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國防生

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樁任務

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一樁任務

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一樁任務

對于營地,華夏維和部隊有比其他國家更為苛刻的要求。

沈耘對營地進行調整,就是為了將這里營造成另一個家。

有了家的氛圍,戰士們才能夠最大程度緩解對遠在萬里之遙的故鄉親人的思念。

雖然這里只是他們臨時駐地,但戰士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卻懷有相當的熱情。

就在他們花費了兩天時間將營地改建完成后,他們也迎來了第一個任務。

距離營地一百七十公里外,有一座長八米的橋梁。

橋梁本身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華夏援助利息比亞時修建的,聯通了一條最深達兩米七米的河水兩岸。

如果沒有這道橋梁,當地居民想要到河對岸,就要繞路足足八公里。

最為重要的是,這道橋梁還是由此向南七個維和任務區運輸物資的必經之路。

橋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就在這幾天,久經風雨的大橋,在一輛工程車輛通過的時候,由于操作人員失誤,在橋面上砸出了一個大口子。

橋梁整體完整性被破壞,裂縫隨著車輛通過,范圍居然逐漸擴大。

如果不及時修補,橋梁將再也沒有使用的價值。

以上全都是維和司令部通報的情況,沈耘接到消息之后,沒有絲毫考慮,立刻將七連長和八連長都叫了過來。

“情況就是這樣,你們怎么看?”

沈耘沒有給兩人壓擔子,因為就這種小任務,隨便一個工兵排就可以搞定。

但這偏偏又是他們第一次執行這樣的任務,無論怎么說,都要打個漂亮仗。

用沈耘的話說,就是修補以后的橋梁,必須要經久耐用,就算橋壞了,也不應當是從修補的地方壞掉。

七連長率先發言。

“教導員,我的意見,就照片里的情況看,三人勘測,十五人施工,半天時間這事兒就成了。”

對此八連長卻有不同的看法:“老七太小氣了,依我看,這座橋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會發展成如今的局面。”

“教導員你看,”八連長指著照片上的橋梁:“雖然利息比亞局勢混亂,但平民的轎車擁有量并不低。”

“這座橋梁屬于當時的兩車道,但如今來一輛大型機械就成了單向車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沈耘對于八連長說出來的話有了初步的猜想,但依舊有些不敢相信。

八連長一拍手:“沒錯,我的建議就是在這座橋梁的基礎上再進行擴建。”

想法很大膽,沈耘不得不說這個主意太絕妙了。

沈耘看了看七連長。

“老八說的沒錯。其實撇開維和司令部的要求不談,擴建才是最實際的。”

這橋,到底要不要擴建,還得沈耘發話,兩人眼睛同時盯著沈耘。

沈耘登時樂了:“看我干嘛,想干就去干。七連長,你先派幾個人勘測一下,看看咱們基地的基建材料夠不夠。”

“既然要大干一場,那就調過去一個排。勘測和施工同時進行,就這樣。”

得到了沈耘的肯定,兩人紛紛走出辦公室前去安排人手。

工兵們來這里就是干基建來的。

從到達這里的第一天,戰士們就在期待來任務。

畢竟出國一趟,如果不能留下點什么,那這一趟豈不是白來了?

短短十分鐘時間,兩位連長就重新回到了辦公室。

“教導員,已經按照你的命令準備好了。”

讓他們接下來表現出詫異的,是沈耘的回答:“你們兩個商量一下,留一個在營地,另一個跟我去現場。”

“什么,教導員,你也要過去?”

沈耘看著錯愕的兩人點了點頭:“咱們在候夫拉把招牌打響了,但在這里還沒有。何況這是咱們第一次任務,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留在營地,我不放心。”

沈耘的回答讓兩人無可辯駁,良久,七連長才開口說道:

“這次任務,出人出力,都是八連當主力,那就八連長跟過去吧。我正好可以組織戰士們詳細查閱一下我們的同行留下的資料。”

協調好了各自的分工,沈耘帶著八連長走出了辦公室。

沒有誓師,也沒有開會,一行車輛就這樣直接開出了營地,浩浩蕩蕩向既定的目標行去。

一百多公里路,雖然車輛走的很慢,但依舊在三個多小時之后到達。

當沈耘遙遙看到那座需要維修的大橋是,便忍不住搖起了頭。

橋面上此時僅有行人往來,不少車輛堵在橋梁,車主除了黝黑膚色的利西比亞人,還有不少白人。

不論是什么膚色的人,因為車輛無法正常通行,都站在橋頭罵罵咧咧。

而沈耘帶著人手將機械停在這邊的時候,對面維和部隊的軍官帶著無奈沖他叫道:

“嗨,華夏的朋友,聽說現在是你們負責運輸保障,趕緊過來看看。也不知道是哪個該被捅菊花的家伙,居然把橋弄成了這個樣子。”

一句臟話惹得沈耘忍不住笑起來:“朋友,不要著急,我和我的戰士已經帶了充足的材料過來,相信很快就能夠將破損的地方修復好。”

跟這幾個白人打聲招呼之后,沈耘又使用阿拉伯語向周圍圍著的利西比亞百姓解釋了一遍,隨即開始派人手使用機械搭建臨時橋梁供往來行人通過。

至于車輛嘛,就有些無能為力了。

帶來的五名勘測戰士迅速帶上自己的設備,對橋梁進行了全方位的探測。僅僅半個小時,一份手寫的報告就擺在了沈耘面前。

參數什么的沈耘都沒有理會,他看重的僅有一個,那就是大橋能不能進行修補,修補之后能不能繼續使用。

而這幾名戰士也給出了詳盡的答案。

“教導員,根據我們勘測,大橋的使用壽命早在一年前就到了。能夠撐到現在,說明建筑質量相當不錯。”

“那你們的意見是?”

關于基建,沈耘完全是門外漢,他當然更加看重這些技術人員們的意見。

五名勘測人員相互看了看,最后由其中一人謹慎地說道:“我們的建議,可以修補橋梁進行臨時交通保障。但必須要抓緊修建新的大橋。”

比起與七連長八連長兩人事先商議的結果,任務顯然要更重一些。

沈耘當機立斷:“就按你們說的辦。”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