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戰歲月

第七百二十四章 遷都動議

重生之征戰歲月

第七百二十四章遷都動議

作者:柳外花如錦類別:軍事科幻總點擊:342推薦票數:最后更新:2012/2/25

連載中

第七百二十四章遷都動議

歷時十一天的南京防空保衛戰,以日本損失飛機六百余架,一個航空隊全軍覆沒,兩個艦隊敗走本土的結果,終于落下帷幕,不但日本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傷心欲絕,遠在武漢的蔣委員長,也被唐秋離每天有意加了水分的戰報,弄得心驚肉跳,寢食難安,再加上南京的確是處于日本人艦隊和飛機的火力范圍之內,自身安全難以保障,遂動了遷都的念頭。

當然,他不會完全相信唐秋離每天發來的戰報,通過在南京作戰的嫡系將領和軍統局特工,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形勢絕不樂觀,也許是前線的將領們,刻意渲染戰斗的激烈程度,為自己塑造英勇善戰的形象,表達忠于領袖的決心,為以后升官兒撈取資本。

也許是軍統局的特工是個外行,看到的就是漫天飛舞的炮彈和子彈,缺胳膊少腿兒的尸體,痛苦呻吟的傷兵,空中黑壓壓一片,噴吐火舌,亂丟炸彈的日軍飛機,首先嚇破了膽,所有的匯報,都是南京戰事激烈,全城變成廢墟,一片火海,實為恐怖之極的地方。

蔣委員長通過自己的渠道,搞到的南京防空保衛戰的情報,比唐秋離的戰報還要慘烈,客觀上,反到顯得唐秋離的戰報更加真實,也更加堅定了蔣委員長遷都的決心,至于情報中所說,唐秋離以金錢收買人心,意在拉攏蔣委員長的嫡系部隊,他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不過,他也搞不懂唐秋離此舉的用意,僅僅是為了鼓舞軍心?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心里有事兒,蔣委員長多疑的毛病又犯了,掰開了,揉碎了分析,也沒有理解,唐秋離自掏腰包,獎勵中央軍士兵的用意,不過,有一點他確信,唐秋離是絕對不會投靠日本人的,就憑著他手里幾十萬日本兵的性命,日本人絕不會容他,雙方是不共戴天的死敵,雙方握手言和也不會,即便是日軍高層有這個意思,前線的將領們也不會答應。

這些都是小事兒,遷都是大事兒,召集所有的幕僚和高級將領,連著商討了幾天,也沒有拿定主意,幕僚和高級將領們,各有各的說法和主意,眾說紛紜,甚至有人提議遷都廣西南寧,惹得蔣委員長陰沉的眼睛,狠狠一撇,該人立馬閉嘴,后悔得幾乎打自己的嘴巴子。

這句話,觸動了蔣委員長的大忌,南寧是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地盤兒,到了那里,不是受制于人,憑空送給李白二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蔣委員長可忘不了李白二人的幾次逼宮,歷次中央和地方實力派的沖突,新桂系的李白二人,沒少做手腳,就憑這幾句話,蔣委員長會認定自己是新桂系的人,以后在老頭子身邊混的可能性渺茫,果然,第二次會議的時候,該人已經失去了蹤影,被遠遠打發到大西北,和西北五馬打交道去了。

商議沒有結果,手下人又各執一詞,各有各的打算,把自己當成了奇貨可居,蔣委員長心緒煩亂,脾氣也大起來,將要被迫離開南京,松開了上海這個錢袋子,要說蔣委員長不心疼加肉疼,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愈發把日本人恨在心里,沒有東洋人搗亂,自己在金陵城里坐的穩穩當當,號令全國,哪來這么多的煩惱。

可下一步在那落腳,蔣委員長著實沒有主意,那也不如南京好,還是軍事委員會秘書長楊永泰提醒他,關于準備遷都這樣的大事,繞不過唐秋離,他現在已經成了抵抗日本人的中堅,不妨征詢一下他的意見,看他怎么說,再決定下一步如何走,還要召開非常時期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會議,商討遷都有關事宜,這是必須的程序,否則,蔣委員長孤家寡人,遷到異地,那不是丟了老本兒,蔣委員長如夢初醒,暗罵自己糊涂,也不用秘書,親自擬定電文。

唐秋離現在手里拿的,就是蔣委員長發自武漢的緊急電報,邀請他趕赴武漢,共商國家大計,雖然電報里沒有明確說明什么事兒,且用詞隱晦含糊,可唐秋離還是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南京上空的硝煙戰火,日本人的瘋狂做法,嚇壞了蔣委員長,他準備另覓落腳處,要自己幫他拿主意,去哪里好。

就在唐秋離準備去武漢的時候,淞滬地區戰事又起,由原華北派遣軍后備部隊改稱的南京派遣軍,在海上顛簸了十幾天之后,終于抵達上海外圍,還沒有看到陸地的影子,就被高志航的驅逐機部隊,狠揍了一頓,十幾艘護航的日軍中小型艦艇,雖然拼命反擊,可一沒有航空兵的空中支持,二缺少密集的防空火力,完全處于挨打的狀態。

剩下沒有武裝的運輸船只,可就倒了大霉,六十幾架戰斗機,肆意掃射轟炸一番之后,打光了所有的機槍子彈,扔沒了所有的炸彈之后,揚長而去,海面上,到處都是燃燒起火的日軍艦艇和運輸船只,日軍步兵的尸體,漂浮在海面上,隨著波濤顛簸遠去,吸引這大批的鯊魚尾隨,把這當成了一頓難得的盛宴。

沒有海空火力掩護的日軍陸軍部隊,在遭受了損失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還是在上海外圍搶灘登陸,以不足十萬的兵力,猛烈攻擊張治中的淞滬戰區防線,上海之戰再次爆發,守衛上海的張治中部隊,擁有近三十萬兵力,且有精心修筑的永備防御工事,以逸待勞。

日軍的進攻,一開始就遭到守軍猛烈的反擊,鋪天蓋地的炮火,覆蓋了灘頭,高志航的驅逐機部隊,二次飛臨戰場上空的時候,日軍已經被炮火壓在沙灘上抬不起頭來,難得的機會,中國的戰機,終于可以好好肆虐日本人一把,讓小鬼子嘗到了苦頭。

戰至傍晚,日軍不支,灘頭無法立足,留下片片尸體,只得退回到海面的運輸船只上,愁眉苦臉,不知道明天的日子如何大發的日軍指揮官,接到了大本營的命令,放棄攻擊上海外圍陣地,立即轉道臺灣休整,如蒙大赦的日軍,連夜逃離上海外圍。

關于這場在長達八年之久的中日戰爭中,不起眼的一次戰役,日本軍界,尤其是陸軍,對裕仁天皇的腹誹頗多,轟炸南京計劃完全失敗之后,這支部隊,就應該立即停止進攻淞滬地區的任務,沒有海空火力支持的純步兵,兵力還不占優勢,這完全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戰斗,可天皇陛下在當時盛怒的情況下,拒接了陸軍部長撤兵的建議。

最終導致了這次失敗的戰役,能退到臺灣的部隊,不過是原來兵力的三分之二,不過是大半天的戰斗,四萬多忠勇的帝國士兵,喪命在中國的上海外圍陣地,為了裕仁天皇所謂的尊嚴,以及不理智的命令所帶來的后果,全都讓普通的日軍士兵承擔了。

小規模的淞滬戰役,打了不到一天,張治中將軍的淞滬戰區部隊,沒費力氣就讓日軍慘敗而逃,唐秋離也借口整頓南京防務,暫時無法趕赴武漢,他的心思,是想讓淞滬戰役,在蔣委員長已經冒煙的心里,再加一把火,水到渠成,自己再輕輕推波助瀾,遷都的事情,就基本成定局,免得自己太過于積極主動,反而引起蔣委員長的狐疑。

淞滬戰場僅僅不到一天的槍炮聲,卻讓蔣委員長更加堅定了遷都的決心,古人云:“君子不履險境,”何況自己這一國之主,豈能置身于日本人的炮口之下,一連幾封緊急電報,敦促唐秋離盡快趕到武漢,準備參加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非常會議,在電報里,蔣委員長不在隱瞞自己的想法,意思很明顯,取得唐秋離的大力支持,并請唐秋離多多考慮,未來的國民政府,前往何處最佳。

火候到了,六月二十一日早上,唐秋離帶著梅雪、山虎,以及特別衛隊數十人,由南京登上炮艇,溯長江而上,于當日傍晚,抵達武漢,在江漢關碼頭登岸,此時的武漢,以經是華燈初上,燈火輝煌,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這次的歡迎場面,可比到南京的時候,隆重得多,巨大的橫幅上,“熱烈歡迎唐副委員長蒞臨武漢”幾個大字,在亮如白晝的燈光下,分外顯眼,國府的許多大員,重要將領,國民黨內的元老,都到碼頭來親自迎接,還有不下幾百人的記者,更有許多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寶氣的名媛貴女,香氣彌漫,給歡迎儀式平添了許多春意。

歡迎的場面,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秘書長,蔣委員長的首席智囊楊永泰主持,保衛的規格之高,出乎唐秋離的意料,沿著碼頭到岸上,武裝憲兵已經封鎖了附近所有的道路,凡是進入歡迎現場的人,都必須持有特別通行證,否則,憲兵可當場格殺之,非但如此,被軍警遠遠趕到一邊兒,還忍不住想來看熱鬧的市民中,軍統和中統的便衣特工,偽裝隱藏其間,監視所有可疑之人。

唐秋離還沒有下炮艇,隔著玻璃窗戶,就看到了隆重的場面,暗暗搖搖頭,蔣委員長對于想要利用之人,會不惜余力來逢迎,想當初,東北軍易幟,張學良就任全國陸海空副總司令,到達南京的時候,歡迎的場面,想必比現在還要隆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