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國當大師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事件 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大事件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大事件一

本章副標題:怪我咯?

“FBI的學員們,我叫克拉麗絲史達林,是你們反恐講座的講師……”,而是tarliщЩш..1a這算是向系列致個敬。)

“這節課我們會談一談歷史上最早也可能是最有名的一次恐怖襲擊——7大事件。”

“發生在1921年的這起恐怖襲擊堪稱教科書式的犯罪,難怪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有恐怖分子在模仿他們。那么我來簡要地講述一下事件的過程……”

“學員們,現在我們知道蘇格蘭場在一開始就犯了兩個嚴重錯誤。第一個錯誤是體制性的,他們的報警體系太過官僚主義。第二個錯誤卻是戰術性的,他們根本沒有管制交通。”

“當然啦,我們不是要嘲笑他們。畢竟如果‘7大事件’發生在1921年的華盛頓或者1921年的紐約,我們FBI……當時還叫做BI和當地警方的表現不一定比他們強。”

“幸虧我們美國人也立即從中得到了教訓。在哈丁總統的授權下,我們的胡佛局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起了一個嚴密的監察體系,到了三十年代這個體系已經遍布全國。”

“不管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人對他有何評價,他是我們FBI真正的建立者,也是我們國家反恐的第一人!”

“說的有點遠了,朱槿軍團真正實施劫持行動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個小時。他們八點半沖入會場,九點鐘就把他們不需要的人質全給釋放了,期間還把這次行動的真正目標——兩位皇太子秘密地轉移了出去。”

“其實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成功了。不得不說,策劃這個行動的人是一位天才……這位學員,你有什么問題?”

“你是問策劃者是不是尼奧袁先生?嗯,這是個很因吹斯聽的問題。我想你是看了丹布朗最新的那本了吧?”

“果然是這樣啊。大家別笑,和都是不錯的消遣讀物,其中確實也有那么一點歷史真相。我建議你們當中沒有看過的可以去看一下。”

“其實丹布朗先生在書中說的,關于尼奧袁就是‘7大事件’的主謀的這個論點并不新鮮。尤其是對于1921年的美國華人來說,這基本上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因為早在‘7大事件’之前,華人幫派分子就知道他要干一件所謂的‘大事’了。”

“當然啦,那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他要干的那件‘大事’會大到如此地步……”

“好了,讓我們回到正題。而蘇格蘭場在此之后做出了犯了第三個錯誤,那就是沒有切斷大使館和外面通訊!”

“而第三個錯誤引發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后果,那就是讓宣傳媒體大規模地介入到了‘7大事件’之中。這不但讓英國政府狼狽不堪,也讓恐怖分子得到了全世界的同情。”

“從這角度來說,當時的現場指揮官無疑是不稱職的。”

“而那位指揮官名叫威廉托馬斯弗朗西斯霍爾伍德爵士。他是蘇格蘭場,也就是英國倫敦警察廳總監。”

“但是這位指揮官并非職業警察出身,實際上在他之前絕大部分倫敦警察廳總監都不是警察而是軍人!”

“1868年9月他出生于一個英國低等貴族家庭,雖然他是從著名的海格學校畢業的,可是他沒有上大學。而是在1887年開始了自己軍旅生涯。”

“1900年他晉升為上尉并轉入預備役,成為了一位征兵事務局的官員。1904年1910年,他擔任英國戰爭辦公室的助理。”

“1910年,他轉任東北鐵路警察主管。霍爾伍德爵士在這個職位上干的相當不壞。就是他把警服改成現代式樣的,他也是第一個給鐵路警察發放養老金的。”

“一戰期間,他又回到了戰爭辦公室,擔任人事行政參謀主任的首席助理。隨后他被派到了法國,職務是西線憲兵司令。”

“1918年,他在戰爭辦公室的老上級內維爾麥克格雷迪爵士出任了倫敦警察廳總監,他也成了首席助理總監助理總監。”

“在此期間,霍爾伍德爵士也很受到當時各界的好評。因為他再一次成為了一位勇于創新的改革者,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引入了女子警察、汽車巡邏和飛艇部隊。”

“1920年,愛爾蘭安全局勢惡化,內維爾麥克格雷迪爵士轉任愛爾蘭軍隊的司令官。4月20日,大衛勞合首相正式任命霍爾伍德爵士擔任了蘇格蘭場的頭頭。”

“然而,這對他和大英帝國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來自某一次FBI初級學員課堂教學

“那個晚上我正和維奧萊特正在客廳里面讀著女兒的來信,他們一家去法國度假,過的相當開心。九點差十五分鐘,電話鈴響了。維奧萊特當時還向我抱怨,即使我在倫敦工作也無法正常作息,她也很想去法國度個假。”

譯者注:霍爾伍德爵士于1897年和維奧萊特費福成婚,并與1900年有了一位獨女。

“接著我接到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一幫匪徒在皮卡迪利大街的日本公使館前公然殺人。那個時候我的心頭就是一緊,因為我想起了當晚那里正在舉辦一場外交酒會。而且威爾士親王也會親自出席。”

“我當即在電話里面要求他們加派警力,并且封鎖整條皮卡迪利大街,不許放一個人出去。”

“因為我只接到了匪徒殺人的警報,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情況,所以我也只能發出這樣的指令。總不見得讓犯人就這么從容的溜走。”

“另外還有一點,現在有人指責我沒有立即切斷公使館對外通訊。但是當時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就憑有人在公使館外面殺人嗎?”

“隨后,我甚至來不及換上制服,而是直接喊上司機,并要求他以最快速度抵達皮卡迪利大街。”

“當我抵達現場的時候正好大本鐘敲響了九次,而我看這條歷史悠久的大街上滿滿的都是人……”

——節選自霍爾伍德爵士

本章史料來自于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