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農夫

第四百六十三章 尋筍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第四百六十三章尋筍

按著張叔說的經驗和張凡講的技巧,大家陸續在腳邊的毛竹底部找到長有竹筍的小土堆,準備揮鋤頭開挖。

正當陳保利想對準眼前的小土堆一鋤頭下去時,張凡開口阻止道:“陳哥,這個方向鋤下去,竹筍就要斷成兩截啦!”

“那要往哪個方向鋤?”陳保利停下手中的鋤頭問道。

張凡走過來看了一下后,扒開表面的圖層說:“這個筍須是彎曲的,可以判斷筍體也是彎的。所以須頭朝向哪一邊,筍和竹鞭連接的地方也在哪一邊。因此,從須頭朝向的一邊挖下去就對了。”

順著張凡指的方向,陳保利小心地用鋤頭把筍那一側的大半邊土鋤開,挖到筍和竹鞭相連接的部位時,被叫停了。

“這個時候就很講究掄鋤頭的地點了,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對于陳哥這種頭一次拿鋤頭的人來說,用鋤頭斷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張凡認真提醒。

因為把這個連接部位的土扒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竹筍基部漸漸變細再和竹鞭相連。只是這個連接點看上去比蚊子大不了多少,俗稱“螺絲釘頭”。

而竹筍就是通過這里從竹鞭和竹子種吸取養分,在陽光雨露種長大的。

所以,斷筍時要從“螺絲釘頭”和幼筍基部已經接近“螺絲釘頭”般粗細的地方截斷。不然隨意截斷的話,剩下的筍體在爛掉之前都會繼續從竹鞭種吸收營養,影響到這條竹鞭其他竹筍的生長。

此時,若鋤頭太近了就容易傷到竹筍,太遠了又會弄傷過多的竹鞭。因此要掌握好鋤頭掄下的地點和筍體的距離,再鋤下去。

走過來觀看的王飛鴻聽完這話也感到不好下手,“誰知道會不會鋤偏了?老弟,有沒有其他辦法弄斷它?”

“嘿嘿,必須有啊!”張凡從糞箕里拿來一根口子寬一點的扁鑿子和一把錘子,將鑿子對準“螺絲釘頭”,對陳保利說:“陳哥,拿錘子敲打鑿子。這樣,完整截斷竹筍就易過借火了。”

很快,在張凡的指示下,陳保利順利地截斷了“螺絲釘頭”,用了好一些力氣才把竹筍完整地起出來。

看著自己動手挖起來的嫩黃色竹筍,他不由感慨道:“沒想到挖個竹筍也這么多學問!”

“哈哈,不然你以為農民真這么容易。”張凡笑道。

“這個竹筍筍殼嫩黃且蔸大尾小,其筍肉肯定特別鮮嫩可口!”周宇航拿起那個竹筍打量一遍后,像個專家一樣說道。

“嘿嘿,這說明我眼光準!”陳保利對于自己的首個戰利品很滿意,得意說道。

這話一出,眾人一陣哈哈大笑:這竹筍生得好吃跟你的眼光有啥幾毛錢關系?又不是你種你養的。

笑過后,張凡叮囑道:“大家挖出竹筍后,一定要將土填回去。這樣才能防止竹鞭受到影響,然后第二年再長出筍來。”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眾人挖起來的竹筍已經裝滿一糞箕了。

“差不多夠吃了,我們回去咯。”小叔張立業收拾好工具,把糞箕穿到鋤頭中間,跟張凡一人一邊抬回家中。

“挖了這么多回來?晚上都可以做全筍宴啦!”嬸子把竹筍過來剝殼,洗干凈備用。

看見洗好的筍肉顏色白皙,筍節之間極為緊密,周宇航不禁手癢難耐,“嬸子,待會讓我也來炒一道筍菜,過過手癮。”

“哪有讓客人下廚的道理?去屋里歇歇,我這邊忙得過來。”嬸子委婉拒絕道。

“見外了。難得挖到品質這么好的竹筍,就想下廚來著。對了,有咸肉不?”周宇航繼續說道。

“家里沒有。我問下小凡看哪可以買。”

嬸子還沒問出口,換洗好的張凡就走進廚房,問道:“要買什么?”

“就是腌肉!最好是蜀省產的,切面色澤鮮紅,肥膘稍有黃色的那種。用來做南肉春筍再適合不過了。”周宇航解釋。

“這個嘛,恐怕三財叔的小超市賣不到。我去朱有福飯店問問。”張凡想了一下說。

對于周宇航想做的這道菜,他也是有一點了解的,據說是36種杭市名菜之一。主要選用薄皮五花南肉與鮮嫩春筍同煮,等筍塊熟后放入調味品,淋上雞油,放入焯熟的白菜即成。

當然,這道南肉春筍這么出名,還有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功勞。蘇翁喜竹愛肉是眾所周知的,曾作有詩曰:“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有人接他的話說道:“若要不瘦又不俗,最好餐餐筍燒肉。”可見此菜雅俗共賞,是一道頗受人們喜愛的時令佳肴啊!

隨后,張凡給朱有福飯店一個電話問了下,知道人家也沒有蜀省的咸肉但有普通的腌肉,“一般的腌肉,行不?”

“那也行!要個六、七兩就好,味道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周宇航答道。

等人送來腌肉后,他跟嬸子在廚房里大展身手,弄出一桌美味的全筍宴來,有翻版南肉春筍、春筍燉排骨、豉香春筍絲、春筍里脊、四寶春筍、翡翠春筍等。

準備開飯時,江濤把山茶油的成份分析報告送過來,“今天什么日子?滿滿的一桌筍菜!”

“不是什么日子,就是雨停了去挖一糞箕春筍回來。江博士,過來一起吃。”把報告拿給周宇航,張凡去拿多一雙碗筷出來。

接過碗筷,江濤也沒有客氣,伸手就往那碟翻版南肉春筍夾去。隨著一塊腌肉和筍塊一起下肚,“這肉吃著爽嫩香糯,尤其這春筍特別鮮嫩味美。難怪詩人李商隱曾經寫道‘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得!這知識分子說話就是比普通人多點文化!不像他們更多的就是夸真好吃、太好吃、超好吃之類的,就詞窮了。

“聽說唐朝的唐太宗也很喜歡吃筍。一到春筍上市,就要召集群臣大品‘筍宴’,以筍來象征國事昌盛,比喻大唐天下人材輩出,猶如‘雨后春筍’。要是有蜀省的咸肉更是一絕!”周宇航還是有點遺憾。

“你們繼續聊,可別怪我們把菜吃完!”王飛鴻邪笑道。

“這春筍要是能量產,就更好啦!”梁經理時刻惦記著老板家的生意,暗示道。

“這個可別來煩我。你有時間就派人來把黃鱔拉走,還要準備養觀賞魚!”張凡瞬速轉移話題。

網站地圖導航:

20122015傲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