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農夫

第四百一十六章 全豬宴

第四百一十六章全豬宴

第四百一十六章全豬宴(第1/1頁)

“凡哥,殺豬的話,要不要讓莊主找個熟手的殺豬佬?”旁邊的周世宗提醒道。

他提了那么一嘴,張凡拍了下腦袋說道,“這豬是有了,可沒工具和殺豬佬咋殺?那個,世宗、勝武你們兩個快去找人幫忙,好好準備一下。”

很快,張凡要殺豬的消息就傳遍了楊義莊,聽得村民各種心情激動。

得!人家張凡這個大老板的豬要出欄,二話不說就拎出一頭來犒勞大家,那么大方,他們怎么好意思坐著等吃?

老莊主楊茂一聽到張凡要殺豬,立馬就吩咐村里有空的婦人拿鍋帶鏟,帶上柴火和鍋碗瓢盆桶等到養豬場這邊起灶燒水,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還找來莊里有二十多年殺豬經驗、殺豬從不第二刀的殺豬佬幫忙。

準備工作妥當,人員到位后,周世宗、卓勝武和另外三、四名村民走進豬舍,用編織袋套住一只豬的頭,拴住一條腿,拖著豬尾巴,推著豬身子,趕到養豬場外面不遠處。

可能是知道自己快命不久矣,那頭粉白的豬不斷掙扎,使勁掙開眼前兩腳獸們的控制,發出一陣又一陣凄厲尖銳、刺耳的慘叫聲,從尖嘴坳傳到村頭,嚇得在場的那些婦女連忙用手捂住耳朵,眼睛看向別的地方。

就算叫得再大聲,再冤枉,它一豬也難敵五、六個壯漢十幾手。掙扎不過十分鐘,就被他們摁住七手八腳地抬上了案板。

然后,周世宗才摘掉編織袋,用一根麻繩拴住豬嘴,防止它死到臨頭,張口咬人,還讓村民合力把豬綁住。

看見案臺不遠處的桌子上擺著一大堆雪亮雪亮的刀具,有長刀、短刀、剁刀、砍骨刀、刮毛刀、鐵鉤等,張凡在心里對那只即將犧牲的豬默哀道:“看這殺豬佬帶來的家伙多鋒利,你的痛苦會很快結束的,安心地去吧。”

只見,那殺豬佬洗好手后,一條腿跪在豬身上,一只手搬住豬下巴用力向后掰直凸出咽喉部位,之后一只手握尖刀直插進豬頸處的大動脈,翻轉一下后拔出,血即刻隨刀噴流而出。

好在這位殺豬佬眼疾手快,刀法精湛,一刀讓豬斷氣,圍觀眾人緊繃的神經才松了下來。不然刀子沒下好,要插多幾刀,那豬得多遭罪?

所以,過去又有殺豬忌殺第二刀的傳統,以免多殺一刀,豬多受一份罪,屠夫也算是造孽。

早有村民拿來桶把豬血接住,等到血慢慢流完,殺豬佬喊道,“把豬血提走,然后把燒開的熱水拿過來。”

聞言,旁邊的婦人立即從大鐵鍋里舀開水到一個大盆里,裝滿后讓人抬到案臺處。然后,殺豬佬用水瓢將滾燙無比的開水潑在豬身上,開始燙豬毛、刮豬毛。

十多分鐘后,殺豬佬就把豬毛刮得一根不剩,開口說道:“張老板,你家豬有點不一樣呀,豬毛濃密又長,收起來曬干估計也有一、兩斤吧。要是沒人要的話,就給我吧,扔掉就可惜了,這里值十幾二十塊的。”

“行,你不嫌麻煩就拿去吧。”張凡第一次見有人對豬毛感興趣的,也十分干脆。

洗干凈后,殺豬佬就嫻熟地開膛破肚、清洗理內臟。要是沒經驗的人,不小心弄破了某些內臟,豬肉就有可能變成“有特別味道”的了。所以,主刀的師傅一定要經驗老道,不然還不如買的豬肉。

一陣庖丁解豬后,婦人們就開始真正忙活的時候了,擇菜、洗菜、切菜、洗肉、切肉以及各種菜品、佐料等,幾個大煮鍋同時開煮,三個炒鍋香氣繚繞,大廚們盡情揮灑菜鏟子,飄出各種香味,引得等待的人口中不由自主的分泌出了口水,紛紛伸長脖子盼著出鍋。

經過眾人一個下午的戰斗,一只一百多斤的豬終于變成飯桌上香噴噴、熱氣騰騰的佳肴:山藥煮排骨、紅豆煮豬腳、旺子煮筍尖、炒豬肝、骨頭湯煮豆腐、蒜泥白切肉、酸醋燉豬手、清湯豬雜碎、梅菜扣肉等,相當豐盛。

張凡還打電話叫來叔叔、嬸子,華叔、黎小軍、梁經理等人,足足弄了十幾桌之多,氣氛十分熱烈。

“尼瑪,這六十塊一斤的豬肉簡直好吃到沒朋友!”梁經理吃完第一塊紅燒肉就大叫起來,然后又把把手里的筷子又快速伸向不遠處的蒜泥白肉。

“什么?六十塊?六十塊一斤?”老莊主楊茂眼睛頓時鼓得比牛眼還大,不由自主得重復問了好幾次。

“天啊!那我剛才豈不是一口就吃了四、五塊錢?”

“這豬這么值錢,就這樣吃掉是不是太浪費了?”

“一斤抵人家五、六斤,那凈重一百斤的豬就是六千塊錢呀!”

嘖嘖,一時之間,村民都驚呆了,準確點來說是被梁經理隨口一說的六十塊一斤給嚇到了。

平時他們養的豬平均才賣七、八塊一斤,買來吃的豬肉最貴也就二十來塊一斤,但是現在自己吃的豬收購價就六十塊一斤,也就是說張凡的養豬場養一只豬就等于他們養好幾只豬,太不可思議了。

這里面的利潤空間有多大,就算是他們這些大字不識多兩個的老粗們,不掰手指頭數也明白。不過,人家張凡的豬有多美味也是沒得說的,單是這純天然原滋原味的膘香就很多豬肉自愧不如了。

想通這些,在坐的村民們又眼睛泛光,流露出無比振奮的神情,內心可謂是激動加感激,熱血頗為沸騰,要知道張凡賺錢就是他們賺錢,能抱上這么個財神爺的大腿,脫貧致富就在眼前,情緒波動怎么能不大?

看到大家的反應,張凡順著氣氛打氣道,“再不吃,菜都涼啦!六十塊一斤才是開始,以后出口憑我們養豬場這么精良的豬,賣兩、三百塊一斤也是分分鐘的事。大家放心跟我干,按我的方向走,一定會過上好日子,越來越好的!”

話音一落,立馬就想起熱烈的掌聲,眾人紛紛向張凡投來感激的目光。

帶領張家寨發家致富,捎上青田村、騰云村,現在張凡又改變了楊義莊的命運,實實在在的變化看在眼里,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一切都歸功于張凡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幸運了。

看到侄子把養豬場也搞得有聲有色,還幫助那么多非親非故的人致富,叔叔張立業和嬸子都偷偷抹了兩把淚。

搜狗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