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路商途第二篇商途迷情第1125章誤入花柳巷
上一頁1
夜深人靜,丁丁落子之聲不絕。
周淑惠披著睡衣走進來,這兩人哪里在下棋啊,手里拿著棋子在敲棋盤呢,問道:“你們倆還睡不睡覺了,都快一點鐘了?”
“你先睡去,我現在去睡,也睡不踏實,再坐一會兒。”徐學平說道。陶晉還能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位子繼續發揮影響力,他兩年后退下來,只怕要徹底退休了,真要休息等到那時候也不遲。
張恪攤攤手,徐學平將他揪在這里說話,他總不能自己鉆回臥室去睡覺。
周淑惠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真應該學學陶晉,他都是利用別人替他化解壓力;你倒好,將別人身上的擔子往自己身上攬。”
“我學他,是四不像;他學我,也是四不像……”徐學平笑著說道,揮揮手,讓妻子不在這里打岔。
周淑惠只覺夜里有些清寒,緊了緊的睡衣,說道:“我幫你們下兩碗湯圓去,等會兒餓著肚子睡覺也不舒服……”這么晚,也不便將保姆叫起來準備夜宵。
張恪又與徐學平討論起房價難以抑制的其他因素:“……全國的房改才初步實施,大規模基建也才拉開帷幕不久,去年建筑用鋼材料價格上揚32,新亭千萬噸鋼鐵產業基地建設才是第一步,只是更大規模的擴張需要更雄厚的資本支撐才行。錦湖近期只計劃收購新加坡大眾集團旗下的鋼鐵業務,作為對整體計劃的補充,在這條嚴業鏈上再有什么大動作,還要等資本壓力稍稍緩解再說……”[]
“大眾集團的鋼鐵業務有多少產能?”徐學平問道。
“兩百萬噸左右……”張恪說道。
“呵呵,兩百萬噸的產能也只是計劃的補充部分”,徐學平笑著說,“比我這個省委書記有魄力多了。”
張恪笑了笑,當前國內鋼鐵產業總產能不過一億一千萬噸,全球鋼鐵產能總產能不過八億噸,兩百萬噸要占到全球總產能的千分之二點五,怎么都不能算是小項目,他說道:“大眾的鋼鐵業務部門雖說有兩百萬噸產能,但是旗下十六家治煉及鋼制品加工工廠分散在東南亞各處,甚至在印度孟買還有一家小型的冶煉工廠。大眾鋼鐵過于分散的產業布局很不理想,使其生產管理成本太高,亞洲金融風暴讓東南亞的制造業慘淡得很,更不用說產業布局如此分散的大眾鋼鐵了。淡馬錫文心閣早就想著將大眾集團的鋼鐵業務脫手,兩百萬噸產能開出的價碼比東山鋼鐵最初的估值還要低。我們打算接手大眾集團的鋼鐵業務,除了看到東南亞經濟有復蘇的跡象,主要還是考慮到其分散的產業布局更有利于我們將來占領東南亞、南亞的鋼鐵市場一一就大國謀略來說,東南亞應該成為我們的后花園,中國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崛起。”
徐學平笑了笑,說道:“我今年六十三歲了,不知道能不能睜著眼睛看到那一天的到來,你們年輕人考慮就應該長遠一些……不過這么一來,與那些視東南亞為自家地盤的日系財團之間矛盾就又要加劇一分了。”[]
“還好現在不用看他們的臉色。”張恪笑道。
錦湖在西澳大規模投資礦業、建造獨立物流體系進行如此重要的產業布局,日系財閥都沒有果斷的出動加以狙擊,張恪根本就不擔心日系財閥會在他們收購大眾鋼鐵業務的細枝莫節上大動干戈,即使放棄收購大眾的鋼鐵業務,對大局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收購大眾的鋼鐵業務,使錦湖直接控制的鋼鐵產能超過三百萬噸,相對國內需求日益旺盛的鋼鐵市場供需缺口,這點產能還遠遠填不飽。張恪計劃著收購大眾鋼鐵業務之后,可以先期往國內市場輸送鋼鐵產品扭轉當前虧損的局面。另外,收購新加坡大眾集團旗下的鋼鐵業務,也可以扭轉當前東山鋼鐵冶煉及加工技術落后的局面。
在很多方面,就算東海聯合鋼鐵集團的技術水平也不是很強,而且對新日鐵的技術依賴較深,要扭轉技術落后的局面,加大技術投入是根本,但是見效最快的還是并購。張恪這次到金山之后又再度轉道前往新亭,在新亭市內與新亭市委書記闞唯濤等官員見過面,到黃昏時才趕到東山。
沒有讓闞唯濤等官員陪同,怕驚動太大,左擁右簇的,根本就看不到什么想看的東西,也沒有讓陶書藝、田牟東、蒙學慶到市內來接他,他到新亭就是隨便看看,不想驚動誰,卻是市委辦綜合處處長張梅說是有公務要去東山,張恪也不太會拒絕風情美艷的少婦文心閣更新相隨,便答應跟她一起同情。上車時,張梅又拉著高晴上車來,說是一起去東山處理公務。[]
相比較兩年前的青澀,此時的高晴眉眼間多了些嫵媚的風情,這朵鮮花看起來已經給別人摘去了。
沒有去東山鎮,而是直接去工地,張梅與高晴自然也是順便陪同,絕口不再提她們到東山要辦的公務。
在進工地之前,錦湖商事駐新亭聯絡辦公室經理譚天提前準備了兩部似乎從泥水里趟過的北京吉普給張恪他們換上,一部林肯外交官、一部別克商務車轉向折往北面的東山鋼鐵。
張梅又不便當著張恪他們的面打電話告訴陶書藝他們不要在那里傻等了,張恪金蟬脫殼已經進入工地了,他們要是追車追到北面的東山鋼鐵去,就上了大當。
黃昏夕陽下,碩大的橋墩就像擎天巨柱豎在那里。
作為東山島建港主體工程之一的通島工程也進入后期了,正進行最后的橋面鋪設,爭取要在明年開春之前就正式通車,屆時將有第一艘遠洋貨輪停泊到東山港,礦石將通過疏港大橋直接送到東山鋼鐵的煉爐里去,更多的貨物將源源不斷在東山港聚散。
張梅與高晴戴著安全帽跟著張恪在工地上穿梭,一步不離,張恪人高步子大,她們還要小跑步的緊跟著。
上一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