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七十六章 代王之亂,燕王的準備

第七十六章代王之亂,燕王的準備

代王朱桂,這是一個塞王。

他性格暴躁,但是能夠位列塞王之一,卻也有他的能耐。

這一點,從封地大同便可以看出來。

大同在之后,是明朝的九邊重鎮之一。

它是一道門戶,只要大同還在,那么北方便無法南下,可見地位之重要。

他也是一個果決的主兒,見諸多兄弟下場凄慘,也知道自己名聲不好,自然不愿意束手就擒。更關鍵的是,這一次的朱允炆,沒有曾經那么名正言順,他靠文臣推舉上位的方式,也讓天下武將十分的不滿。

代王認為,事有可為。

于是他很干脆率領自己的護衛于大同起兵。

不過,代王殘暴,他沒有燕王那么深得軍心。

甚至大同的其余將領,在沒有皇命的情況下,根本不愿意聽從這個王的指揮。

這就導致了代王雖然出其不意地奪取了大同城的掌控權,但是諸將紛紛率部離開,駐扎在各個交通要道,同時急報朝廷。

代王兵三萬,占據大同,四處出兵掠地,偏偏這個時候,齊泰已經被朱允炆召回京師,兩個新任指揮使一個出身工部一個出身戶部,都是文臣,壓根指揮不了軍隊。

一個月時間,代王打破山西防御,擊潰眾將,擴軍至七萬,占據晉北之地。

代王反了!

這個消息伴著夏季燥熱的風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

朱允炆和他的閣臣傻眼了。

他們甚至都沒有想過,其他塞王會反叛!因為除了燕王晉王寧王等王,其余王的實力相對較差,幾萬人和朝廷抗衡簡直是以卵擊石!

這個時候,老臣的用處就體現出來了。

相比于黃子澄和方孝儒更偏向禮儀文學,對政事經驗不足,此時無所適從,嚴濟和齊泰當即站了出來。

他們異口同聲,舉薦馮勝為統帥,北上伐代。

朱允炆當即應允。

建文元年七月,宋國公馮勝拜平叛大將軍,領兵二十萬,北進大同。

北平,燕王府。

王府的防御再度加強了,身著精良甲胄的衛士站立在王府的外院,四周也有精銳士兵巡邏,就連燕王朱棣,出入之時也隱約可以看見那袍服之內隱藏的軟甲,在這個多事之秋,不由得引人更增幾分遐想。

而此時的王府內,嚴鏗正與朱棣商討著起兵之事。

代王起兵打亂了他們的部署,嚴鏗建議朱棣也緊接著舉事,隨后西出支援代王。

“如今代王已舉事,為首義之人,殿下若有意大位,便當迅速舉起反旗,支援代王,以展現您的能力,獲得宗室的擁護。更何況,單一的藩王無一人是南廷的對手,必須聯合起來,方有勝算。”

“代王便是一個引子。只要您也起兵,二王聯合對抗南廷,并撐過圍剿,則必成燎原之勢!如此,南廷危矣!”

“你說的有理。但是領兵的乃是宋國公馮勝,本王屬實是沒有把握戰勝他。”

朱棣面色有些難看。

他自己是很不錯的統帥,張玉朱能嚴鏗也都是善戰的將帥,但是對決馮勝,還是怕遜色一些。

朱棣本身是戰功赫赫的,但是他的對手,是關外的蒙古諸部,換句話說,就是已經被打殘的元軍,那個時候的元軍已經被全面趕出關外,早就對明軍聞風喪膽,打他們當然也能展現出朱棣那不凡的指揮本領,但是以全盛的明朝打殘元,相對就要簡單一些了。

但是馮勝對付的,可是擁有擴郭帖木兒、李思齊等將的元朝,是還有十數萬大軍的元朝,雖然已經衰敗,但是依然不容小覷。

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敵我力量對比。

開國六公,他們的指揮水平在華夏諸將之中,都是排得上號的。

不能不說,馮勝帶領下的明軍,將是燕軍的勁敵,甚至可以說是朱棣奪取皇位路上的一道天塹。

嚴鏗卻是胸有成竹的樣子。

他笑得很神秘。

“殿下似乎忘了,在北平軍中,便有一個與宋國公同時代的名將。”

“你是說……兄長!”朱棣回想了一番,恍然大悟。

朱文正。

他也在燕王軍中,準確地說,是北地明軍中。

此時的朱文正,已經六十三歲了,但是身子骨依然硬朗。按他的叔叔這個壽命來看,他估計還有好幾年可以活。

自從被朱元璋免于一死之后,他就一直在軍中效力,但是確實是從一百戶做起,以至于在之后的洪武年大事件中,幾乎看不到他的名字。

他是和馮勝同時代的人物,他守洪都、攻常州、戰鄱陽,這些年屹立北地,戰功卓著,其領兵之能,絕不遜于馮勝。如果說諸將之中有一個人可以與他抗衡,那便只有朱文正。要知道他可是曾經的大都督,名列徐達、常遇春之下第一人啊!

只不過畢竟是謀反,說是一筆勾銷,實際上怎能不在意,所以朱元璋刻意壓住了他,這么些年,朱文正也年過半百,他積功升到了北平都指揮使司從二品都督同知,但卻也再不得存進,更別提爵位了。

要說朱文正不想再進一步,那是假的,雖然他的兒子被封為靖江王,但是在實際上和他一點關系也沒。

他知道,朱允炆的建文朝廷,是絕對不會重用他的。他這種有過反跡的臣子,最被這些儒家君子所不齒,更何況朝中還有宋國公、穎國公、長興侯在,就算領兵,也輪不到他。

這些年的磨礪,也改掉了他喜好聲色犬馬的脾性,讓他變得穩重了許多,要是年輕時候,朱文正或許已經腦袋一熱,答應了,但是這一次當燕王找到他的時候,他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考慮。

數日之后,朱文正來到了燕王的軍中。

古今朝代更迭,多少英才血染疆場,所圖的,不過名利二字。

朱文正曾經擁有過,但是一次大錯,讓他從云端跌倒了谷底。

但是好在命運還是眷顧他的,在他老去之時,一個叫朱棣的人在半山腰上伸出了手,邀請他一起向上攀登。

他不想放棄這來之不易的第二次機會。

他抬起胳膊,握住了朱棣的手。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