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師們下
第十一章大師們下
作者:慕容鵡
,最快更新!
本章副標題:有時候思想在未成熟之前,就會從樹上掉下來。
至于我們的袁大師為什么不自成一派呢?
實際上,不管是搞自然科學,還是搞社會科學,搞科學的終究還是人類,所以科學家們其實也很搞的。而且由于他們的智商要比一般人高,搞起來也比一般人更搞。
當然啦,雖然他們濫交,他們偷情,他們搞基,他們是蘿莉控,他們有私生子,他們黨同伐異,他們不擇手段,他們沽名釣譽,他們趨炎附勢……但是能出成果的科學家那就是好的科學家。
搞自然科學那都要拉幫結派了,何況搞社會科學。
作為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學家,就讀于NYU的袁燕倏沒有拿得出手的師承,自然也就沒了同門師兄弟,他也不愿意浪費時間跑到劍橋大學和維也納大學再去念個Phd.。因此在這方面就有了先天的弱勢。
他目前也沒有為他搖旗吶喊的弟子,如果不去抱奧地利學派這根大腿,那就要單打獨斗了。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大師需要無數人幫。何況奧地利學派當中很多人會在二戰時期來美國,先結個善緣也好啊。
對了,袁燕倏還給哈耶克的表哥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寄了一本。雖說這位老兄現在正在奧地利南部山區“支教”,以后是搞語言學和邏輯學的大哲學家,和經濟學根本沒有關系。但是這位小胡子的中學同學實在太因吹斯聽了,他既然趕上了,一定要認識認識。
維特根斯坦當完小學老師之后,進了一家修道院當園丁。他的妹妹實在太擔心他的精神狀態了,于是邀請他為自己設計房屋,這間宅子后來成了保加利亞使館,于是他還有一個建筑師的頭銜。日后他會成為三一學院的哲學教授,可是他認為教授哲學是一份“荒謬的職業”,就辭職了。
而袁大師在自己所有的信上,第一句都是這位金句家的一句金句:有時候思想在未成熟之前,就會從樹上掉下來。
袁燕倏這倒也不是謙虛,因為他要結識的對象們那可都是真正的大師。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英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Marshall,18421924)肯定是要寄一本的,這老家伙沒幾年好活了,再不認識那就要到另外一個世界認識了。
此君把經濟學從政治學和歷史學的附屬地位解放出來,使其成為一門真正獨立學科,在他的影響之下劍橋大學第一個設立經濟學系。就這點而言他可以說是經濟學界的首席功臣,“經濟學騎士”這個頭銜真是恰如其分。
他還是新古典學派,也叫做劍橋學派的創始人。馬歇爾在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是西方經濟學界公認的劃時代大作,繼《國富論》之后最重要的著作,在此之后就有了微觀經濟學。
順便說一句,他原本是搞物理的,可是人家告訴他物理已經沒啥好搞了,于是就去搞社會科學了。
馬歇爾還有一個得意弟子兼正統傳人,名叫阿瑟塞西爾庇古(ArthurCecilPigou,18771959),日后這位仁兄可是凱恩斯的主要對手之一,還搞出一個“庇古效應”。袁燕倏就算為了自己的屁股,也得認識一下這位庇古先生啊。
英國的有了,美國的當然也要有。
首先就是約翰貝茨克拉克(JohnBatesClark,18471938),這位美國經濟學會的創始人和愛手藝大人是同鄉來著,當然他的SAN值沒那么低。雖然他不算是奧地利學派成員,不過他也是邊際效用派的重要成員之一,
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外最重要的經濟學獎項是由美國經濟學會頒布,以他名字命名的克拉克獎。不同于諾貝爾,這個獎項只授予40歲以下的年輕人。
我們的袁大師當然也是要加入美國經濟學會的咯,而且這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也是搞邊際效用理論的,在學術方面算是半個同盟軍。
當然還有歷史學派的重要人物,制度經濟學派的創始人,時任美國經濟調查局局長的約翰羅杰斯康芒斯(JohnRogermons18621945)。
經濟計量學的先驅者之一,美國第一位數理經濟學家,歐文費雪(IrvingFisher,1867—1947)。這位耶魯教授現在正在教大家投資理財呢,而大蕭條之后他會賠個底掉,成為經濟學家不能進入股市的典范。
哈佛、耶魯、哥倫比亞、斯坦福、普林斯頓……凡是有政治經濟學系的美國名校,袁大師一個都沒有放過。
好了,接下來一位的名字就算是經濟學外行也十分耳熟,那就是提出“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法則”的意大利人維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這位熱那亞貴族后裔是洛桑學派的重要成員。(筆者注:帕累托法則就是20/80法則,20的人占有80的財產。)
其實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搞的國家社會主義里面有很多內容就來自于他的學說,后來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財經部門里面有好多他的徒子徒孫。
這種人物重要不重要,該不該寫封信給他老人家?
西方經濟學界之外,還有“非西方”的經濟學家們。這個“非西方”并非說那些經濟學家不是歐洲人,而是說他們都是形形色色的左派。
比如,被稱為第二國際最權威的理論家,日后德國社民黨的財政部長,魯道夫希法亭(RudolfHilferding)。在原本那條時間線上,他將來會死在蓋世太保的手中。沒錯,他是個猶太人。
還有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重要人物,第二國際領導人之一,《資本論》第四卷的編者,卡爾考茨基(KarlKautsky18541938)。雖然他編的這卷《資本論》,但此卷在西方和蘇俄均不被認為尊重馬克思原意。對了,1921年2月他在維也納搞了一個第二半國際。
另外一位是提出了大名鼎鼎的“伯恩斯坦修正主義”的愛德華伯恩斯坦(EduardBernstein)。
這位仁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駁斥了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即將滅亡的預測,他堅持認為社會主義是可以通過資本主義來實現的。所以,后來號稱“資本主義最后的堡壘”和“走賽里斯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東方某大國的經濟學界對他的學說很是欣賞。
“篤篤篤……”
聽到了敲門聲,正在伏案寫信的袁大師揚聲問道:“什么事情?”
“膩嗷,有兩位日本客人想要見你……”
今天看到有個評論說這本破書的一大敗筆就是吐槽式行文……
慕容只能說,長笑當哭,為之奈何。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