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第四十四章 夜襲(上)

正文卷第四十四章夜襲(上)

傍晚時分,龐德回來了。

他風塵仆仆,身后十余名部曲,也都顯得格外疲憊。

不過龐德的眼睛晶亮,顯示出他旺盛的精力。他一下馬,就快步來到了丁辰面前。

“將軍,已經打探清楚。”

“講!”

“叛軍以潁川太守李旻為前鋒軍,率潁川兵約八千人,已經開拔。

末將仔細觀察了,根據他們的速度,末將以為,他甚有可能在亥時抵達滎陽城外。”

潁川太守李旻?

丁辰似乎有些印象,是個非常儒雅的男子。

自有漢以來,潁川學風極為強盛,已成為天下士子所向往的圣地。

而近百年,潁川更是名士輩出,無不引領天下的風尚。

想當年,曹操從譙縣往洛陽赴任,途經潁川時,因仰慕李膺,故而專門在潁川停留數日,只為能在李膺墓前參拜。丁辰就是在那個時候,跟隨曹操,見到了李旻。

見面并不是很愉快,看得出,李旻對曹操不甚待見,只因曹操是曹騰之后。

當時黃巾之亂已經平息,天下人把目光從黃巾賊的身上轉移到了十常侍身上。自黨錮之禍以來,潁川就是黨人的集中地,而李膺更是黨人的代表人物。李旻是李膺族人,一直以來以李膺而倍感自豪,所以對閹人之后的曹操,自然沒有那么客氣。

說是不客氣,倒不如說是羞辱。

當然了,那個時候的曹操官拜騎都尉,是奉詔返還洛陽。

而李旻呢,不過被舉了茂才,尚不是潁川太守……

“李旻,已經做了潁川太守嗎?”

丁辰嘴角微微一撇,露出不屑之色。

六年前不過一個白丁,六年后卻成為一位諸侯!

看起來,這廝也不是他表現的那么干凈。

諸侯討伐董卓之初,李旻并未參加。估計是看到聯軍聲勢越來越大,于是才跑了過來。

這也不是一個好東西!

丁辰想起了六年前的屈辱,心中頓時生出駭人殺機。

好歹,也是一方太守。好歹,也是一個青綬!董卓承諾,只要他能斬首青綬,就可以答應他的一個條件。可事實上,想要斬首一方諸侯,又何其困難。那些諸侯沒有一個傻子,怎可能跳出來讓丁辰斬殺?而那些跳出來的,也都不是什么易于之輩。

這李旻,倒是一個極好的下手對象。

“小龐做的極好,且先去休息吧。”

“將軍!”

“還有事嗎?”

龐德一臉鄭重之色,道:“可否讓末將,隨將軍出戰?”

“你想出戰?”

“是。”

“疆場之上,兇險萬分,一個不小心便有性命之憂。你尚未及冠,上陣為時太早。”

“將軍此言差矣。”

龐德聞聽,頓時急了。

他大聲道:“小將雖年紀不大,卻已近弱冠年齡。

且小將自幼習武,雖不敢說萬人敵,但是尋常人,幾十個也不是小將的對手。將軍方才也說,十六歲已斬將奪旗。還有,我聽說那叛軍之中,有孫堅之子孫策,號獅兒,比小將年紀還小,卻殺得騎督。何以將軍可以做的事情,小將就不能做得嗎?”

“大膽!”

一旁軍官見狀,厲聲呵斥。

但丁辰卻擺手示意無礙,然后上下打量龐德。

“對啊,你已經十六了。”

“正是。”

“可有表字?”

“小將投軍時,家人與小將賜字令明。”

“龐德,龐令明。”

丁辰頷首,看著龐德的目光中,隱隱帶著一抹贊賞之色。

人道初生牛犢不怕虎,眼前這龐德,與六年前的自己,又是何其相似……

想到這里,他笑了。

“令明既然想要上陣殺敵,我自不阻攔。

這樣吧,你就跟隨我身邊,讓我也好生領教一下,你龐德龐令明的勇武,如何?”

龐德頓時大喜,插手道:“小將愿從將軍左右。”

“好了,先下去休息,然后等我命令。”

“喏!”

龐德興高采烈的走了。

胡車兒上前,低聲道:“主公休小看這龐德,末將觀其人,并非易于之輩。”

“我知道。”

丁辰點頭,回身道:“傳我命令,所有人從現在開始,不得擅自離開峪谷半步,人盯人,若被發現有人擅自脫離,而知情不報者,便以連坐之罪論處,就地正法。”

“喏!”

眾將,齊聲應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支兵馬抵達滎陽城下。

看旗號,正是潁川太守李旻的部曲。不過,在抵達滎陽之后,李旻并未急于出擊,而是下令安營扎寨。

此李旻,正是當年曹操帶著丁辰,在潁川見到的李旻。

他是李膺的族人,黨錮之禍,更給潁川李氏家族,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榮耀。

雖說比之李膺,李旻并無所長。可是,只要他打著潁川李氏的旗號,就能受到無上的榮光。

黃巾之亂后不久,李膺已茂才之身,得太尉楊彪舉薦,成為陽城縣令。

他是潁川人,憑借李氏的聲望,做事可無往而不利。任何舉措,都能得到潁川世家的響應。可即便如此,他在陽城五年,卻碌碌無為,沒有任何可以拿出的政績。

李旻是個投機者!

時大將軍何進掌權,他便找到了何進。

又是憑借李氏的名望,輕而易舉便被委任為潁川太守之職。

可惜,未等他坐穩太守之位,何進被害,十常侍為禍洛陽,隨即便是董卓入洛陽。

董卓進入洛陽后,廢立漢帝。

身為黨人之列的李旻,本應該反對,卻不想他主動表奏,贊成董卓廢立之舉,令董卓大喜,不僅讓他繼續留任潁川,更拜他為后將軍,辰亭候,可謂是一步登天。

只是,沒等他坐上辰亭候多久,諸侯討董。

李旻就在一旁暗中觀察,當他覺察到聯軍聲勢越來越大之后,便下定決心追隨聯軍。

袁術得知,自然大喜。

別看袁家四世三公,可是潁川李氏,未必遜色于袁氏家族。

不管怎么說,有李膺這么一塊招牌在,靠著潁川世家的扶持,誰都要給他一些面子。

孫堅攻破陽人關后,李旻再次覺察到,機會到來。

在諸侯匯合時,他便主動請纓,愿為前鋒軍。

孫堅久攻陽人關,也有些疲乏。而張邈、橋瑁、劉岱以及陶謙和鮑信等人,則敬重李旻是李膺后人,當然不會與他爭奪。在李旻看來,只要能第一個抵達滎陽城下,那就是大功一件。至于攻打滎陽,李旻從未想過,也沒有打算去真個用兵。

所以,當大軍在抵達滎陽之后,李旻就立刻安營扎寨。

天色已很晚,一路行軍下來,他也感到非常疲憊。

于是,安下營寨之后,他便早早回大帳里休息。身為主將尚且如此,那潁川軍也就可想而知。

幾乎所有人,都不認為涼州軍會出兵,所以守衛非常松懈。

一輪皎月,高懸夜空。

月光皎潔明亮,更顯幾分靜謐祥和之氣。

李旻睡得非常香甜,甚至在睡夢中,他夢到了自己殺進了洛陽,救出了漢帝,從此出將入相,走上人生的巔峰。夢的美妙時,他甚至露出了笑容,還發出呵呵的笑聲。

“府君,府君醒來!”

一陣急促的叫聲,把李旻從睡夢中驚醒,卻打斷了他的好夢。

他睜開眼,一臉不耐之色道:“誰三更半夜擾人清夢?若是無事,我便取了你的狗頭。”

喚醒他的人,是他的親隨。

就見那親隨一臉慌張,大聲道:“府君,大事不好,有人偷營劫寨。”

“胡說八道,這時候誰來偷營劫寨?”

“府君,真的!若不信,你聽……”

李旻這時候,才算是真正清醒過來。

他忙側耳傾聽,就聽到大帳外,喊殺聲連連。

激靈靈一個寒顫,李旻這一次,是真的醒了!

“是何人偷營劫寨?”

“尚不清楚……不過,后營迎接被敵軍攻破,正在向中軍逼近。

府君,敵軍來勢兇猛,已經亂作一團。現在撤離還來得及,若不然等敵軍進入了中軍之后,再想撤退,就晚了。”

李旻只覺腦袋嗡的一聲響,一下子亂成了一鍋粥。

聽得親隨所言,他立刻道:“對,撤退,撤退……立刻備馬,撤退!”

他從榻上下地,赤著腳不知所措。

好在那親隨還算冷靜,道:“府君莫慌,先穿好衣服。

馬匹已經備好,就在大帳外等候……”8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