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第208章 露一露才藝

東西的確已經是吃完,下人陸續過來,把碟子收走,然后重新換上水酒和瓜果。只是這水酒卻不是酒仙釀,那玩意的確是愛酒之人的寶貝,奈何度數太大。

經過調香和窖藏,酒仙釀的滋味的確讓一些愛酒之人回味無窮,但問題現在是文會。喝了幾杯酒就醉了,那文會還能開下去?

所以用的是杜康酒,度數在10°到15°之間,度數在當時已經算是中高級別。饒是如此,這杜康酒,目前似乎還是濁酒。

要么等到曹操改良,要么自己改良,否則想它清冽,有的等。

劉韜暗道,喜歡美食有什么不對,三國第一美食家,還是曹操來著——改良過杜康酒的釀造工藝,傳下好幾種醬的制作工藝,妥妥的一個吃貨。

袁隗牽頭,接下來基本上就是年輕人吟詩作賦的,一展才藝的時間。劉韜敏銳發現,在不遠處的院子里,女眷們在那里嬉戲,這邊的動靜,應該可以傳到那邊。

只是感覺好奇怪,就好像二十個白馬在里面表演,外面十幾個富婆在品評一樣……有這種想法之后,突然看到那些拼命賣弄才華的,真的有那味了。

“聽聞劉中郎,也曾師從盧師數年,不知會些什么才藝?”挑刺的果然還是出來了,“君子六藝,不知劉中郎,擅長哪些?”

“劉中郎戰功獲封,自然是擅長射御的。”皇甫酈出面說道,他是皇甫嵩的侄子,也是年輕一代的后起之秀。或許是看來盧植和皇甫嵩的交情上面,出面幫忙。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和數,其實劉韜對禮、射和御并不是很擅長。戰場上大多是坐鎮指揮,最多在親衛的保護下上陣,很少如同關羽張飛這樣,殺入敵陣的情況。

“其實我對樂、書和數也略有研究。”這種情況,當然是要揚長避短,于是劉韜把身邊的張飛推了出來,“但要說畫作,卻遠遠不如我這義弟。”

眾人聞言有些詫異,劉韜會君子六藝,大家不奇怪,可身邊的張飛,怎么看都是個糙漢子,繪畫那么高端,或者說講究細心的東西,他擅長?

“哈哈,看來大家還不信?”劉韜見狀大笑,“益德,不是讓你把最近的畫作帶來的么?讓大家品鑒品鑒!”

張飛恍然,難怪出來之前,劉韜讓他選一兩幅新作帶過來,原來是為了這個時候。

“兄長,我這信手涂鴉之作,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張飛謙虛的說道,哪怕畫得再好,現在也要那么說。

畢竟有更厲害的人出來,那么自己原本就有過這句話,那么不會丟臉。可若是沒有,那卻可以光明正大打人的臉,既然穩賺,為什么不那么做?

丹青畫作,文會自然不會少,有才華的文士,本身也會交流一下畫作的技巧。換言之,其實在場的,有不少這方面的愛好者。

很多有閑的人都喜歡繪畫,這玩意很殺時間,在沒有游戲的時代,這是消遣的最好方法。越優秀的作品,消耗的時間越多。

當然主賓肯定是沒這個空的,三公九卿公務那么多,怎么可能還有閑情慢慢繪畫?最多,練個字什么的,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但誰沒年輕過,參加的文會也不少。就算不擅長繪畫,對畫作的品鑒能力,還是有的。

張飛緩緩展開畫作,不出所料,兩張仕女圖。一張是在廣宗那邊,閑著無聊所作,因為當時的氣氛,畫出的仕女,氣質上多出幾分英氣。

于是劉韜當時就建議,可以畫成戎裝女性,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作為背景。甚至惡意去想,這幅畫作傳下去,會不會成為《花木蘭》的原型——他最初就沖這個,才去建議的。

“這是女子吧?可為何是戎裝打扮?”畫作打開,果然給不少人帶來沖擊。

畫中女子少了女子的清秀嫵媚,多了幾分英氣和戰意,甚至還有久征沙場的滄桑。明明只是畫作,而且畫中女子也不是很美,卻在看到的第一時間,讓人有種憐惜的感覺。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劉韜看大家不解,于是索性把這句念了出來。

“莫非,此女是真人真事?”眾人訝然,居然還有代父從軍的情況。

“坊間傳聞,不可信……也就聽個樂子。”劉韜搖了搖頭。

“剛剛劉中郎所念,應該是樂府詩,只是為何,以前從未聽過?”皇甫驪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于是激動的看向劉韜。

“也是偶然聽到這個傳聞,所以心有所感。我雖然是武功封官,但到底是儒家子弟。君子六藝,不說樣樣精通,至少也要會。”劉韜感慨道。

“那,這詩可有全文?”少不得也有人對這首詩很好奇的,畢竟意境很好。

“既然大家有興趣,那我就獻丑了……”劉韜看到大家的目光熾熱,沒辦法,只能把《木蘭辭》背了下來,當然,有些地方少不得要改改。

見軍帖可以保留,可汗就要改,否則肯定出大事。劉韜記得后來別人考究,說可汗和后來的天子應該不是一個人,可汗是木蘭居住區域的統領者,天子才是這個政權的統治者。

天子要打仗,地方首領,征發地方族人,或者漢人征戰,戶戶都要出人,于是花木蘭家就被點到了。畢竟她所在的時期,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本身政權就比較亂。

所以把可汗,改成郡守,或許比較好。各郡設置太守,以都尉輔佐掌管兵員征集、訓練、考核校閱、維持治安、率軍出征,以及武器裝備的制造、管理等。

按照漢代的兵役,百姓23歲開始服兵役,56歲才能退役。花木蘭的父親,可能在服役的階段,所以被點到也正常。

“沒想到劉中郎的詩才,同樣了得。”袁隗出面稱贊。

“以前在家中,不知從軍征戰之苦,入伍半年,感慨良多罷了。”劉韜自謙道。又當了一次文抄公,可以的話,他其實不想在這條路走太遠,畢竟這玩意越走越窄。

本身又沒有真正鉆研的意思,以后能免則免。否則‘江郎才盡’,徒惹笑話。

“軍旅的確很鍛煉人……”朱儁大笑,他說這句話,真的很有說服力。以小吏聞名,卻以征戰崛起,在立場上,他覺得劉韜和自己很像,所以也更有好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