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五十四章 帝與后

最新網址:biqusk第五十四章帝與后第五十四章帝與后←→:、、、、、、、、

要知道清朝與之前入主中原的北方勢力,例如五胡、遼金甚至蒙元不同,他們在皇太極統治的時期,完成了官僚的整體建制,總結了前代北方入主中原的經驗,確定了自己的國策。

簡單來說,前代的都是搶一輪就跑,蒙元雖然入主中原,但是也沒把這天下當自己的,肆意剝削。

清朝,卻是真的為了統治天下而來。

比如他們對于士紳們的拉攏,對于自身的標榜如為崇禎復仇之類,都是其余的北方勢力沒有的,這也就是清朝的獨特之處,也是他們能夠成功入關的關鍵之一。

嚴凌走這一步棋,也是順手為之,省得等到了將來,還要再準備對付南下的清軍,也保全了那許多座城池中的百姓。

現在連努爾哈赤的老祖宗妥羅都死了,自然不會再有俺大清。

不過雖然清朝是沒了,但是未來大明的邊患想要徹底消失,那也是做夢。就好像匈奴走了來了突厥,突厥走了來了契丹,中原王朝從來不會缺少對手。

只不過一個以部落為統治形式的游牧,與一個已經完成王朝建制,能夠攥緊為一股繩的勢力,那是天壤之別。

后來發生的事情,也沒有出乎明廷那群老狐貍的預料。

在明朝旗幟鮮明地表達出對于建州女真的敵意之后,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的各個部落,先后露出了獠牙。

攻擊如今實力孱弱到了極點的建州,既可以獲得領土,又可以得到明朝的好感,何樂而不為呢?

他們向建州女真的殘部發動了進攻,而此時的建州女真哪是對手,三下五除二便被打得四處逃竄,或投降,或族滅,妥羅也被擒獲后送往明廷,與董山一起被斬首。

而之后,女真的各個部落,果然也因為領土問題產生了爭端。畢竟離建州女真近的,肯定好處多,但是它們卻未必有其余的部落強大,那些部落自然不甘心,想要取得和實力相匹配的好處。

于是女真部瞬間分崩離析,關外建州的土地上,征戰再度開始,而明朝站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看著他們互毆。

打吧,打吧,你們的矛盾越深,邊疆就越穩固!

午后,紫禁城。

和煦的日光投下,灑在金黃的琉璃上,落下點點斑駁,微風拂過,格外閑適。

朱見深躺在吳氏的身上,享受著自己皇后的膝枕,懶洋洋的。

這個時空,朱見深可沒有受過原來那個時空的委屈,他身為大明皇太子,地位尊崇,自然也沒有必要再去喜歡一個比他大了許多的女人。

吳皇后也因此沒有被廢,與朱見深感情深厚。

“宮中用度可還齊全?”

成化皇帝享受著妻子的服侍,隨口問道。

“自從成化四年,陛下開南方的幾個銀礦,又以內官監管收銀礦為己用,并沒收了幾個不法內官的田產作為皇莊之后,內帑日漸充盈,我們的日子也已經好上了很多了。”

皇后笑盈盈的聲音傳來。

此時,已是成化六年,距離當初的犁庭掃穴,已經過去了三年之久了。

這段時間里,大明朝平穩地發展著。

于謙并沒有如同原本歷史上那樣死去,他繼續為大明朝發光發熱。

雖然沒有了那個千古英名的于少保,但是他在大明的任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他的幫助下,大明總體上穩定,而成化皇帝身上的擔子,也小了不少,有了可以與皇后親熱的時間。

而朱見深為了增加內帑的收入,另辟蹊徑,先是把銀礦收入內官的管理,隨后又沒收了幾個大太監貪污受賄來的田地,命名為“皇莊”。

它們為皇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收入,在下西洋被終結之后,皇室的內帑第一次如此充裕。

聽到皇后這么回答,成化皇帝的心情也很不錯,他甚至和吳皇后聊起了八卦:

“你知道陳國公嗎?”

“妾身聽說過他們,前兩位陳國公都是忠心體國之人,為先帝的心腹,只是現任陳國公,似乎有些……”吳皇后沒有說下去,不過她的表情也表現出,嚴允登在內廷的名聲可不好。

“曾經是不怎么樣,不過被我訓斥之后,他已經收斂很多了。”朱見深笑嘻嘻的:

“他好似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小妾身上,他娶了幾十房的小妾,還不要命地生孩子,這才三年啊,陳國公府已經辦了七次喜事了,我看啊,估計還有……”

“我前些天上朝的時候又看見他了,你猜怎么著?”朱見深的笑容逐漸有些淫蕩。

“妾身怎么知道。”吳皇后啐了一口。

“他啊,已經不似個人啦!”朱見深一拍大腿,哈哈大笑:

“皮包著骨頭,跟個骷髏似的,黑眼圈也重得很,胡子和頭發都白了一大半,一個不到三十的年輕人,和半截身子入土的老頭子似的。”

“這分明是縱欲過度啊!我估計他活不了多久了。”

“這是要死在女人身上的節奏啊!”

此時都是自己人,朱見深也沒有什么文縐縐的,說話也有些隨意,吳氏白了他一眼,但是聽著好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一時之間,宮殿內盡是歡聲笑語。

“陳國公可是眾勛貴的榜樣吧!他都這樣了,我看吶,其他的勛貴,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吳皇后用手帕捂住了嘴,一邊笑,一邊接口道。

朱見深聽到這句話,卻猛得一怔,收斂起了臉上的笑容。

是啊,作為勛貴領袖的陳國公都這樣了,那其他的勛貴,還用說嗎?

他自己也知道,這樣的清閑,可是有代價的。

文官集團的權力在膨脹,這就是代價。于謙的忠心與能力自然是不需懷疑,只是帝王也不會允許權臣的存在,制衡,是必須的。

用什么制衡?

前幾代皇帝都是主要依靠勛貴配合皇權。

然而,勛貴畢竟是世襲的,這些年輕人沒有經驗,其中甚至還有不少和嚴允登一樣,是純粹的紈绔,怎么和那些從基層混上來的老油條比?

雖然這個時空沒有了土木堡之變,使得五軍都督府沒有淪為兵部的傀儡,但是單靠勛貴想要抗衡文官,還是有些不現實。

“唉。”朱見深輕嘆一聲,揉了揉眉心,好心情瞬間沒了。

制衡,制衡。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