作組可不簡單,里面的人除了擅于蠱‘惑’人心的指導員,和能夠單兵野外行動的偵查員之外,還都特別培訓了游擊戰術。想當年一樣手無寸鐵的土八路游擊隊,都能跟‘精’悍的日軍糾纏游斗那么長時間,袁世凱領著一幫生瓜蛋子去找事兒,純粹找南墻碰。

  大刀會的人再廢柴,也都是彪悍的民壯,本身就膽大敢戰,有了槍械之后,不管能不能打準,已經是部隊的極大威脅。

  最重要的是,他們熟悉地形。本鄉本土的知道往那條溝里鉆跑得快。挖陷阱。‘弄’機關。打黑槍,放冷箭。日夜驚嚇,沿途襲擾,破壞‘交’通要道,污染糧食飲水…各種‘陰’招層出不窮。加上臨時開掘的防御工事,清軍只要上來沒法把人嚇唬住,接下來且有的折騰呢。

  更有一條,楊浩能讓清軍痛痛快快的去殺人放火嗎?沒那么便宜!

  兜了一圈發現一切照常。楊浩相信前方行動的人員暫時沒什么問題。在溝通后確定,膠東基地的力量開始向西‘逼’進,前鋒靠近沂州府,北出諸城防衛青州,隨時可以應對來襲的軍隊。

  “沒有十萬新軍,別想敲開我們的‘門’戶。”

  楊浩轉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奮筆疾書修改一篇文章。

  周建鎬在旁邊候著,不時伸頭過來看內容。幾眼下來,眉頭凝成一個疙瘩,面‘色’格外怪異。

  楊浩抬頭看他。笑道:“是不是覺得這篇文章味道很怪,冷不丁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卻又似是而非,讓人忍不住往壞里想,不知不覺的就給‘蒙’騙了?”

  周建鎬不好撒謊,硬著頭皮道:“我是覺得,文章如此寫法,鬧不好會引起一片‘混’‘亂’。我們不是應該引導輿論往正路上走么?”

  楊浩贊許的點點頭:“你看的很準。的確,這種文字在一定時期內,會引起很大的反響,許多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被忽悠鼓噪。但折騰的多了,就不免物極必反,引起更多人的膩歪反感之后,再也沒人肯信。如果我不寫,以后也會有人寫出來,還不如干脆先把大眾的胃口都給塞結實了,讓他們找不到機會,斷絕后患!”

  楊浩寫得什么玩意?總結起來四個詞“這國怎,虧總民,我陷思,定體問”。

  在本世界,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這種題材的文章攪動的國內輿論一塌糊涂,很是誤導了一大批民眾的思維意識。但他們用的太多了,過猶不及,隨著一個個狂妄過頭的公知‘精’英們原形畢‘露’,立即臭了大街!

  但不得不承認,在特定的條件下,這四個字的總結卻非常有蠱‘惑’力,往往給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以醍醐灌頂的感覺。

  而楊浩拿到對滿清的戰斗中,卻顯得非常合適。

  周建鎬怎么想都覺得別扭,只能搖搖頭嘆氣:“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正確引導民眾輿論,現在一股腦給他們太多沖擊,恐怕會適得其反。”

  楊浩笑道:“有用沒用,總要先試試才知道。起碼讓大家有個熟悉過程,好過后來被人家用出來,咱們措手不及。”

  實質上,這種文章的‘精’髓就在于,用一件看似無可辯駁的事實為引子,制造一個思維陷阱,引導讀者的思路往岔道上跑,然后最后再從體制上深挖根源。

  那么沒有事實為依據怎么辦?沒關系,編造一個就是了。輿論自由嘛,胡說八道還因言獲罪,你想搞文字獄么?

  大清國揣著兩手不干人事光會放嘴炮的閑人太多了,朝廷一說要變法,立即‘亂’紛紛上書,‘弄’得烏煙瘴氣莫衷一是。不過大多數都是正向建議之類的東西,不管寫的再怎么空‘洞’無物,他終究還是圍繞著一個“忠于大清”的核心在折騰。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啊,楊浩哪能再讓清廷聚攏民心?他果斷祭出這一殺手锏,制造出點‘混’‘亂’來,考驗一下清廷的反應能力,順帶著給閑的蛋疼的清流們找點事情干。

  于是乎第二天,一篇多方炮制的文章新鮮出爐,登上《國聞報》的頭版頭條。

  “…朝廷編練新式陸軍,本為保衛國家所設。今日卻將新銳之刀鋒揮向國民,其用意若何?”

  “…雖然大刀會民間團體并非合法武裝,但是我們應當清楚的看到,他們的斗爭對象,是橫行鄉里燒殺掠奪的悍匪,卻并無絲毫驚擾四鄰,危害民眾的舉動。相反,正是由于他們的積極作用,才讓諾大州府之間平安穩定,秩序井然。那么問題來了,在盜匪橫行的漫長時間里,官府在做什么?”

  “我不得不懷疑,正是由于官府的不作為,才導致了民間‘混’‘亂’勢力的產生。而當民眾自發維護其生命與財產安全時。卻要招致如此災禍。我不禁要問。這個國家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吃虧的總是平民?作為統治力量的政fǔ無力保證國民最基本的權益。卻要以更加嚴厲的手段來打擊他們自衛的行動。為什么要這樣做?”

  “聯想起數月以來,全國都在鼓噪動員的變法革新,似乎令人不得不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一個體制問題呢?到底要以怎樣的政治變革,才能徹底的杜絕這種人間悲劇?究竟怎樣才能讓人民擺脫這種無奈的困境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

  從頭到尾,文章就沒有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在楊浩出道以來發表的文章里,極其罕見。

  以前他的文章問的問題也很多,但更多是開出‘藥’方。供大家參考思索的。今天卻以一篇如此古怪的文章刊登出來,卻不知是什么用意。

  不過不管他怎么打算的,這樣的文章原本就是如此,總是在‘雞’蛋里挑骨頭的挑撥問題,卻從來不給一個解決方案。放在后世,那是公知‘精’英們最習慣的做法。放到大清國,那就是清流書生們最喜歡的行文方式了。

  因此,雖然這篇文章從里到外少有的一點干貨都沒有,卻依然得到無數人的追捧。文學修養比楊浩高出百倍的書生大才們,通讀一遍就能熟練地掌握其中‘精’髓。總結出來那十二個真言。

  裝病在家的李鴻章一直都在關注事態進展,一看楊浩這片文章登時笑噴了。對伺候在旁邊的羅豐祿道:“這小‘混’蛋太壞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得給他繞進去。哎,看來皇帝又要頭疼了!”

  羅豐祿開始還沒咂‘摸’出什么味道,他原本覺得楊浩這文章大失水準,甚至有點狗屁不通。聽了李鴻章的話之后心中一驚,急忙反復通讀幾次,猛地回過味來,氣憤的拍案大罵:“楊鼎世用心不良,卑鄙無恥!”

  他雖然不是張佩綸那樣的清流骨干,好歹也是個心懷大清的讀書人吶。琢磨出來楊浩這種行文體的壞處,頓時怒不可遏。

  要知道,如今的楊浩名聲在外,堪稱白話文宗師,不知道有多少人將其視為偶像。

  他如今以這樣的方式來鼓噪,等于是給了眾人一個向朝廷問責的突破口,一個兩個或許不敢‘亂’說話。可別忘了,歷朝歷代都不缺愣頭青啊!眼下又再難興起文字獄了,你也擋不住滿大街都是的非法刊物,甚至《國聞報》和洋人的報紙都可以刊登,總會有人最終問出要命的問題來!

  體制問題!

  說到底,滿清是蠻夷胡人當權,自古說他們“無百年之運”,‘弄’得他們一直對其他漢人為主的正統力量嚴防死守。

  之前楊浩用一年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已經讓不少人意識到其政權的落后腐朽,但今天一篇破文章,卻一定會被人引申到滿清統治的合法‘性’上!

  一旦全國上下都在質疑,導致如今一系列悲劇的根由,就是滿清統治。那么所謂的變法不但要出漏子,各種反對力量也必然蜂擁而起。堂堂中華上國給一個小日本欺負的那個德行,更給打進家‘門’來,都憋著一肚子氣呢!

  這才是壞朝廷根基的要命手段啊!

  羅豐祿隨后詫異的問李鴻章:“傅相竟然不生氣?您畢生辛苦都是為了維持國家體面,那楊浩如此做法…。”

  李鴻章擺擺手:“事到如今,氣不氣的都無關緊要了。我們就等著看朝廷怎么反應吧。這世道,不由人嘍!”

  羅豐祿默默思忖,漸漸的回過味來。無論如何,楊浩現在已經把合‘肥’李家捆在其戰車上了。李鴻章根本就下不來,他也不肯認輸。朝廷啟用背棄主子的袁世凱去領導定武軍,擺明了是要跟李經方為首的新軍打擂臺。哪頭親近,還用說么?

  李鴻章不說話,他這一派的人馬也都悶聲不吭。

  但其他人的嘴巴可就管不住了。已經跑到夏威夷去的孫大炮,很快得到輾轉到美國報紙上的文章,登時喜不自勝,奮筆疾書一篇文章,直接質疑滿清統治的合法,并肯定正是由于他們的倒行逆施,才導致如今中國的一系列屈辱。推翻滿清,才能讓中國強大興盛!

  聚集在京城‘春’闈的書生們可有了效仿的榜樣,他們不敢直接那么說,不過順著往下捋,在體制問題上大做文章。

  可想而知,膽大包天的人很快就蹦出來,提出搞君主立憲制的一大堆;刀鋒直指西太后的更是不在少數!七扭八拐的種種理由,都朝著滿清固有的族群架構在開火。

  滿清統治,明面上看是皇權高度集中在一人之手,但其根基卻是八旗議政的底子。無論誰來當皇帝,必須保證整個族群的利益不受損害,這是絕對不可動搖的大前提。

  骨子里來說,他們還是一群部落聯盟的架子。

  如果照一幫書生的說法,只要把光緒皇帝一人高高捧起來就好了,那么朝廷的統治權力就將落到漢官的手上。這特么誰能允許?

  這下子,可是捅了馬蜂窩!,

飛翔鳥中文    立鼎1894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