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八章 封王、出閣讀書與日本

第八章封王、出閣讀書與日本

內閣諸臣自然也是看穿了皇帝的意圖,他們其實有權力將這旨意封駁回去。

但是正如嚴晨昊所預料的那樣,剛剛經歷過那風波的他們,并不想再多生事端了,也不想與皇帝真正撕破臉皮。

申時行攏著手,老神在在地品著茶,一副根本不在意的樣子。

而許國和王錫爵對視一眼,最后也只能無奈地嘆息一聲。

后來的事情,就留給后人來解決吧!

他們也表示了贊同,而趙志皋也沒有什么其他的意見。

這封旨意就這么從內閣下發。

當然還是在群臣之中引起了一陣波瀾,好在正如嚴晨昊所預料的那樣,如今群臣因為前些日子的挫敗,已經沒有那么的同仇敵愾了,很多重臣現在謹言慎行,根本不敢冒頭。

雖然依然有不少人上疏反對,但是遠沒有之前百臣請辭那般的氣勢,根本沒有什么壓迫感。

于是萬歷直接無視了那些奏疏。

二王并封,就此成為定局。

在恢弘的武英殿之中,萬歷皇帝宣布了敕令,正式封朱常洛為榮王,朱常洵為福王。

同時他還下達了兩王同時出閣讀書的旨意,并安排了二者的講師。

朱常洛的講師,是從翰林院隨意選擇的一個年輕人,而朱常洵的講師,正是嚴晨昊——這當然是鄭貴妃向萬歷吹的枕頭風。

因為目前朝廷里大多數的官員都反對立朱常洵為太子,鄭貴妃自然不放心這些人來教導自己的兒子,而申時行堂堂首輔,也是不可能去當福王的老師的,而嚴晨昊卻是符合要求。

對于嚴晨昊,鄭貴妃是一萬個放心的。

而嚴晨昊本人對于這次任免,也持贊成的態度。

雖然他表面上的官職是降了,但是實際上,他的前途卻是更加的不可限量。

如果他們能夠成功,那么他將一舉升格為帝師,甚至……和自己的那位先祖一樣。

于是剛剛升官的嚴晨昊,就又換了個位置。

封王典禮,就這樣結束了。

四歲的朱常洵,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但他依然遵從母親的話語,拘謹而認真地站在臺上,努力不去看站在皇帝身后,那眼含熱淚的母親。

昂首挺胸的樣子,令許多朝臣側目。

八歲的朱常洛,卻已經有些懂事,他的眼眸中有著不甘與難過,但是隨即便被畏懼與怯懦所代替。

他的嘴唇囁嚅著,似乎想要說些什么,但是終究沒有說出話來。

嚴晨昊在下方看著這一切,感受著兩人的區別,嘴角不由地劃過一絲笑容。

“二王并封,皇子出閣讀書……種子已經埋下了。”

“陛下,接下來,我們就慢慢等吧,等它發芽……”

“這一切,需要時間……”

日本。

一片櫻花林中。

粉色的櫻花在風中飄散,顯得是那么唯美。

可是身處櫻花林中心的人們,卻只感覺到了那緊張的氣氛。

兩隊人馬正分列兩旁,中間是一棟木屋,雙方的重要人物正在其中談判。

雖然護衛們手中的火槍都朝向天上,而長刀也都在鞘中,但是從他們那牢牢握住刀柄、死死盯著對面的姿態來看,他們對對方并不信任。

好在很快,屋內很快便傳來了爽朗的笑聲,豐臣秀吉與當代呂宋總督府總督嚴世儀并肩走出,兩人手中都拿著一份條約。

這是互不侵犯的條約,呂宋總督府承認豐臣秀吉的地位,并且承諾不再進行擴張,而豐臣秀吉也不會對呂宋總督府動兵。

豐臣秀吉其實還提出了別的條件,比如把石見銀礦的份額拿出一部分給他充作軍費,但是被嚴世儀給堅決拒絕了,同時還擺出了一副不惜為此一戰的模樣。

豐臣秀吉想了想呂宋總督府那精良的火槍與火炮,最后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此時他已經基本完成了統一,也不愿意多生事端,畢竟他也知道呂宋總督府的強大,只要對方不要再對日本的土地有其他的索求,他也愿意就把他們當做一個普通的大名。

而且,他也已經萌生了更大的野心,實在是不想在這個地方與呂宋糾纏。

至于他們占據的那兩個縣……都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那兩個縣里的人已經連日語都不會說了,是完全認為自己是呂宋總督府的人了,他去“收復”不是找不痛快嗎?

兩人微笑著互相行禮,隨后告別,如同一對老朋友一般。

只是一分開,嚴世儀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告訴軍部,豐臣秀吉急切地想要統一日本,怕是有所圖謀,很有可能意在大明,讓他們立刻準備啟動一號方案。”

一旁的幕僚聽完,猶豫了一下,說道:

“這豐臣秀吉,帶兵確實頗有方略,但是想要和大明對抗,這,這未免有些……”

他沒有說下去,但是總督接了他的話:

“不自量力,對吧?”

“不知道是哪個江湖騙子跟豐臣秀吉說的,大明如今不堪一擊,讓他竟然產生了這樣大的野心。”

“鯨吞大明……呵,連我們都不敢想啊!”

“不過也好,根據我們的調查,日本國內總兵力約有三十萬人上下,這個數字還是太多了。”

嚴世儀的目光里閃爍著野心,祖果然神機妙算,豐臣秀吉竟然真的對大明動了心思,這簡直是天賜良機啊,就算豐臣秀吉小看了大明,但是沒有個十幾萬人,他也是不會發動戰爭的。

這個時候,就是機會,他可早就已經看上日本這多金銀的寶地了,光是一個石見,這些年就不知道為家族提供了不知道多少資金,更何況其他的金銀礦產。

只是可惜,日本的軍力其實也不差,尤其是到了日本戰國時代后期,戰爭的規模是越來越大了,直到最后已經達到了十數萬人,雖然不敢說戰斗力如何,但是至少這個數字確實唬人。

他曾經嘗試著派人趁著戰亂進行擴張,但是沒想到這些家伙自己打生打死的,面對他們倒還挺團結,一下子動員了十萬人壓境,那個時候他們正好也在對南洋發動戰爭,無法兩線作戰,于是最后也只能退回去。

而現在,呂宋總督府已經徹底地統一了南洋的諸島,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萬人,他有信心拿下這塊大陸。

豐臣秀吉……當他的野心膨脹到頂點的時候,也將是他滅亡的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