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六月份。李明完成了《我的抗日》中最為重要的擊殺特效。周毅也沒閑著,帶著一幫大鼻子,將序章的一張地圖、第一章的三張地圖作出了輪廓。而軻編劇則鼓搗出序章的劇本來。
序章的背景是中蘇之間的“中東路戰役”,主要是作為教學關存在的。王不負原本打算簡簡單單就過渡到正式的第一章。但軻編劇不干,找王不負問,能不能讓他負責編專門的序章劇本。
王不負當然答應,但要求不能編得又臭又長,劇情時間必須限定于十分鐘以內。
軻編劇大喜過望,這位編了一輩子的劇本,但都束手束腳,無法自由揮灑。終于能全力施為一次了,用心得不行。序章里面,十分鐘的劇情居然做到了一波三折。
很多時候,人們用“一波三折”來表現文藝作品劇情的精美,但大多數都是形容詞。真正實打實地做到“三個轉折”是很困難的。軻編劇是老牌科班出生,死扣住這一波三折,要在十分鐘內,讓主角的情緒和境遇轉變三次。
于是,開始的山路上,十五歲的主角背著獵物,和爺爺一起進城。因為主角有喜歡的女孩,想賺大錢后娶她。所以想要向爺爺學習槍法,好到中原投靠軍閥賺大錢。而爺爺卻不愿意教他。這個時候,主角非常的埋怨爺爺。
接著,兩人進了城,賣掉了獵物。然后爺爺帶著主角,找上了主角喜歡的女孩家提親,問用只熊作為聘禮可不可以,而女孩的家長答應了。主角不再埋怨爺爺,也不再渴望去中原參戰,開始期待日后的新婚生活。
最后,爺爺為了獵熊,開始教主角獵手的技能,這時向玩家介紹游戲中的升級機制。緊接著,蘇聯軍隊的炮火卻轟向了城市。混亂之中,爺爺死去,主角滿腔怒火,擊斃了一位蘇軍軍官。
當序章結束的時候,主角已經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不再對打仗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王不負看到劇本,簡直驚呆了。就一個教學關而已,至于不至于弄這么多轉折啊?
軻編劇卻不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說:“你這個游戲由一個主角跨越二十五年的歲月。他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總應該介紹吧?正好有序章存在,你用來介紹玩法,我來介紹性格。兩全其美。”
“……”王不負覺得也確實是那么一回事。而且這劇本里,一波三折的敘事方法比平鋪直敘要精彩許多。主角從想要打仗,變成想要和喜歡的女孩子平靜生活,再到認知戰爭的殘酷,心理變化確實讓人動容。
他知道,老一輩的編劇家有自己理解。這種理論傳承自中國古典文藝作品,核心就是“一波三折、起承轉合”。和歐美劇作家的理論相近,但在節奏上有明顯的差異。
“這么復雜的劇情能壓縮到十分鐘以內么?”王不負問。雖然劇情對于游戲來說非常重要,但不能反客為主。
“絕對可以!”軻編劇在編劇本之前,可是想透了王不負的要求的。
“那你說說怎么把教學融進劇情里。”王不負說。
軻編劇翻著劇本,一頁頁地指著說:“一開始是主角進城吧?這個時候,就是教玩家操作主角移動,這個時候對話是不影響的。之后教玩家的是主角怎么和劇情.人物互動,還有對話選擇。再向玩家展示升級系統。最后教玩家怎么射擊敵人。”
在軻編劇的序章劇本中,玩家只能按著流程,在最后時刻擊殺一位敵人。和王不負原本設想的在序章中放進去一場小規模戰斗略有不同。
但這劇本確實非常抓人。短小精悍、緊湊精彩,讓王不負很是驚嘆。最后主角擊斃蘇軍軍官的情景,達到了一次情緒釋放的高.潮。再放進去一場小戰斗就有些不倫不類了。而且那就按著劇本來吧,反正第一章全是戰斗。
“那就按著這個劇本做吧。”王不負答應了。
李明回到了維爾福。他回歸后的第一份工作,不是繼續制作游戲,而是要給向老板報告青瓷科技的實力。
“在中國的一個月,你過的怎么樣?”負責運營的維爾福創始人問。
“很累。但我見識到了射擊游戲的未來。”李明說著,把他負責的擊殺特效全部說了一邊。
創始人立刻就明白了擊殺特效中的價值。
從制作的角度來說,射擊游戲制作門檻很高,必須用世界觀、游戲劇情來使玩家代入,讓他們感覺身臨其境,并且認為是自己推動了劇情發展。而玩法卻很難開發,由于畫質的問題,玩家會天然地覺得游戲不真實,因此無法獲得太多的樂趣。
青瓷科技居然另辟蹊徑,通過強化擊殺瞬間的景象,從而讓玩家認同自己在對抗中獲得了勝利。游戲中最基礎的理論“投入——回報”就這樣產生了作用,玩家感覺到了游戲的樂趣。
“《半條命2》中能不能使用這種辦法?”創始人立刻問。既然李明在中國做出了實時演算的擊殺特效,那么應該可以在美國復制出來。
“可以是可以。但是實話說,這是一把雙刃劍。”李明很認真地說:“《我的抗日》整個游戲都是為了擊殺特效來設計的。除非我們模仿每一個細節,否則這個機制根本無法移植。”
“為什么?”創始人心想,要是自己的《半條命2》中,能出現子彈特效,那應該很酷的。
李明已經自我分析過了,說:“王不負在設計《我的抗日》之初就決定,游戲中只有狙擊這唯一的玩法。我們都知道,游戲在使用狙擊槍的時候,節奏是非常慢的,而且《我的抗日》中使用的還是二戰時期的步槍。玩家需要開鏡、瞄準、射擊、上彈,加上前期尋找隱蔽的狙擊位,整個戰斗流程非常漫長。”
創始人皺眉,聽到這里有些懷疑,做出《狂潮》的那個中國人是腦子壞了么?所有的游戲都在追求快節奏、高效率,盡可能地讓玩家快速進入游戲之中。怎么會有游戲主動放緩節奏?
李明繼續說:“玩家在相對其他射擊游戲都要漫長的射擊前準備后,會有更高的心理期待。這個時候,《我的抗日》再出現一段質量驚人的擊殺特效,正好可以滿足玩家的心理期待,讓玩家覺得自己花費的時間沒有浪費。讓他們愿意再重復一次,繼續玩下去。”
創始人點點頭:“這說得通了。那么為什么不能用在《半條命2》上面?”
李明說:“因為《半條命2》節奏很快,使用擊殺特效的話,玩家看了五秒鐘之后再恢復戰斗,就必須要回想自己之前的戰斗進程,這會讓玩家感覺疲勞和厭煩。”
創始人又不解了:“那個中國人就一直讓游戲保持這樣的慢節奏么?玩家總是會厭煩的。”
李明說:“其實,《我的抗日》中只有擊中固定位置,比如頭、心臟、腹部這些要害部位,才會觸發擊殺特效。如果玩家要去刻意瞄準這些難以擊中的部位,那么就說明他們想看到刺激的畫面,然后游戲也如他們所愿,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如果他們想快速解決戰斗,也可以射擊軀干的其他位置。當然也看不到擊殺特效了。”
“你會想看《我的抗日》中的擊殺特效么?”創始人問。
“會!對于我這樣的完美主義者而言,如果無法打出擊殺特效,我甚至會讀檔重玩。”李明很是堅決地說。
“為什么?不至于讀檔這么夸張吧?”創始人不理解李明想法。
“因為《我的抗日》中有殺敵記錄和要害擊殺記錄,我希望這兩個數值能保持永遠一致!”李明說,完美主義者必須如此。
創始人聽到這里,心里想法十分矛盾。《我的抗日》將由他們來發售,游戲質量越是出眾,賺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但與此同時,又有些不爽中國的競爭對手居然達到了這般高度。《我的抗日》中的理念,可是連很多歐美、日本的游戲制作大師都不曾想過的。
“他們的公司內部怎么樣?有沒有內斗、辦公室政治這些東西?”
“沒有。青瓷科技很有朝氣,也很有沖勁。”李明答道。
現在,《我的抗日》的制作已經走上了正軌。再也沒有什么難點存在。剩下的,就需要員工們用精力和時間去打磨游戲。
王不負閑了下來,有了些想法,叫來柳霓花說:“讓你去趟長春怎么樣?”
“……”柳霓花忙時忙死,閑時閑死。最近正好沒什么事情做,但卻不代表她就愿意出差,還以為王不負開始打夏瓷主意。警惕道:“干什么?你自己不能去么?”
“你幫我去長春,在那里建立一個‘抗日老兵之家’。我在南江這里也搞一個。”王不負說,“經常能看到報紙上有為國家付出血淚的英雄,老無所依,孤苦伶仃。正好又要出抗日游戲,造個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