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度)
于是小白龍依舊化作人形,跟隨沈隆和孫悟空西行而去,一路上沈隆都在琢磨一個問題,要是這樣的話,等到了女兒國的時候,女兒國的國王到底會看上我呢,還是看上小白龍呢?這小伙子倒也挺帥氣的。
此去行有兩個月太平之路,光陰迅速,又值早春時候,但見山林錦翠色,草木發青芽;梅英落盡,柳眼初開,師徒們行玩春光,又見太陽西墜,沈隆勒馬遙觀,山凹里,有樓臺影影,殿閣沉沉,心下已然知道,觀音院到了。
一路策馬前行,直至山門首觀看,果然是觀音院,但見那層層殿閣,選迭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艷艷千條紅霧繞;兩路松篁,一林檜柏;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閑,端是一處好地方。
真雞兒有錢啊,這周圍土地貧瘠,百姓生活困苦,怎么看都是個窮地方,你們在這么窮的地方蓋起了這么奢華的寺院,這些賊禿可真不是好東西啊;如今又沒辦法發展旅游業,把寺廟蓋的這么好,恐怕都成了這些和尚享受的場合。
沈隆下了馬,小白龍歇了擔,正欲進門,只見那門里走出一眾僧來,這些和尚頭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銅環雙墜耳,絹帶束腰圍。草履行來穩,木魚手內提;穿著打扮可是比周圍的老百姓好了無數倍。
沈隆上前提出借宿,他們看到沈隆的光頭和僧袍,于是答應下來,只是和尚們有些奇怪,這位大唐來的長老,為何兩個徒弟差了那么遠,一個如此俊俏,一個卻又格外丑陋。
進到觀音院里面,那位二百七十歲的老僧出來了,當說起自己年紀的時候,孫悟空和小白龍都無動于衷,要論年紀,他倆可比這個方丈大多了,就算是沈隆,把自己在任務世界待過的時間都加起來,那也絕對比他大。
說罷方丈讓獻茶,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個是色欺榴蕊艷,味勝桂花香。
沈隆見了不由得嘖嘖稱奇,“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法藍其實就是琺瑯,這玩意兒要到蒙元之后才會轉入中國,合著現在唐朝就有了?
老和尚心中得意,“污眼污眼!老爺乃天朝上國,廣覽奇珍,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老爺自上邦來,可有甚么寶貝,借與弟子一觀?”
沈隆自然沒有顯擺的想法,要不然我拿個手電筒出來就能把你嚇尿了,然而孫悟空卻不肯吃這個虧,直接把包袱里面那件袈裟拿了出來,抖開時,紅光滿室,彩氣盈庭,眾僧見了,無一個不心歡口贊。
這下頓時就把老和尚的所有寶物都比下去了,老和尚不由得心中抑郁,于是開口向沈隆借袈裟看,沈隆答應下來之后回到客房休息。
“你今日倒是痛快了,就沒想過給咱們惹麻煩了么?這些和尚可都是貪心之輩,定然會謀劃咱們的袈裟!”剛回來沈隆就訓斥道。
“呵呵,些許幾個和尚,又能做的了什么?不用說我了,小白龍就能把他們解決!”孫悟空并沒有放在心上。
“此事不用你們出手,到時候等著看熱鬧就好。”沈隆擺擺手,然后嘆道,“如此貪心,觀世音菩薩難道也不管管么?”沈隆倒是不記得這些和尚日后受到過啥處罰,反倒是那位黑熊精倒了霉,平日里沒做過啥壞事兒,卻被戴上緊箍逼得在珞珈山巡山。
也真是可憐啊,黑熊精本來在這兒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誰知道不小心得罪了觀世音,就被他抓去珞珈山當物管。
那邊老和尚越看越喜歡,不由得生出了把袈裟留下的想法,一個叫廣智的和尚出了個主意,“喚聚東山大小房頭,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間禪堂,放起火來,教他欲走無門,連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見,只說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將我禪堂都燒了。那兩個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
這手段一看就是做熟了的,想來平日里肯定也沒少干這些勾當,誰料廣智他們帶人過來,就看見孫悟空肩膀上扛著金箍棒在門口守候,一看就不像是好對付的樣子,于是這個計劃只好暫且作罷,他們匆匆回去重新商量。
哎,黑熊精你就好好地窩在山里吧,免得被抓去當物管,而且這么好的房子,要是燒了著實有些可惜,將來重建,觀音院的和尚肯定還要勒索周圍的百姓一波。
“師傅,徒兒等無能,雷公嘴和尚一直在外面看著,我等不好放火,還是另尋其他辦法吧!”廣智等人回來匯報。
“既如此,要如何才把袈裟留下啊!”老和尚皺眉嘆道,從屋里出來和他們說話,說了一小會兒就下意識看向擺放著袈裟的桌子,卻不想只見里屋窗戶大開,袈裟已經沒了蹤影。
這下可是把他們嚇得不輕,一群人連忙回房查看,“師傅,定然是那雷公嘴和尚潛進來偷走的。”
“還不趕緊去追!”老和尚帶著他們顫顫巍巍追了過去,只見孫悟空在前面忽隱忽現,手中抱著的正是那件袈裟。
“和尚哪里走,若是要回袈裟直說便是,何必作此等勾當!”廣智等人一邊追一邊喊道。
孫悟空一路不應聲,當路過池塘的時候,順手將袈裟丟了進去,這下老和尚等顧不得追趕,連忙圍在池塘邊準備撈取袈裟。
奇怪的是輕飄飄的袈裟落入水中后竟然沒有浮起來,反倒是沉了下去,正當老和尚焦躁不安的時候,一個身穿白色衣服的仙女從水池中浮了起來,手上拿著一件更加華麗的袈裟,然后看著老和尚問道,“請問這是你丟的袈裟么?”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