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度)
沈隆坐在會議室下首,聽著徐帥講述攻占太原的軍略,腦子里卻稍微開了個小差,說起來這場戰役的雙方統帥還真是有緣分。
據說閻老板和徐帥有“十八緣”,兩人相差十八歲,兩家相距十八里,徐帥十八歲時第一次見到閻老板,并最終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與閻錫山決戰太原。
徐帥第一次來到省會太原,就是因為他考取了閻老板創辦的省立國民師范學校,那時,閻老板經常光顧校園,看望老師學生,并以師長的身份訓話;在這里,十八歲的徐帥第一次見到了他久仰的閻老板;畢業后,徐帥在閻老板創辦于老家河邊村的川至小學當老師,如果不是因為傳播進步思想被辭退,他或許會在這個山村小學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
而現在,昔日生活在相隔只有區區十八里村莊的兩個人,即將決定山西未來的命運,一念至此,沈隆不由得感慨,世事之奇妙實在是莫過于此了吧?
對于徐帥的戰術戰略,沈隆并無任何疑問,若論軍事天賦,那怕是在將星云集的解放軍中,徐帥也是排名最靠前的那一批,縱覽后世關于開國將帥軍事天賦的各種排名,徐帥從未都是名列前五,更在李云龍老首長之前。
此前的多次戰役也證明了徐帥的能力,他率領留守在呂梁山區的劣勢兵力,屢次以少勝多將閻老板和其它果軍打得大敗,解放了山西半數土地,而如今又用八萬大軍包圍住了閻老板的十多萬兵馬,以少圍多,還讓敵軍沒有任何機會可乘,實在是讓沈隆佩服不已。
“歷史上,李自成和板恒征四郎兩次攻破太原,都是先占領東山主峰,然后向西平推,直至突破太原城垣;這的確是個好辦法,但是我們耗不起,所以我決定采取南北穿插的方法,要想實現這一戰術,就必須先拔去太原防御體系最關鍵的部位——牛駝寨!”
牛駝寨是太原城東離市區最近的一個高地群,可以控制東山,俯瞰全城;閻老板對牛駝寨陣地尤其重視,單單就在這個山頭上,就構筑了鋼筋水泥堡壘十個,每個大碉堡壘周圍都有三至四個小碉堡用交通壕與之相連。
工事前面開辟有高達數米的峭壁,并有外壕和鐵絲網遍布雷區;在火力的配備上,各碉堡之間都有火力交叉網,各陣地還配備有一二零迫擊炮、五零小炮和擲彈筒,每個士兵還配發了兩三個燃燒彈,城里的野戰炮兵還能直接支援陣地上的防御,十個堡壘中,指揮部設在廟碉,另外,第十總隊的精銳也在這里布置了重兵。
“根據地下黨員的匯報,有一條能夠直插牛駝寨的秘密小路,這條小路介于閻軍兩個守備區的結合部,疏于防守,無疑可起到暗度陳倉之奇效。”
“李云龍!”說到這里,徐帥準備安排人選了,李云龍應聲而起,帶著幾絲得意看著參加會議的將領們,這場戰斗毫無疑問是解放太原的關鍵所在,只要拿下了牛駝寨就占據了太原周邊的高點,打開了太原的東大門,才能進行南北穿插,而如今徐帥將任務交給了自己,這絕對是一個軍人最大的榮耀。
“我命令你部派出一個旅,沿著這條線路給我拿下牛駝寨!給你一天時間!能不能完成任務!”
“保證完成任務!”李云龍大聲回答,于是這項艱巨的攻堅戰就落到了李云龍的頭上,下來之后他又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沈隆。
沈隆這個旅是李云龍縱隊旗下最有戰斗力的一支隊伍,尤其擅長各種攻堅戰,將牛駝寨交給他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書生,這些碉堡可不是咱們以前打的那些小碉堡,自從小鬼子占據了太原之后,就在這里修建了永久性地面工事、地下隧洞和雷達站,閻老西回到太原之后,又進行了加固;以10座主碉為陣地支撐點,每座主碉周邊,又有若干個副碉或火力點拱衛,形成了一道沒有火力死角的防御體系。”李云龍拿著資料和沈隆仔細研究。
“除2號碉為2層片石碉堡外,其余主碉均為3層片石碉堡,3層片石之間又灌注了2層鋼筋混凝土,壁厚超過15米;這個厚度咱們的火箭筒可打不穿!書生,你有啥好辦法沒有?”李云龍問道。
“再厚的碉堡也得留出射擊口吧?只要把火箭炮對準射擊口打進去就行了!”沈隆淡定地回答,一點兒也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
“也就你有這個本事了,選你來攻打牛駝寨算是找對人了!”李云龍拍著沈隆的肩膀說道,能把火箭彈順著射擊口打進去,數遍這次太原戰役的參戰隊伍,恐怕也只有沈隆能做到,“但是,還有一個問題,火箭炮的射程太近了!遠不如敵人的機槍,而敵人的碉堡前面,有沒有隱藏的地方,你打算怎么抵近射擊?”
美國人在二戰中使用的巴祖卡,直射距離只有一百米,沈隆設計制造的火箭筒自然要比這個強,不過也沒厲害到能超過重機槍射程。
“我們這次是偷襲,恐怕沒有進行坑道作業的時間,而且敵人看到我們進行坑道作業,也會通過電臺呼叫城中重炮的支援。”沈隆分析道。
“是啊,閻老西這回算是給咱們出了個難題!”關鍵也就是這里了,要不是這個問題,李云龍覺得自己手下任何一個旅都能輕易拿下牛駝寨。
“的確不是那么容易解決的。”沈隆點點頭。
“嚯,合著這回連書生你都沒辦法了?”李云龍笑道。
“那能呢,這回就得用上秘密武器了!您不是一直想知道我在搗鼓什么東西么?這回您就可以看到了!這東西正適合這次的攻堅戰!”沈隆信心滿滿地說道。
李云龍聞言眼前一亮,“走,書生,咱這就過去瞅瞅?”
“別急啊,等打到牛駝寨跟前,您就能看到了!”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