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二十七章 引咎辭職,楊士奇

嚴鏗回到了內閣,他最后回望著這個自己呆過許多時日的地方,身前,貼身的仆從在收拾著他的物品。

正在這時,門外卻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陳國公大人,江西省有奏折。”

一個差役走了進來,他恭敬地把厚厚一疊的奏章遞給了嚴鏗。

雖然他已經在朝堂上辭職,但是朝廷的正式公文沒有下來,這個小吏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嚴鏗看著這一大疊的奏章,心中暗道,看樣子江西省是出什么事了。

不然不會有這么多的奏章。

但是這和自己已經無關了。

嚴鏗擺擺手,示意差役把奏章放在桌子上,便不打算理會。

然而僅僅是眼角余光的一瞥,就令他再也移不開眼睛。

他看見了兩個字。

楊稷。

內閣次輔、禮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楊士奇之子。

仔細一看,這竟然是一封彈劾楊稷的奏折。

“稷賴其父之權,橫行鄉里,多為不法,更肆意戕害百姓數十人,視大明律如無物,泰和之民苦其久矣!”

他往后翻了一翻。

都是彈劾楊稷的,并且全部是江西的官員,顯然也是忍受不了他的不法之事,聯名上書抗議。

畢竟幾十條人命,現在又不是什么亂世,算是重大的事件了,在加上泰和縣已經民怨沸騰,想瞞也根本瞞不住。

嚴鏗仔細地看了一遍所有的奏折,內心也不由地升起了怒氣。

無他,楊稷干的事情實在是過分。

簡直是視大明律如無物!

但是作為一名政治家,嚴鏗很快又冷靜了下來。

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轉身,他向著皇宮走去。

楊士奇此時正在府中悠閑地讀書寫字。

這是最后的輕松時光了,得好好珍惜。楊士奇告訴自己,雖然說的是珍惜,然而眼中那份興奮與得意卻是止不住。

嚴鏗走了,首輔的位置就空出來了。縱觀朝野,舍他楊士奇,還有誰有這個資格?

這么多年了,他終于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被嚴鏗壓一頭的時代過去了,過去了!

沒人知道這個老人心中的驚濤駭浪,而也就在他內心激蕩之時,一個聲音忽然從外面傳來:

“老爺,有宮人來了,說是帶著皇上的諭旨。”

諭旨?

楊士奇有些疑惑,他整了整衣冠,走出了房間門。

宮人將諭旨交給了他,便匆匆離去,任憑楊士奇怎么詢問塞銀子都不肯多說。

而隨同那諭旨而來的,還有一個包裹。

楊士奇不明所以,但是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他先展開那諭旨。

上面寫著一句話:

“汝子上違國法,下逆家規,朕實不可偏袒,如何處置,請君自決。”

楊士奇的心頓時揪了起來——怕不是自己的兒子闖禍了。

他立刻打開那個包裹,果不其然,是一封又一封彈劾的奏折。

他一封封地看過去,越看,越是心涼。

這些年他的兒子仗著他的權勢,在泰和橫行不法,欺男霸女,殺害百姓達數十人之多,使得民怨沸騰,百姓苦不堪言!

而這些,他根本就不知道!很明顯,家里人把這些事情給瞞了下來。

看完了包裹里的彈劾奏章,他再去讀一遍諭旨,這一次,他終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交給你處置,那還能怎么處置?這樣的大罪,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楊稷所作所為,是絕對無可赦免的,殺死數十人,你就是把所有權貴們的丹書鐵券合起來都不夠免死的。

想到這里,楊士奇的臉頰不由地抽搐了起來,原本升官的喜悅早已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痛。

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兩行熱淚從眼角留下,這個老人趴在桌子上嗚嗚哭了起來。

但是最后,他卻又不得不做出那個令他心痛無比的抉擇。

次日,內閣次輔楊士奇上書,歷數其子楊稷不法事,請斬楊稷。

正統皇帝應允,命收楊稷入詔獄,秋后問斬。

隨后,楊士奇上書,自言有愧朝廷與百姓,請求辭官歸故里。

朱祁鎮挽留數次,見楊士奇去意已定,也就順手推舟,令他致仕。

這一年,大明的首輔與次輔,同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父親,何必如此……”

南下回江西的馬車里,楊士奇的次子不解地問道:

“大哥固然……但是您將他處決,大義滅親,已經足夠,何必再辭職呢?首輔之位一步之遙啊!十六歲的小皇帝懂什么,您馬上就可以和陳國公一樣總攝朝政……”

楊士奇輕嘆一口氣:

“我又何嘗愿意呢?”

“你一直在府中念書卻是不知道,有人將此事傳播了出去,在大街小巷廣為流傳。”

“如今你父親我啊……如同一個大惡人一般,就連與我同朝的人都看不起我。你說我這個次輔坐的穩嗎?我還有臉坐下去嗎?”

“我現在不走,到時候就會被御史們的奏折趕著走。如此,還不如自己請求致仕,保留些體面。”

“他們又好到哪里去!一個個都不干凈,真當自己是什么良臣了?”楊士奇次子不屑地回應道。

“道兒(楊士奇次子楊道),你切記。”楊士奇輕嘆一聲:

“有些事情可以在暗地里做,但不能拿到明面上來。”

“黑暗中悄悄地做,就算你我心知肚明,卻也只會裝聾作啞。”

“可是一旦擺到了光照之下的地方,你就是人人得而誅之。”

“唉……”

馬車轆轆,向南而去。

“楊稷之案,發生在正統皇帝親政的前夕。”

“這并不是一起簡單的案件。”

“看上去,好像僅僅是內閣次輔的兒子為非作歹,最后內閣次輔受牽連引咎辭職,但是深層次上,卻是皇權對于臣權的一次示威。”

“按照一般的程序,這個案件是需要上交刑部定案的,但是這樣一來,楊士奇的兒子就是按照司法程序被處決的,過程完全按照大明律,沒什么好說的。”

“然而皇帝下達了諭旨,那性質就變了。內閣次輔楊士奇在皇帝的命令下,在皇權的威壓下,被迫親自處決了犯法的至親!”

“用楊稷的鮮血,皇帝告訴了所有人皇權的至高無上。你是內閣次輔也好,是文官集團的首領也罷,皇帝讓你殺了自己的兒子,你也必須照辦!”

“此次事件極大地震懾了文官群體,朱祁鎮用他的雷霆手段彰顯了皇帝的威嚴,至此,文官集團再無人敢欺他年幼。”

“楊士奇的引咎辭職,更使得這場皇權在這場與臣權的拔河中占據了上風,哪怕是朱祁鎮剛剛親政,他的權柄也是極大的。”

“但是這真的是一個年僅十六歲的小皇帝想出來的嗎?史學界對此持保留態度。”

“我們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陳國公嚴鏗主導了這一切,但是根據《明實錄》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陳國公在離開京師之前,又去了一次皇宮。”

“他是和小皇帝說了什么,還是單純的告別?我們無從得知。”

——《賈劍明品明朝》

(本章完)

最新網址:92wx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寒夜吳歌寫的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小說,如果你覺得《》不錯,就請把它推薦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