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系統

第2277章 治療和預防

給這些村醫傳授醫術,只能選擇中醫,西醫需要大量的檢查設備和復雜的治療手段,任何一個西醫醫生的培養都需要漫長的時間,以及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支持,要不然他們就無法獲取醫療設備以及各種藥品。

而中醫相對簡潔一些,通過望問切問四法便可以基本了解病人的病情,而這些半農半醫的村醫或是去山中采藥,或是自己種植一些常見的必須藥品,周圍起伏的群山為他們提供了充沛的醫藥原料,讓他們可以就近取材醫治病人。

這種治療方式或許沒有西醫那么高效準確,但還是那句話,一切都得以實際出發,必須先解決有和無的問題,才有資格追求好和壞的問題;由于成本的原因,到了二十一世紀西醫都無法徹底取代中醫,更何況是現在?

沈隆改變了自己在京城醫學專門學校的教學習慣,沒有使用標準的書面用語,而是采取了更加口語化、更容易讓這些村民接受的表述,“我這些天把定縣轉了個遍,發現定縣老百姓最容易得的病有這么幾種:感冒、拉肚子、皮膚病、天花、因為走山路摔倒引起的外傷等等,我們現在就一個個的給大家講,該如何治療這些常見病。”

這些病有些是可以防治的,一個健康的醫療衛生體系不能僅僅著眼于治療,預防更加重要,套用成陳志潛的老師、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教授蘭安生的話來說就是: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定縣老百姓有些病是因為不良衛生習慣引起的,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這幾個感冒的方子大家都記住,用的都是山里有的藥材,價格也不貴,老百姓都能承受的起;下面我再來講講拉肚子的問題,引起拉肚子的主要原因是喝了不干凈的水,大家以后喝水盡量要燒開了喝。”沈隆講起了預防。

喝開水聽起來很簡單,但在現在而言很難,因為燒水的柴火也是要成本的,貧窮的老百姓舍不得在這上面浪費柴火,所以沈隆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方案,在黑板上畫出了省柴灶的圖樣,準備讓這些學生先修一個省柴灶出來,然后幫助周圍的村民改造自家的灶臺。

然后是水源的問題,村民們用水大多來源于河水、井水還有溪水,河水和溪水容易受到污染,而水井的話,雖然要好一些,但有些村子的水井開鑿的位置并不合理,竟然開在了豬圈、廁所旁邊,這樣極容易引發井水污染。

沈隆準備下次過來的時候,去京師大學找上幾名學地質的學生來定縣,幫助這些村子開鑿新的水井。

“引發皮膚病的主要原因則是生活衛生的問題……”這里的村民幾乎不洗澡,這同樣和成本有關,洗冷水澡容易引發感冒,一旦感冒就要花錢看病甚至有生命危險,而洗熱水澡的話是要付出大量柴火的,農民舍不得。

另外房屋的構造也不科學,許多人都和牲畜住在一起,并沒有蓋單獨的豬圈、牛圈、雞籠,一來這么做要付出成本,二來么,豬牛羊雞這些在農村可是硬通貨,放在屋外老百姓不放心,被人偷了怎么辦?那怕是只被摸走一個雞蛋,那也是無法承受的損失。

“天花可以通過種牛痘來解決,只要種了牛痘,這輩子就不會再得天花了!”牛痘疫苗和抗生素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在此之后,中醫已經就已經輸給了西醫。

因為這時候西醫已經形成了基礎病理研究、研究成果與應用相結合、教材和培訓內容最后到前端臨床的四級完整體系,而中醫全是一群臨床專家,他們或許有著精湛的醫術可以治療多種西醫目前還無法治愈的病癥,但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他們的成長空間就很有限了。

中醫眼下只處于第四等級,第三等級還得等到建國后政府幫忙才組建起來,至于更高級的基礎病理研究、研究成果與應用相結合光靠中醫界本身可搞不起來,因為這需要有接受過完整理科思維訓練的專家來搞,而中醫們的思維更接近文科思維,他們也不愿意接受理科專家的指點,這就導致中醫界一直無法搭建起完善的一二級體系。

偶爾幾個神醫的出現并無法改變中醫的窘境,就算是出來幾位起點中醫文主角那么牛逼的中醫又能怎么樣?他們就算全天候不休息又能診治幾個病人?而青蒿素的研發又能治療多少人?這二者顯然不在一個等量級,青蒿素雖然是從中醫古方中找到的靈感,但研發的過程卻都是西醫的思維。

所以就算是沈隆來到定縣培訓村醫,也離不開西醫體系的支持,用中醫的方法治療天花實在是太難了,而牛痘疫苗卻可以讓這種病癥從定縣絕跡;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牛痘疫苗已經比較廉價了,不然再好也沒用,當地老百姓消費不起。

一聽說可以預防天花,不光是這些村醫,就連周圍過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炸鍋了,他們紛紛請求沈隆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如今天花依舊在定縣泛濫,每年定縣的死亡人口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天花。

沈隆答應下來,并根據前期所做的調查開始安排種痘的順序,先為最近剛發生過天花的村子種痘,然后再給附近的村子種,種痘的過程中,一開始先是沈隆的學生們親自動手,讓村醫站在旁邊看,等他們漸漸熟悉之后,再讓他們動手,很快,村醫們就掌握了這門技術。

以后再給其它村子的人種痘,就可以讓他們去了,沈隆只需要派人監督并提供牛痘疫苗就可以了。

種過牛痘的村子,從此以后再也沒人得過天花,這讓沈隆他們在定縣獲得了巨大的聲望,接下來的工作就順利多了,那怕是再頑固的老接生婆,也和小媳婦一樣,認真地聆聽著女學生們的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