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鑒

八十章 席間

熊京張氏派來侍奉張還生的四個貼身丫鬟,名字中皆有節令,喚作春熙、夏葉、秋痕、冬云,而這時踱入靜室中講話的,正是春熙。

處了幾日,這些貼身丫鬟和張還生時時見面,也算是相熟的了,但態度卻始終如初,恭敬中帶著疏遠,從無特意討好與親近的意思。

反倒是張還生,性子內烈外和,和丫鬟們相識久了,講話漸漸隨便起來,隨口便說道:“用飯,這個時辰不當不正的,用的什么飯。

正院的廚子是得了暈癥了嗎。”

“君子,這是府里的規矩,”春熙淡淡的解釋道:“實不關廚子的事。

家主如在有司處置政務,多日未歸,一旦回府便必然會召集闔家貴人,聚在正院用飯。”

“原來是這樣。”張還生聞言恍然的點點頭,漫步走出了靜室。

門外其它幾個貼身丫鬟、小廝都已經做好了準備,見張還生出現便簇擁在他周圍,浩浩蕩蕩的出了院子,穿過大半個府邸,來到了一座素雅的三層木樓前。

這時樓外石階下的花園中,已經站滿了仆役、丫鬟。

前頭引路的春熙站定后,轉頭朝張還生小聲說道:“君子,這里便是正院了,我們這些下人只能在外等著,您快進去吧。”

張還生聽了輕輕點了點頭算作回應,之后便在周圍上百仆從偷偷投來的目光注視下,快步上了石階,走進了木樓之中。

樓內是間暖閣,三面圍著翠玉的屏風,另有些花巧的擺設,正中放著張大的驚人,足可圍坐三十余人的紫檀木桌。

此時一個面容嚴峻的老者正坐在原木桌的主位,沉聲道:“林間人這次連破權、燕、旭…數國聯軍,寇掠二十二城、三百余鄉邑如入無人之境。

再如此放任下去,他們必像是成zhōunián間的犬戎一般,成滅國之患…”

那老人正是曾經和張還生在官驛中見過一面,被人尊稱為茂松公的熊京張氏當代家主,張茂松。

高談闊論間,他看到張還生闖進了眼眶,話語一頓,伸手指了指道:“大家聽好,這便是青檀公之女生下的孤子,亦是我熊京張氏第七百三十八代的嫡脈長子,自取了個俗名,叫張還生的了。”

張茂松講的語氣毫無平仄,但聽到這話后,席上兩個樣貌與其頗為相似,也是油亮的額頭,細長眼睛的老者,卻一個鼓掌大笑道:“我說怎么剛才問吉兇時,接連龜卜出了三個大吉之像呢,原來是我熊京張家流落在外的麒麟兒來了,難怪,難怪。”;

一個直接站起身來,迎上前去,拉著張還生的手,將他硬按著坐在了張茂松右手邊的尊位上,道:“我聽聞你小小年紀便覺悟了春芒君御風、召云的天命之力,身軀中的大淵之力也頗濃烈,未來再覺悟出燭九陰的神通,未來定是我熊京張氏一代雄主。”,神態委實親切無比。

聽到這些話,已經入席其他十余個人,表情個個有了微妙變化,有些勃然變色,有些則意味深長的笑笑,點頭稱是起來。

望見這一幕,張茂松眉頭一下皺起,開口說道:“南麟、棲鶴,莫要胡說,未來之事千變萬化,現在如何能定的。”

之后不等自己兩個同胞兄弟講話,便指著他們朝張還生道:“這是你二祖張南麟,五祖張棲鶴,和我乃是嫡親的兄弟,只是早已分家另過。

現今一個是戶部典史,一個是兵部營轉官,今日是有事被我找來的。”

張還生這幾日在張府偏院除了修行之外,還特意抽出了些時間,在書房里讀了不少的禮法典籍用以解惑,知道炎黃之地,上古之時,中古之初,豪族貴門皆愛選賢良子孫為家主。

可不知為何卻內亂頻生,往往自絕苗裔。

后來夏皇治世,改了規矩,廢除了立賢之制,以王法律條規定,除非豪族貴門的嫡系長子,犯下不可寬恕的滔天大罪,否則無需冊立,天生便是家族未來的領袖。

這規矩,在當時看來簡直毫無道理可言,不少人上書進諫,憂心那些愚笨的貴門嫡長子們一旦成為家主,邦國大亂便在眼前。

可奇怪的是,時間日久,這邦國大亂始終沒有出現,反而以前幾世便必定出現一次內亂的豪族貴門,變得秩序穩固起來。

竟從此絕少再有內亂出現,便是衰敗也皆由外因而起。

這種情況之下,嫡長繼承之制自然而然便流傳了下來,最終成為了炎黃鐵律,不僅豪門世家絕不敢違,便是自詡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也都以此確保家族財、力不散。

這樣以來,張還生被冒認成了熊京張氏嫡長子后,九成九會成為未來的張家之主,張南麟、張棲鶴剛才的夸贊,嚴格來說其實并不過分。

可張茂松卻因為那些話,神色、言語都變得異樣起來,這不由讓張還生對自己最近數日經歷過的矛盾遭遇,有了些猜想。

沉吟片刻,他決定在了解到事情真正的內幕前,一定謹言慎行,因此對張南麟、張棲鶴適才表現出的熱情,并未多做回應,聽過張茂松的話,只恭恭敬敬的站起身來,行禮,問候了句,“二祖、五祖安好。”,便不再作聲。

見張還生沉默寡言的樣子,張茂松緊皺的眉心總算舒展了一些,又將席間的其他張家人一個個介紹予張還生知道。

在他說話間,又陸續有人走進暖閣,紫檀的圓桌慢慢坐滿,最后只剩下了五個空位。

張南麟見了,忽地笑著說道:“竜侄一家怎地還沒有來,不會是他覺得遺在市井的孩兒都已經覺悟了兩種天命之力。

他卻十幾年間盡圍著些蠅頭小利打轉,武功、法術、神通皆無寸進,無顏以對了吧。”

話音剛落,一個清亮的女子聲音從門外傳來,“二叔您家人口連同仆役、丫鬟不過百余人,那里知道維持一個單單家臣、家將便成百上千,那壯年的隨扈、仆從、廚子、花匠、苦工…少年的丫鬟、小廝加在一起更有幾千的,豪門大戶有多么艱難。

沒有您口中的蠅頭小利維持著,一切都如同沙上筑基,再大的基業也難免會一朝崩塌。”js3v3

本章節愛有聲,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