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第三六二八章古玩圈子 分享到:
第三六二八章古玩圈子 據張天元了解,曹魏政權是三國中唯一沒有鑄行虛值大錢的,至于這一枚大錢是通過貿易還是走私流入中原的,就需要進一步考證了。
這東西其實真值不了一千美金,也就是比較有收藏意義而已,張天元給的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怕劉金寶好面子不要,借口給的。
汽車一路行駛到了舊金山,雖然已經是晚上藝界、飯店賓館、皮貨、藥行等,都有各自的專業圈子。
凡是不了解行業特點的,便進不了圈子,也不了解他們的規矩及人文特點,便無法避免上當受騙。
古玩行業更是如此,是不是圈里的行家,只要看對方手里玩的、身上戴的就明白了。
拿著瓷器、銅器以及各種藏品咨詢求助鑒定的,哪怕是什么話都不說、什么都不戴的人,只要聽說話,或者看上手拿商品的方法等等,都能確定是行里人還是圈外人。
例如行家都習慣稱‘銅器’,如果稱‘青銅’或青銅器一詞,便被認為是個行外人;再例如外行稱‘青花瓷’內行則稱‘青花兒’;羊脂白玉內行則稱‘羊脂’。
在溝通時只要詞匯不是行內習慣用語,行家們便知道了你的水平,就會有不同的對待。
根本不透露任何有關古玩方面的知識和信息,更不會對藏品的真假進行評論。”
“怎么會這么復雜啊,我看大叔您平時也沒有這么注意啊?”
溫蒂問道。
張天元笑道:“這里是美國,很多規矩并沒有那么嚴謹,但是進入了唐人街或者華人開的古玩店就不一樣了,該注意的,自然是要非常注意的。
有些缺乏專業經驗的人弄不明白,為什么商家不主動招呼和理睬陌生顧客,行家為什么采取冷落的態度,為什么既使有身份有地位也有錢,行家仍然不會拿出真古玩或者好少精的古玩供對方鑒賞。
這是因為行家不了解對方的基本身份信息,不知道對方是否懂古玩,既使賣給對方真古玩,他也不相信而拿著買到手的古玩到處找人鑒定。
有人鑒定真,有人鑒定假,真偽不同的結論會造成藏家對有眼力、講誠信的商家產生誤解。
因為這個行業無論是買賣還是收藏都是對外保密的,目地是為了日后再流通,為了個人信息不被泄露等方面的收藏安全。
所以買賣雙方一定要在誠信的基礎上交易,否則不交流不交易,這是商家行家不與陌生人打交道的原因所在。
很多商家經常感慨,早知道賣真貨是這樣的結果,還不如當時賣假貨!
這也是很多商家改行賣假貨的原因。”
書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