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農夫

第四百四十九章

類別:都市小說作者:鐵不拐書名:__

膠輪壓路機司機看見總承包經理揮手,連忙起身下車迎接“領導好,有什么吩咐請指示。”

“鎮長、書記,這位司機是縣里派過來支援的,包括后面那些卡車車隊也是。”總承包經理介紹道。

“不用緊張,我們過來就轉兩圈。加油干,早日通車就辛苦你們了。”楊鎮長與那司機握手,親切說道。

“黃石鎮高速路建設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希望大家速度不減,力度不降,安全作業,齊心實現年底通車的目標。”握完手,羅書記表示。

“領導放心,我們一定加油!”膠輪壓路機司機連連鄭重點頭應道,心里別提多激動了。

開壓路機這么久,還是頭一次跟鎮長、書記這樣的大領導握手。這說出去可是臉上有光的事情啊,準保那些司機伙計佬要羨慕死了。

不得不說,能來黃石鎮高速路這個項目工作,真是他人生得一大幸運!

早前干開的那個工程項目,因為建設資金不足成了斷頭路,害得工人們的工資都發布出來。

更倒霉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自家懷上三胞胎的老婆在年前早產,三個小孩子住了半年保溫箱才保住小命,因此欠下一屁股債務,生活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

正當為債務愁到頭崩額裂、被生計壓彎肩膀時,道聽途說到茶縣里急需壓路機司機,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問問,居然很好彩地拿到工作機會,終于生計暫時有著落了。

雖然工期緊要三班倒,工作強度比以前的做過的工程都要大,但工資高而且有國家資金力量支持,無疑是幫助他和家人渡過眼下生活危機的及時雨,辛苦點也值了。

來到工地工作后,他才從工友們的閑聊中了解到這條高速路之所以趕著開通,是因為鎮里的一個什么寨要準備拿下一個價值幾個億的投資,得知那個村子家家戶戶種菜年入十幾萬,還有個種水果很厲害的黃石鎮首富的各種光輝事跡,都說哪天混不下去了就去那個村子淘金,保證飯碗無憂。

最后,同行的記者就地拍了很多特寫鏡頭和施工片段后,楊鎮長、羅書記一行人才離開高速路施工現場往張家寨方向駛去。

一進張家寨,載著黃石鎮兩大領導的商務車就直奔張凡的別墅而去,見沒人在家又調頭來到村委才停車下來。

看到鎮長、書記大駕光臨,村委們急忙出來迎接。帶頭的村支書恭敬歡迎道“楊鎮長、羅書記好,突然造訪不知有什么要事要落實嗎?”

自從張凡帶起張家寨的發展后,鎮里的領導班子每個月總要來村子幾次,帶來各種政策福利、落實各種支持。

“就是想找張凡,結果去他家沒見找到人。”楊鎮長直接說道。

“找不到的話,可能是在村尾的榕樹頭下看人下棋。我們馬上打電話叫他來村委。”

“最好叫他叫上陳保利、王飛鴻這些老板。”羅書記補充道。

“好!”說完,那村委就趕緊打電話給張凡。

很快,三個人接到電話就來到村委。

一番客套話后,張凡開口問“鎮長、書記,這么急找我們過來是有什么事嗎?”

“我們剛看完高速路施工現場過來,得知工程施工時間可縮短一半以上,所以特來說一聲。”羅書記微笑答道。

得!工期縮短一半以上,看來讓孔他們向上匯報初步研究成果時的美言兩句,果然湊效了。

正當張凡想張嘴說話時,楊鎮長突然目光轉向陳保利,認真說道“按現在三班倒的大批設備和人員共同作業速度,黃石鎮高速路將在年底實現通車,到時全鎮交通狀況、投資環境都將煥然一新。陳老板,這回將廠建在我們黃石鎮沒有意見了吧?”

當初對藥廠選址在黃石鎮意見最大的就是陳保利老板,如今交通這個硬傷已不成問題,總能讓張家寨近水流臺先得月。

一旦這個幾個億的制藥廠落戶黃石鎮,這絕對算是他當鎮長以來最有錢途的政績,可保自己升遷大吉。

“明天黃石鎮官網就有關于這條高速路將于年底通車的報道出街。這攝像機里面就是我們剛才在工地上拍的。”一旁的李輝從記者手里借來攝像機,給張凡他們看。

“居然這么多工人和機械設備作業,為了這條高速路,黃石鎮也是夠拼的!”看完新鮮的新聞素材,陳保利開始動搖自己之前的理性了。

“陳哥,那制藥廠選址上你這邊的意思如何?”張凡也不怕陳保利介意,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

“既然年底可以補齊黃石鎮交通這方面的短板,那就就近原則!”

見老友陳保利終于同意,王飛鴻便趁熱打鐵“那手續方面就拜托鎮里了。手續下來,我們就著手籌備建廠的事宜。”

“沒問題!”此刻,楊鎮長、羅書記終于心石落地,臉上綻放出無比燦爛的笑容。

在旁邊見證這個選址敲定過程的村委們也聞言大喜,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隨后,拿出地圖來,給張凡他們進一步確定具體的建廠位置。仔細研究討論一番后,統一把廠址定在張家寨、騰云村交界不遠的一塊大荒地上。

沒有多作逗留,兩大領導就話別眾人打道回府了。

正當大家還沉浸在制藥廠落戶張家寨的喜悅中時,老村長一副苦臉走進來,見到張凡就開始訴苦“小凡,今天好多游客找我投訴說村里晚上可以玩的東西太少了,要怎么搞?”

“我們村委最近也收到不少這樣的游客投訴,都沒想出好的點子來。小凡、陳老板、王老板,你們見識廣有沒有什么建議?”村支書詢問。

對于這種投訴,張凡也是預料之中的,除了看風景、巖洞觀光、吃吃農家菜、到菜園果園里體驗下農家生活外,不是收獲時節確實是消遣有點不夠。

“晚上的娛樂,搭戲臺唱戲怎樣?”王飛鴻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個也沒什么意思,搞個電影院吧。”陳保利建議。

掂量了一下兩個建議,張凡忽而腦海里閃過小時候晚上全村人到小學操場上看什么三毛流浪電影的場景“電影院就沒什么必要了,露天電影廣場如何?”

其實,正規的電影院,人家在城市去過不知道多少次,沒什么稀奇的。

反而已經過時的露天電影,對城里來的游客有點吸引力,起碼能體會一下農村電影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