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農夫

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拳頭經濟村

第四百一十八章又一個拳頭經濟村

《》第四百一十八章又一個拳頭經濟村

“喂,老梁,楊義莊養豬場那的豬你跟張凡說一下,只要質量都跟六十塊收的那只豬一樣,他有多少我們就收多少,價格照舊。最好是簽訂長期合作合同,把他以后擴張的也拿下來。這些豬對我們餐飲集團意義重大,務必談妥它,承諾六十塊的保底價也沒問題。”鄧老板一口氣說道。

至于吃不吃得下這么多豬,他一點都不擔心。現在的冷凍保鮮技術、加工技術那么先進,就算囤貨也不用愁。更何況,他本來打算擴張集團,延長生產鏈條,把自己的餐飲品牌連鎖開到其他省份去。

張家寨生產的蔬菜已經讓他獲益不少了,現在又有了品質上乘的精品豬,對于自己的擴張計劃可謂是如虎添翼。

就算現在吃虧一點,給張凡保底價,但卻能和他形成穩固的利益合作關系,間接壟斷了擁有絕對市場競爭力的貨源,那市場需求將由他們來主導。

那么,這種合作會帶來多大的效益?想想都為之動容。

反而,這批豬給競爭對手搶去了,那后果會有多嚴重,他實在不敢想象。所以,即使暫時讓利也要讓自己的人搶得先機,建立好長期合作關系,然后大家的利益自然就捆綁到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說的,都記住了吧?張凡那邊提的意見只要不過分,我們都盡量同意,不用太計較,眼光要放長遠!我說的,都明白了吧?沒什么問題,就趕緊把合同定下來。”

楊義莊養豬場上全豬宴上,梁經理剛放吃飽,口袋里的手機就鈴鈴響個不停。他放下碗拿出來一看是自家鄧老板的電話,就立馬起身走到安靜的地方一接通,電話那邊就傳來連珠炮一樣的說話聲。

六十塊收購價照舊!有多少就收購多少!長期合作,給保底價!

每一個都聽得他心跳加速,可以說是一點都沒有討價還價呀。

最驚訝的是,自家老板還再三強調,要自己代表公司和張凡這邊達成長期合作關系。

第一次見老板這么緊張一個合作合同,他也怕自己耳朵聽漏什么,再三在電話里跟老板確認條件事宜。畢竟這次合作,利益重大,不容有誤。

直到老板交代完,想不到其他要請示的問題后,他才放心答復道,“老板的意思,我明白了。我現在人就在養豬場這邊,馬上過去和張凡談。應該沒問題的。”

收購價定下來,他和張凡談合作的事就輕松多了。

所以,一掛完電話,梁經理三步并作兩步走,回到座位上直接宣布道,“大伙們,先靜一靜,我有好消息要宣布!”

吃飽喝足的眾人一聽到叫安靜,立馬就豎起耳朵,期待梁經理所說的好消息。

“剛才我們老板來電話了,說楊義莊養豬場的豬全部按六十元一斤收購,大家放心養殖!”

梁經理話音一落,大家立即炸開鍋,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紛紛看向張凡。

“這豬肉梁經理也嘗過,肉質就不用我多說明了,你們不要的話,我自然也能找到銷路。”張凡十分篤定地說道。

張凡這話可沒有唬人,梁經理也清楚現在張凡的人脈,找個銷路真的不難。

最重要的是人家的貨靚,肯定不怕賣不出去。

“張老弟,你養出來的豬確實沒得說,肉質杠杠的。以后,我們就按照這個價合作,老板也說了的。”梁經理開口道。

張凡仔細想了一下后說道,“也行,不過得增加一個要求,以后要是出口,收購價就得另外定。楊莊主,你覺得如何?”

老莊主楊茂完全沒想到張凡養的兩千頭豬這么快有老板要,而且還是六十元一斤收購,心里實在無比高興,開口道,“張凡呀,你覺得沒問題就問題,我們相信你!我保證其他村民沒意見!”

養豬場是張凡主導的,要是沒有他,他們楊義莊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脫貧無望。如今有張凡帶領致富,他們對于眼前的一切已經很滿足了,更是堅信跟緊張凡的步伐就對了。因此,在坐的楊義莊村民們紛紛表示都聽張凡的。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梁經理我們明天就簽合同吧!”張凡也干脆。

“好,我馬上就回去把合同做出來,祝我們合作愉快。”梁經理跟張凡握完手,就趕回去了。

送走梁經理,張凡不忘叮囑道,“各位不要太激動!這才是開始,未來我們還有二期、三期!所以,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六十塊一斤呀!兩千頭豬,按凈重一百斤算就是一千兩百萬,一萬頭的話就是六千萬,這在楊義莊絕對是史無前例的,而且還是長期合作,有保底價,出口還另外算,到底有多賺錢,他們的手指頭腳指頭實在是數不過來了。

他們還有養豬場的四成利潤分成,即便最后折到一千萬拿到手,那也是相當大的一筆數,分到家家戶戶,足以讓村里所有人走上小康之路。

今天開始,他們楊義莊有了個金飯碗,總算看到了收入。這樣的好消息,任誰聽到都難掩激動之情。而且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跟著張凡走就是,所以,他們這一晚注定是要高興到睡不著覺啦!

楊義莊養豬場本身就收到黃石鎮多方面的關注,他們的豬最近要出欄,很多人都知道。

在某些人看來,楊義莊這么搞,其實賺不到太多錢,遠比不上人家張家寨、青田村種蔬菜。

他們也都是養過豬的,豬的價格并不高,除開成本,其實利潤很薄的。

很快,不少村子的村干部,還有鎮上的領導們都收到了消息。六十塊錢一斤,嚇壞了不少人,從沒有聽說過這么貴的豬。

簡單一算,以后楊義莊養豬一萬頭,那就是六千萬以上收入。成本往高里計算,兩千萬好了,利潤也有四千萬以上。

那么,楊義莊能拿到接近兩千萬的分紅。這還是半年的,一年就是三四千萬。楊義莊才多少戶人家?滿打滿算都沒有一百戶。如此的話,他們在養豬場每家每年都有三四十萬以上的分紅。

也就是說,就算什么都不干,也有三四十萬的家庭收入。

“一萬頭豬是極限嗎?我看未必,看樣子第三期工程后,或許張老板還會加大規模。”

“可惜,怎么我們村沒有這種好事?”

“他們楊義莊也發達了。”

“還是得跟張家寨的張大老板搞好關系呀!”

“我聽說,張大老板下一步的動作,就是七里村跟回水村。”

七里村的情況,大家很早就清楚,屠宰場跟包裝處理廠在那邊。此外,七里村計劃養牛,估計又是跟養豬的情況差不多,離發達也就不遠。

至于回水村,暫時也只是有人傳,說什么張大老板準備投資。

可具體什么項目,并沒有說明,還是個未知數。不過,說投資是出自張大老板之口,恐怕也有了想法吧?人家張大老板可是說一不二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梁經理就帶著合同過來找張凡了。

張凡一條條看完,確認沒問題后就在白紙黑字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并按上手印,也就意味著楊義莊養豬場的第一桶金進賬,可以如期推進第三期的擴張建設。

他也松了一口氣,有錢就好辦事,他也好抽點心思到養牛場那邊。

簽好合同后,梁經理又和張凡聊了一下,就馬不停蹄地直奔楊義莊養豬場,落實出欄的事情。

他走后,張凡就給周世宗打了電話,吩咐要注意安排人手協助梁經理做好豬的出欄工作。

現在的屠宰場屠宰加工,可要比村里人自己殺豬復雜得多,走的都是機械化、自動化、流程化路線,增加了很多如靜養、二氧化碳致暈之類等更為人道的操作環節。

張凡很早之前就聽梁經理說過,養豬場的豬拉到七里村的屠宰場后,要先放在待宰欄舍靜養12到24個小時,期間停止喂食,但給與足量的飲用水,有專人記錄好豬的應激情況,讓生豬得到充分的休息后再實施屠宰直至胴體進入冷卻狀態的全部過程。

放好合同后,張凡準備去七里村巡視一下,結果前腳一出門,鎮里的領導就來電話了。

“早上好,楊鎮長。不知道鎮長親自打電話給我,是有什么事呢?”張凡接通電話,問道。

“張凡,你可以呀!一下子又讓我們鎮多了個拳頭經濟村出來,好樣的!以后有養豬場那邊有什么困難需要支持的,我們鎮政府能夠提供的,一定大力支持,好好干啊!”電話那頭楊鎮長大力表揚道。

“感謝鎮政府的支持,我們養豬場會努力給咱們鎮gdp增長做貢獻的。”張凡就料到鎮里很快收到風,連忙表示感謝。

他還順帶向鎮長透露了下七里村的養牛大計,提了一嘴退耕還草計劃推進不大樂觀的情況。

“你說的情況,我們鎮政府這邊會深入了解的。相信這方面的政策支持很快就會落實到位,你盡管放心。”

得到鎮長大人的口頭支持,有政策給自己護航,張凡不用擔心七里村會繼續猶豫,糾結退耕還草的事。

而且養豬場大賺特賺的事實就擺在眼前,相信消息很快就會傳到七里村,到時他們就沒什么心情遲疑了吧?

因為看著人家賺錢得多難受啊?

張凡掛掉電話后,就拿上煙酒往七里村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