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七章 二王并封

第七章二王并封第七章二王并封:、、、、、、、、、最新網址:ishuquge

當廷杖的消息傳開之后,朝野震動。

一百多名官員,其中甚至還包括了數位二品、三品的大員,全在午門前面挨了板子,可見皇帝的震怒。

而那些上疏請辭的官員,更是悔青了腸子,現在挨了一頓打不說,官位還沒了,這筆買賣實在太虧。

有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連夜上疏,表示自己之前是被王家屏等人蒙蔽,現在在皇帝的勸說(物理)下醒悟,愿意繼續為大明效勞。

有人雖然沒有明面上表態支持,但也上疏彈劾了王家屏,間接地表明了立場,暗示皇帝:我們是自己人啊!

一時間,丑態畢露。

收到了這些信件的萬歷自然很是滿意,果然如同嚴晨昊所說,這些家伙表面上一副謙謙君子,忠直人臣的模樣,但是實際上,對于官位在乎的不得了,如此便被皇帝輕易拿捏。

而他也沒想要真的把這些臣子給辭退了,畢竟都是處理政務多年的中樞大臣,真要全走了,就算有人替補,也會導致朝廷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運轉不靈、政務生疏,這對于一個龐大帝國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于是在不久之后,在一些官員已經背起行囊準備黯然回鄉的時候,申時行和嚴晨昊入了宮。

接著,如同仙音一般的旨意從宮內傳來。

“念在爾等也是受人蠱惑,一時不察,但是終究還是忠于朝廷的份上,暫不用致仕,留職察看。”

這簡直就是大旱之后的甘霖,滋潤了官員們的心靈。

接著就有小道消息傳來,正是申時行、嚴晨昊與皇帝據理力爭,反對令這些官員們離開,才終于讓皇帝下達了這樣的旨意,頓時,兩人的名望大漲。

當然,聰明人也有,看出了這是幾人的雙簧,但是那又如何呢?至少名義上,他們依然還是要承兩人的情。

雙贏,申時行和嚴晨昊獲得了群臣的感激,而萬歷也順利渡過了群臣請辭這一劫。

只有王家屏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萬歷在自己的諭旨中說他們受到了人蠱惑,雖然沒有明說是誰,但是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王家屏感覺皇帝這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

萬歷沒有直接削去他的官職,畢竟他雖然迂腐,但是確實也是對大明做出過貢獻的,他并不是奸臣,雙方只是立場的問題。

可是他自己,已經沒臉在朝廷上呆下去了,這一次攻擊的失誤,令群臣險些丟了官位,而他作為次輔的名望自然也是大失,于是他再次遞交了辭呈。

在象征性的挽留之后,萬歷同意了他的請求,準許他致仕歸鄉,吏部左侍郎趙志皋替補入閣,次輔的位置則由許國接任。

他和王錫爵雖然也參與了這一次事件,但是畢竟并非主導者,再加上有背鍋俠吸引住了火力,他們的責任自然就輕上了許多,所以并沒有被允許致仕。

而在這次事件之中給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嚴晨昊,也順利進位吏部左侍郎,補上了趙志皋的空缺。

他剛剛晉升,就被皇帝召入了宮中接見。

“朕欲立皇三子為太子,怎樣才可實現?”

在嚴晨昊行禮之后,高坐于皇座之上的萬歷問道。

在這一次的事件之后,嚴晨昊已經和皇帝連系在一起了,所以他也沒有彎彎繞繞,直接就這么問了出來。

嚴晨昊卻是搖了搖頭:

“太子之爭不是幾天數月內可以成功的,陛下。您看這天下之人,誰人贊同廢長立幼呢?縱然有一個恰當的理由,這都難以成功,更何況如今長子并無大錯。”

“如此行事,猶如逆水行舟,縱船再堅固,也終會被水流沖刷侵蝕,并不可取。”

萬歷雖然有了申時行和嚴晨昊的支持,但是畢竟他們面對的是傳承數千年的嫡長子繼承制,現在從朝堂到士林,幾乎沒有人是贊同的,想要強行立儲,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巨大的壓力不說,名聲臭也是肯定的,甚至可能導致朝局的不穩。

而且要是皇三子之后出了什么岔子,保不齊又會成了一個秦始皇、隋文帝那樣“立儲不立長,果然命不長”的榜樣,這對于帝王而言當然是不能忍受的。

雖然嚴晨昊沒有挑明,但是萬歷很快就領會到了他的意思,自然也明白嚴晨昊并是不在危言聳聽,表情頓時有些失落。

他本來以為可以挾著這次戰勝群臣的余威,趁機將皇三子封為太子,沒想到還是不可行。

而這個時候,嚴晨昊卻是微微一笑,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陛下,何不先將皇長子和皇三子一起封王?”

“封王?”萬歷有些不滿,他斜著眼睛看向下方的嚴晨昊。

自己的目的,是將皇三子立為太子,封王算什么回事兒?要是將皇三子封王,那我還用得找你?

嚴晨昊卻是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陛下,您還春秋鼎盛,立儲之事,可徐徐圖之。”

“二王并封,并且一起出閣讀書,那么二王至少在明面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且一起出閣讀書,將來立太子之時,也可減少些群臣的反對的借口。”

雖然以朱常洵的年紀,現在出閣早了一些,但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么,而且天子與藩王的教育是不同的,皇三子也一起出閣讀書,那就又絕了群臣一個不可行的理由。

同時封王,則是讓大家慢慢地適應兩人身份平等,這樣等到冊封之時,也不會因為反差太大而引起強烈的反對與不滿。

而且在之前,群臣的氣焰已經被打壓下去七八分。要是以往這么提出,那肯定是朝野洶涌的堅決不同意,非要將皇長子立儲的,但是現在他們剛剛被申時行和嚴晨昊“救贖”,還處于“留職察看”的階段,除非是萬歷真的要冊立皇三子這樣的大事件,不然是不敢亂來的,生怕自己真就丟了官位。

二王并封,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萬歷皇帝在腦子里回想了一遍流程,越想,越覺得可行,于是他微微點頭,贊許道:

“愛卿之言甚好,甚好!便依你之計!”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