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本章是純粹過渡章節,大家簡單看看即可!
根據周明上一世的記憶,他去過房承志的家里幾次,但那是在他十三歲上小學五年級下學期快要考初中的時候。
周明考入五年級和房承志的兒子房濤分到了一個班,兩人處的關系相當不錯,周明回家后跟大伯和奶奶提起,才知道房承志竟然是自己奶奶的姑表侄兒。這才認上了親戚。
在周明的印象中,房承志膀大腰圓,魁梧雄壯,天生紅臉,走路很有氣勢。他的對象劉清,雖然個子不高,卻是非常和藹可親,精明干練的一位婦女。
后來由于劉清升調到縣衛生局,房濤一家在1996年的時候從魏鎮搬到了縣城,一時風光無二。
周明重生前聽家里人說起過房承志在2006年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只能讓別人照顧。想起這些,他不勝唏噓。
上一世由于老周家太窮,周明除了和房濤在五年級做了一年同學之外,他們老周家幾乎和房承志一家沒有任何交集。
至于這一世么,嘿嘿,有關系不用是傻瓜!周明心道。
“周明,大伯走了,你想什么呢?”玉珍見他突然愣愣出神,不禁喊他道。
周明驀然驚醒,笑道:“沒什么,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而已,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玉珍見周明起身,隨即也站起身來,心神急顫,臉色羞紅地問道:“又去哪兒?我們不是要回家嗎?”
她幾乎已經快形成條件反射了,每次只要周明說帶她去一個地方,準是要帶她去做那些羞死人的事,因此還沒等周明說去干嘛,玉珍已經是臉色羞紅了。
周明拿眼一瞧,似是知道玉珍想的什么,嘻嘻笑道:“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帶你去看一座很大很大的宅子——魏氏地主莊園!”
魏氏地主莊園位于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220國道南側魏鎮的魏村。是一組獨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是中國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和煙臺的牟氏莊園、四川大禹的劉文彩地主莊園齊名,并稱為中國三大莊園。
魏氏莊園以其顯著的軍事建筑特點聞名遠近內外,一九九六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氏莊園建于清光緒十六年,是縉紳地主魏肇慶的宅第。
該莊園布局巧妙,結構合理。莊園占地面積24613平方米,分城堡式住宅、廣場、池塘、花園四大部分。住宅外圍城垣為青磚砌體,頂部外側為垛口,內側砌筑女兒墻,中間為跑道。墻內四周建有12個壁龕式射擊掩體,東南角、西北角建有半突出墻體的碉堡,分上、中、下三層。這是孫子兵法在民用建筑中的具體體現。莊園環境優美,素有“百畝河塘、十里桃園、園林式集鎮、城堡式莊園”之說。
魏氏家族所能考到的先祖為河北棗強縣農民魏自顯,明洪武年間遷徙至山東棣州永安鎮,即現在的惠民縣魏村,后代逐漸發跡,十世時達到家族鼎盛。據說,魏氏家族五世前一直務農為本。至長支五世時,多人出仕為官。至十一世,除許多人是邑庠生、郡庠生外,24人是太學生,20多人有官職,五品以上的13人,最高從二品階,家族先后與23個官宦人家聯姻。
魏氏家族在財富上的暴發比政治上的暴發稍晚。至四支七世,太學生出身、以后任布政使司理問職銜的魏毓柄,“稟承父命”開始經商,并將重點由“陶朱”、小雜貨轉為錢莊、食鹽、當鋪一些新興暴利行業。其“協和”商號在惠民及蒲臺縣城(今濱州市濱城區駐地)廣設分號。還于村南黃河堤岸建造了碼頭,購買了十幾條船只,改陸運為安全快捷的水運,貨物進出大大加快,一舉搶得先機。他與天津、大連、連云港、濟南等地客商建立了穩定的商業關系,還與晉商錢莊有業務上的合作。由此看,作為清代中后期魯商代表的魏氏家族,財富聚斂之道與當時的浙商、晉商、京商并無二致。
至于魏氏家族歷史中最重要人物魏肇慶,他生于1853年,是魏毓柄的重孫子,靠在甲午海戰時捐白銀1000兩作軍餉,被欽賞為同知職銜,正五品階,其余不得詳知。但可以推斷:同知在清代為知府或知州佐官,分掌或督糧、或緝捕、或水利等吏務。這是一個集司法、行政及某些地方性政策制訂大權于一身的官職,是一個極實惠的肥缺。可以說魏肇慶是典型的官商。中國封建史上所有成功的商人要么有深厚的官背景,要么干脆就是官。
此時魏肇慶及其家族所營,似乎與他的祖爺爺、爺爺們沒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規模擴大了。其家族在京津等外埠都開設了錢莊、鹽鋪及當鋪,參股了濟南等地的布店及紡織廠。當時食鹽被收為官賣,魏家憑借特殊身份,不僅取得了食鹽的銷售權,甚至在惠民一帶廣開鹽鋪,鹽的銷售量占去全縣總銷售量的一半。
魏氏家族延續到修建莊園的魏肇慶,已是第十世了。此時,魏氏家族已到了鼎盛時期。這時的魏氏一門在仕途上官運亨通,在經濟上也是富甲一方。在幾代人中相繼有二十多人在朝為官或被皇廷封贈為官,在京城、天津、濟南、青島及惠民四周各地開設了十余家錢莊、當鋪,而且還開設了規模大小不等的手工作坊。當時,濟南北郊最大的紡織廠和濟南貨棧場地也有魏家的股份。另外,魏家還與章丘巨富孟家聯姻,在孟家的“瑞蚨祥”號綢布店中也持有股份。魏家在魏村的周圍擁有200公頃良田,成為魯北一帶遠近知名的名門望族。
1886年,魏氏家族福壽堂兄弟分家,魏肇慶即開始籌劃建造新宅第,但他拖了3年才動工。作為富甲一方的大財主,錢不成問題,魏肇慶主要是考慮建造一座什么樣的宅第,才能符合自己的身份。魏肇慶曾到附近的州縣訪察名宅高第,但都不合他的心意。他通過父親的同僚結識了宮廷御用建筑設計師,講出了自己的想法,且奉上十分豐厚的酬金。這位設計師低頭思謀良久,后問他家資如何。魏肇慶言道:“只要你能設計得出來,我就能建得起。”一個月后,魏肇慶再到京城,見到了他未來宅院的設計模型,果然正如他所想,心下十分滿意。
光緒十六年(1890年)秋收之后,擇吉日,魏氏莊園正式開工了。首先是挖塘墊基,當時運土的工具主要是筐。民工挑一擔土發一木牌,每日以牌數計酬,到協和院兌換錢糧。取來的土與石灰、沙子攪拌均勻,成為三合土,每鋪一層,就夯一遍,一共墊了3米多高。到今天,雖然有地基下沉,但整個莊園的地基仍然高出地面3米多。
魏氏莊園一直建到了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秋天,整整3年。動用了多少人力,花費了多少銀錢,無人能考究。但曾有人對修建城垣的費用作過統計,當時每壘一層磚要花費白銀50兩,如此累計,僅修城垣一項所用白銀就達2萬兩。
光緒二十年春,正值春暖花開之時,魏肇慶擇定吉日,舉家從協和老宅遷入莊園。此時,魏肇慶嗣母已于莊園落成的前一年即光緒十八年病故。搬入莊園的有魏肇慶夫婦、長子、次子。據說,還有他的女兒,但沒有資料記載。喬遷之日,魏家大擺宴席,招待四方賓客。魏家大門前的廣場上搭起雙戲臺,連唱多日。魏氏莊園的落成成為當地的一大盛事。
可以說,魏氏莊園是魏氏家族繁盛達到頂峰的標志,也是魏氏家族走向衰敗的開始.
魏家有食鹽專營權,惠民南部70%的人都必須從魏家鹽店里購買食鹽。而到了清末民初,社會動蕩不安,私鹽猖獗,政府無力控制,魏氏一族的專營權大大受到削弱。1914年,山東鹽務進行改革,食鹽由民營改為官營,從此支撐魏家財源的半壁江山移手。而魏氏家族的另一財務支柱典當業也越來越不景氣。魏氏家族的兩個支柱坍塌,而僅僅靠雜貨、油坊及土地經營的收入,顯然是入不敷出。
魏氏后人的不善經營及生活上的揮霍浪費也加速了魏氏家族的衰落。魏氏莊園建成后,魏氏一門已經進入了“三代、四代”時期了。魏肇慶病故后,其長子支撐門面,但他對生意根本不感興趣,不諳經營之道,協和商號所屬店鋪相繼虧損,他都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整個家族坐吃山空。他還娶了五房妻妾,而且吸食大煙,吃、穿、用都十分講究。魏肇慶的長子死后,其妻孟氏掌家,但此時魏家已病入膏肓,盡管孟氏厲行節約,也是獨木難支,已經無力回天了。魏駿翮成人后成為第三代莊園主,但留給他的只是一座空空的大宅子而已,也只有拆了東墻補西墻,靠變賣祖上家產生活了。
吃飯的地兒距離魏氏莊園不過二里地,周大叔一邊走,一邊給玉珍講解著魏氏家族的興衰史,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魏氏莊園的城垣之下。
城垣,是魏氏莊園的主體建筑之一。將城垣建筑用于民居,是魏氏莊園建筑的顯著特點。城垣建筑平面為矩形,建有城門、城門樓、馬面。墻體高10米,結構采用明清城墻傳統模式,中間為三合土夯筑,兩側包砌青磚加固。城墻頂部內設女兒墻,外砌垛口,中間為寬窄不一的跑道,沿跑道可繞城一周,暢通無阻。在城垣東南角和西北角各設一座突出城垣之外的碉堡,城垣內壁一周設有13個拱券形壁龕,上有射擊孔,供武裝人員對外射擊。
第一次看到魏氏莊園的人,都會驚嘆它的宏偉與壯觀!玉珍一路聽周明給她講解,心里還不覺得如何,可當她看到魏氏莊園城垣的高大之時,便忍不住驚嘆起來,驚呼道:“周明,這真的只是一座大宅子嗎?我怎么看著像一座城堡!”
周明看著玉珍驚嘆的樣子,不禁想起了上一世2006年帶自己老婆來游覽魏氏莊園的時候,他老婆第一次看到魏氏莊園時候,不敢相信地驚嘆的樣子,與現在的玉珍毫無二致。
周明微微一笑道:“走,我們進去逛一圈兒去。”說著,牽著玉珍的手,向魏氏莊園正門走去。
玉珍疑問道:“這么大的莊園,人家讓我們進去么?”
周明卻不答她,徑自走到莊園門口,對看門的那位老人道:“爺爺,我們想進莊園玩玩兒去,您看行不?”
那老人抬眼看了看周明,又看了看玉珍,心道:“好一對金童玉女,這么小就來逛莊園了?”
原來,魏氏地主莊園是魏鎮最有名的游覽勝地,魏鎮的青年男女談戀愛,或者過春節的時候,必然要去的地方,就是這魏氏莊園。
那老人道:“不是爺爺不讓你們進去,現在這里進門要買票了,你們有錢嗎?五毛錢一張票。”
周明笑嘻嘻地拿出兩塊錢,對老人道:“爺爺,我這里有兩塊錢,夠不夠?”
老人看了笑道:“夠了夠了,一塊錢就行,用不了兩塊。”說著,他只收了周明一塊錢。
周明仍是把另一塊錢塞給了老人,笑道:“爺爺,反正現在農忙,也沒有別人來,不如您給我們當導游介紹一下吧?這一塊錢,就當是我請您的費用了。”
老人滯了滯,心道:“這孩子年紀不大,辦事還挺漂亮!”他也是挺喜歡周明和玉珍這對孩子,因此便帶著他倆在魏氏莊園里游覽了起來。
他們從莊園的門洞里走進去,往右一拐,便是魏氏莊園住宅。
魏氏莊園住宅房屋建筑是按照《清工部工程則例》設計,同時又有典型的地方風格。其主體結構為清代小式木作臺梁式構架,建筑形式為磚石木混合結構。平面布局是按照中國民居傳統方式,沿南北縱軸對稱設計,并按前堂后寢的原則依次排列,整個院落錯落有致、流線分明。鱗次櫛比的住宅房屋與高聳的城垣融為一體,尤其突出了能攻易守、進退自如的軍事防御功能。
住宅群體共三進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間房屋。現存院落6個,住房40余間,房屋營造為硬山,分卷棚頂、花脊兩種營造方式,形式風格特異的前廈回廊。院落群分別由中路院落和東西側跨院組成,中路院落為主體建筑,屬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兩側跨院分別有私塾院、裁縫院、廚房院等。院落間設有通道、房屋間以夾壁墻和暗道相連,通過石流向內宅供水,供物靠內外相通的壁洞。各房間冬季取暖采取中國傳統的火炕式。城堡內有50余間糧倉,可貯備大量糧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兩眼磚砌水井,遇到戰爭或災荒,即使經年不開城門也有足夠的生活保障。此外,內宅北大廳東西兩端硬山設有吊橋,聯接城墻頂部。
老人對這莊園熟悉無比,領著兩人在住宅區走走停停,一邊走一邊給周明和玉珍做著詳細介紹,有一些內容竟然連上一世來過多次的周大叔都沒有聽過,玉珍更是聽得連連點頭。
一個小時以后,三人才游覽完了整個莊園住宅,從莊園住宅區走了出來,只聽老人頓足道:“城垣我就不帶你們上去看了,人老了,身子不中用了,你們倆上去看看吧,在城垣上,可以看到整個魏鎮。”
周明對老人感激不盡,笑道:“這樣已經很感謝您老人家了!您忙去吧,我們自己上城垣去玩兒會,然后就回去了。”
老人點了點頭,轉頭往莊園大門口走去,心道:“這也不知道是那個莊的孩子,竟能有耐心聽我講這些事情。”
周明看了看玉珍,問道:“玉珍,你累不累?”
玉珍笑道:“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宅子呢,一點兒也不累!”
周明一把抓起玉珍的小手道:“走,我們到城垣上去,欣賞一下魏鎮的面貌!”
————————————————————————————————————————————————————————————————本人新書沖榜中,請大家多多點擊,!求收藏!求評價!求打賞!請選擇正版,支持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