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度)
李明啟老師是三十年代生人,鐵路文工團話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員,只要是國家一級演員,那就沒有演技不好的,都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李老師現在已經快六十了,六零年就開始演戲,演戲的時間比劇組好多人年齡都長。
此前得獎無數,飛天獎優秀演員、文華獎最佳表演獎、金盾獎最佳女演員等等拿了一大堆,之前李老師演得都是好人,可這回演起壞人來那也是一點兒也不含糊。
輪到李老師出場了,今天要拍的是王婆在茶館門口看見潘金蓮弄落竹竿,砸到西門慶的那場戲,李老師坐在門口靠在柱子上,看著街上的人來人往,這邊沈隆剛要喊開始,李老師卻叫停了,“導演,我覺得這么演有點干巴巴的,顯不出王婆的性格來。”
然后她看見茶樓里剛好放了點南瓜子當道具,茶館可不就得有打零嘴的小吃么?要不然光喝茶多無聊啊?于是李老師順手就捏起一把來。
為啥不用葵花籽當瓜子呢?這也是有講究的,向日葵是在明代才傳進中國來的,水滸傳可是宋代的故事,沈隆決不允許劇組犯這種錯誤,那怕是這點小細節也要留意到。
李老師坐在那兒嗑瓜子,一個小小的道具,就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王婆無所事事的特征就顯露出來了,要是整日里繁忙,誰還會留意到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情況啊?李老師一邊磕著瓜子,一邊冷眼看著,路過的小姑娘打招呼的時候呢,露個笑臉,人過去,臉又垮下來了,短短一個鏡頭,大家就知道,這老太太不是好人。
西門慶被潘金蓮撐木窗子的竿子掉下打中,喪魂失魄,步步倒退,差點倒撞到李老師,李老師打趣道,“大官人,那眼珠子要掉出來了!”
等西門慶走后,李老師露出意味深長的神情,西門慶是什么人她再清楚不過了,既然潘金蓮被西門慶惦記上了,那肯定就要想辦法弄到手,但他是陽谷縣的西門大官人,潘金蓮是居家不出的婦人,西門慶可不好和人家搭訕,這樣的話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西門慶可是家財萬貫啊,幫他擺平了這件事兒,絕對少不了自己的好處,至于這事兒會不會損陰德,那她可沒想過,只要能賺到錢就成!
等西門慶又一次來到樓下打望的時候,王婆決定主動出擊了,“大官人,莫不是還想再讓竿子砸一下啊?”自己知道自己能幫西門慶和潘金蓮搭上關系,但西門大官人不曉得啊,所以得讓她看出自己的價值來。
一番對話,西門慶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干娘,你端的智賽隋何,機強陸賈!不瞞干娘說,我不知怎地,吃他那日叉簾子時見了這一面,卻似收了我三魂七魄的一般,只是沒做個道理入腳處。不知你會弄手段么?”
王婆哈哈的笑起來道,“老身不瞞大官人說,我家賣茶,叫做鬼打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賣了一個泡茶,直到如今不發市,專一靠些雜趁養口。”
這段話一是叫窮,說自己生活不易,二是說自己業務廣,西門慶果然上鉤了,當下許了王婆十兩銀子,讓她幫忙搞定潘金蓮。
接下來就是那段經典的關于“潘驢鄧小閑”的解說了,短短幾段話,就顯露出了王婆豐富的人生經驗,而且也能從側面說明,她干這種事兒肯定不是第一回了,要不然怎么會如此熟悉,還能把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在西門慶這兒露出精明,到了潘金蓮這兒就變成了老實人,潘金蓮的時候,李老師一聳肩,兩手往前一搭,像一只老實的呆鳥,進門之后靠在門上,一使勁,門向后一蕩,李老師一個沒站穩,看著全無半點心眼。
只有這樣看起來老實憨厚的人才容易獲得潘金蓮的信任,你要換成那種伶牙利嘴的三姑六婆,潘金蓮那會答應這么容易答應幫她做衣服?
一番穿針牽線,讓西門慶和潘金蓮成就了好事兒,然后她又出來裝好人了,撞破潘金蓮的奸情后,她先是先是拿腔作態,要告訴武大,擺出一副義正言辭的樣子,嚇得潘金蓮連連求饒,后又努著嘴,擺出不情愿的樣子,方便自己來談條件。
到了劇組休息的時候,李老師又拿出小本子來寫寫畫畫,沈隆好奇要過來一看,原來是王婆的人物小傳,這是演員在飾演角色之前必須要做的功課,要認真分析這個人物的身份背景,成長歷程,性格特征,這樣才能演好,不過現在演員的日程越來越忙,能在拍戲之前用心寫人物小傳的演員卻是越來越少了。
“王婆說她做過媒婆、牙婆,還會抱腰當產婆,還會那些不正當男女關系牽線搭橋,這種人我在資料里也看過,古時候大姑娘小媳婦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有王婆這樣的人能借著買東西之類的借口出入內宅。”
“所以這樣的人一定有兩個特征,一是看起來憨厚老實,若非如此進不了人家的家門,當家人就能把她的腿給打斷;二是極懂得察言觀色,一邊伺候那些夫人小姐,一邊還有留意她們的真實想法,生怕錯過一點兒機會,這樣的人不精明怎么行?”
李老師給沈隆說著自己對王婆的分析,聽得沈隆連連點頭,李老師已經把王婆這個人物給分析透了,怪不得演得這么好。
先前的表演體現了李老師觀察仔細,表演細致入微的一面,而到拍攝武松處置王婆那場戲的時候,又體現出了李老師的敬業和堅持。
這場戲要拍王婆被判刑,跪在車上,武松用劍一指王婆啪一下跪地上,可李老師為了演得更像,下跪的時候非常用力,把原來就有點傷的膝蓋給弄破了,可李老師硬是沒吭聲,堅持演完,下來之后一檢查,血早已結痂已經和褲子粘到一塊兒了。
六十歲的老太太,演戲還這么敬業,著實讓沈隆佩服不已。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