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始,至靖康二年止,北宋共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沈隆繼續說道,“后世史書將靖康二年之變稱之為靖康之恥,其恥辱慘烈不下于五胡亂華,開封城中女子上至后妃公主,下至普通百姓,被女真人擄掠而去,凌辱至死者不計其數,后妃與公主共侍一人,皇后后妃皆成為玩物。”
“沈道長!這可是真的?”王安石父子二人聽聞此言睚眥欲裂、淚如雨下,他們沒想到大宋竟然亡的這么窩囊,這么恥辱。
“自古王朝滅亡,慘烈者有之,恥辱者亦有之,可像大宋這么窩囊羞恥的還真不多見;哦,對了,忘了說了,這些后妃公主不堪受辱自殺者頗多,倒是這兩位皇帝還活得好好的,他們被金國封為昏德公和重昏侯,又在東北冰天雪地里茍延殘喘了八年、十九年才死,也不知道趙匡胤、趙匡義看到他的子孫后代竟是這幅德行,不知道會是什么想法啊!”從語氣里可以聽出,沈隆對徽欽二帝也是頗為不齒。
對方如此評價大宋的官家,按道理說王安石父子身為大宋的臣子,應該拼命駁斥才是,可聽了剛才那些話,他們倆實在是不好意思開這個口。
等他們情緒稍有平復,墻上畫面又是一變,大宋的面積縮小了近一半,地圖上出現了南宋兩個字,“不過此時大宋尚未徹底滅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幸免于難,匹馬南渡,定都于南京應天府;金國從開封府撤軍,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史稱偽楚。”
“其后北方有八字軍起兵反金,南宋也進行北伐,由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玠等抗金將領指揮,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劉豫軍和金國的聯軍。”
偽齊,怎么偽楚不見了?王安石父子略有疑惑,但沈隆也沒說,估計是因為這點小事兒不值得一提的緣故吧。
“有人說‘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北宋一代少有名將,到了南宋卻是名將輩出,岳飛、韓世忠等人屢屢擊敗金國軍隊,岳飛更是在朱仙鎮一戰擊潰金軍主力,眼看著開封光復在即,可惜趙構這家伙害怕擊敗金國之后岳飛會贏回徽欽二帝,影響他的帝位,所以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力主和金國議和;之后更以‘莫須有’之罪名殺死了岳飛父子。”
“有史以來自壞長城者莫過于此事。”墻上的畫面又是一變,出現了一座墳墓,墳墓前跪了四個人,“這是西湖邊的岳廟,岳廟之前有當年制造冤獄的秦檜、王氏、萬俟禼、張俊四人的跪像,后人有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在我看來,這兒倒是可以再加個趙構的跪像。”
“哦,對了,剛忘了說了,此后數百年,許多人都將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的原因歸咎于介甫,大致原因么,是說介甫掀起黨政壞了朝政,而且力主聯金攻遼的蔡京是新黨,若不是他,北宋也不至于如此下場。”沈隆側過身來看著王安石。
難道我要革除大宋弊政的想法錯了么?王安石的黑臉刷得一下就白了,雙眼無神,身子不住地顫抖。
“幾百年之后,史家對此事又有了新的看法,如果不是介甫力主改革為大宋續命,說不定大宋連靖康年間都堅持不到;而且就算大宋不聯金抗遼,甚至是聯合遼國共同抵御金國,就憑大宋的軍力,能辦得到么?自身軍事乏力,就不要怪他國覬覦了!”聽到沈隆這么說,王安石臉上才恢復了一絲血色。
“我繼續說吧,靖康之后百余年,蒙古崛起于漠北,屢屢擊敗金國,大宋此時又想起了老辦法,試圖聯合蒙古滅亡金國,然而蒙古在滅亡金國之后也像金國當年一樣揮兵南下,歷經數十年,最終在崖山一戰滅亡南宋,十萬士子蹈海殉國,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國祚終結。”
“上次我給介甫的宋實錄上似乎有衍圣公的冊封記錄?南宋尚未滅亡時,當時的衍圣公就投向了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其后歷朝歷代,只要是異族占了中原,衍圣公就屁顛屁顛的前去跪拜,這就是被天下所有讀書人推崇的家族啊!”
沈隆說話的時候,地圖上靠北方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染成了代表蒙元的紅色,“蒙元可謂史上最殘酷、最強大的征服者,他們占領了前所未有的廣袤土地,然而治國無方,殘酷壓榨百姓,將國內百姓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四等,南人就是指南宋的子民,按照律法,蒙古人殺死一名漢人或者南人最多只用賠一頭驢子,而讀書人在蒙元也成了下九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也就比乞丐強一點兒而已。”
這下王安石父子的臉色就更白了,他們可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啊,在大宋處于各階級之上,沒想到到了蒙元成了底層。
“終元一代,各地起義不斷,蒙元立朝不過百年,就有淮右布衣朱元璋揭竿而起,將蒙元逐出中原,恢復華夏舊土,以區區一名乞丐的身份成就帝王霸業,縱觀華夏歷朝歷代,得國之正者無有出朱元璋之右者!”
按道理說,聽聞華夏江山恢復,王安石父子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可看到沈隆臉上那似笑非笑的笑容,他們倆又高興不起來。
沒辦法,誰讓他們大宋的開國太祖趙匡胤是靠著欺負寡婦幼子方才篡位成功,要說起得國之正,大宋怕是在歷朝歷代里都要排在倒數的位置。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兒吧,之后的事情和你們的關系不大就不用聽了吧!”說完沈隆關閉了畫面,重新開燈,屋子里恢復了光亮。
燈光亮起,只見王安石父子胸口的衣服已經被淚水濕透了,眼睛遍布血絲,實在是被沈隆剛才透露出來的信息打擊的夠嗆。
忽然,他父子二人鄭重其事的向沈隆跪倒,“沈道長,還請救救大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