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啟示錄第四卷強權第四章三清的矛盾
第四卷
第四章
三清的矛盾
舊地重游,清微觀依然是那么的云遮霧嵐,仿似世外桃源一般處處透出悠然出塵之氣。()
觀門半開,蹈厲道童又未卜先知一般的侯在了道觀門口,招呼楊易道:“恭喜終南師兄出關。
掌教老師此時就在殿中,師兄自去即可。
楊易看著這張萬年未有絲毫變化的紅撲撲小臉,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只言片語的就從蹈厲身邊越過,直往那庭院深處權威赫赫的圣人所在行去。
許是道行越來越高、實力越來越強之故,楊易自己也感覺到了此次出關后整個人都有了些變化,就是似乎他的性情有越來越淡然甚至可以說是冷漠化的趨勢。
這種感覺楊易并不陌生。
當他還只是個凡人時,甚至當他開始修行,卻還未飛升以前,這種性情就一直伴隨著他。
所以真正說來,這才是他完完全全的本來性情。
只是飛升到了仙界以后,他潛意識里恐懼于沒有實力、沒有背景、更重要的是有太多可以禁錮他的存在,楊易才強自壓抑本性,拿出渾身解數,混跡于這高等生命的世界里。
他不欲在生命中剛有了奮斗目標時,就夭折于中途。
按照凡人的說法,那就是犧牲也要有價值么!
雖然此時算來,楊易勉強本性的時間遠要多于直指本心的時候,甚至連他自己都有些習慣于時時營造和光同塵的氣氛。
可附身油彩終是外物,無論在身上存在了多少時間。
總會慢慢地褪去。
當然,這種油彩的褪去也有其契機,可能是因為洗澡,也可能是雨水,甚至有可能是自內而外出來的汗水。
楊易也是如此,當初升仙界時對其眾多他高等生命的恐懼感在此時逐漸淡卻至只余五位時,他掛在外表的偽裝就再也難掩直呈本性的沖動。
整個人給旁人的感覺與之前相比,就要冷漠了許多。
這也是自楊易此次出關后。
談越和昊宇真人在他面前不由自主地就拘謹起來的原因。
雖然熟知楊易真性情地談越深知,這種冷漠并不代表老師對他的關懷就不再如往昔。
而且,看到楊易又恢復了在人間時的真性情,談越雖然會在他面前感到拘謹,可心里卻也為他感到高興,為老師完全做回了自己而高興。
除此之外,談越還有些羨慕。
畢竟。
無論天上還是地下,真正能從心所欲做自己的,又有幾人?
如在以往,楊易定會同蹈厲寒暄一二后再去見老聃。()
可恢復了真性情之后,他那不喜寒暄的本性占了上風,所以雖然對青牛蹈厲頗有好感,卻也并未出言,僅是點頭笑笑。
權作招呼而已。
進殿之后,看見圣人端坐云床,微笑著注視自己,楊易遂躬身一禮,稟道:“老師,弟子來了。
”許是久未再感受過做回自己時的舒暢和快意。
就是此時到了老聃面前,楊易也不愿再偽飾自己。
禮節到了之后,他就只是一聲普普通通的招呼,貌似有些對圣人缺乏應有地敬意。
老聃卻毫不感到意外,笑言:“道行進境很快呀!只是終南不在你那終南門閉關,卻來清微觀見我,所為何事?”
“老師取笑了!終南的來意,想來老師早已知曉,弟子就不累述了。
只望老師能恩允所請!”說到這里,楊易又是彎腰一禮。
然后就直起身來。
靜靜的看著老聃,等待他的答復。
“終南你這本性可不怎么討人喜歡吶!”老聃收斂了笑意。
狀似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太長時間的話比較為難。
等你以后也到了我們這個位置時就知道了,如果不想讓仙界亂起來,還是要給他們留個存想,做到適度公平才行。
雖說再亂我們也不怕,可真要到了必須下手去大批鎮壓的時候,總會有些心里不舒服。
楊易能理解老聃的心情,‘到底是養了百萬年地心血。
雖然沒能達到原先的目的,可終究有些感情。
若是不得已要拍死一半,難免會有些傷感。
’于是言道:“終南也不敢請老師恩允太多,弟子只求十萬年。
十萬年后,弟子再不插手此事!”
楊易這是在下保證,拿他成圣以后對天庭大位歸屬的言權,換取現在十萬年的決定權。
“十萬年,那就是十個任期。
”老聃考慮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好吧,就依你!只是表面上總要說得過去。
我會下道法旨,把一人最多的任期數,定為六任,而且不能連任。
這樣一來,你選擇地那兩人,交替著任職十萬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老師想得周到,如此甚妥。
”楊易知道,如此一來,這些年間其他的候選人就算落了選,也會對十萬年后昊天真人和黎昇真人都不能再競爭大位的前景抱有期望,自然要安定的多。
按照老聃的話說,就是給個存想。
“雖說此事老道就可以做主,但玉清師弟總是人教之主,你也該去他那里請示一下才對。()
還有上清師弟,雖說從不理會這些俗務,但也要告之一聲才好。
”太清圣人不忘囑咐楊易。
“老師為弟子考慮的周到,終南不會失禮的!”
相比于太清清微觀,玉清玄都玉京宮更要冷清些。
元始天尊雖然是人教之主,住所也是富麗堂皇,可占地如此廣闊的宮殿群里,卻大部分時間只有他一個人,確實太過冷清了些。
沒有童子差遣,所以當楊易落在玄都玉京宮那永遠洞開的大門外時,耳中聽到的就是元始天尊地笑聲:“哈哈,原來是終南,自己進來吧!”
循著記憶中地路線,繞過那重重疊疊地宮殿建筑。
最終,楊易又出現在了那張散著奢侈氣息地白玉云床前。
不待楊易施禮,元始天尊就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做那些表面文章。
”然后就饒有趣味的看著楊易,笑瞇瞇的問道:“終南你打算要怎樣賄賂我啊?”
三清圣人里頭,楊易對這玉清圣人最為頭痛,此時看到他又擺出了一副令人傷腦筋的面孔。
直覺反應就想要遁走。
奈何是自己主動找上門來,想抱怨也沒有理由。
只能無奈的強作正色道:“玉清掌教真人說笑了。
終南又有何物,能入混元大羅金仙的法眼?弟子只是前來厚顏請求罷了,所冀望地,不過是玉清掌教真人的垂憐而已。
“垂憐,哈哈,”元始天尊笑得前俯后仰,好一會兒才停歇下來后問道:“我是無所謂。
那原本也只是名義上地權利。
錯非上次,怕是都要以汝師的意見為準。
我只是好奇,終南你是如何說服老聃的?要知道,他可是對此看得頗牢啊!莫說是你,就是我和通天,想要確定天庭管理員的人選,也得看合不合老聃的意思。
‘怨氣也不小么!’楊易想起了通天教主那有些不甘不愿的隱居生活,口中回道:“無它。
弟子只是向老師要求十萬年的決定權而已。
此后,無論如何,都不再插手其中。
老師憫終南難處,遂答應了下來。
“難怪他會這么好說話!還以為你地面子在老聃那里已經比我大了。
”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口中喃喃道:“以十萬年的短短時間換取此后再無人同他爭搶玩具的控制權,這筆買賣換了我也愿意。
這話對老聃明顯有些不敬。
雖然太清圣人的神念探不到這里來,但楊易作為老聃的弟子。
也不好接口不好反應。
就只能恭敬的立在原地,權作什么也沒有聽到。
“呵呵,不為難你了。
”元始天尊看到楊易恍若不聞,笑道:“可別以為我是無故在說老聃的不是。
終南你要知道,他讓你來向我請示,或許還讓你也去請示下通天,就是不愿替你擔這份人情。
雖然我倆實際上對此一向插不上手。
這個倒是不用元始天尊提醒,楊易早已自己想了個明白。
只是此時又不好接言,只能繼續恭敬的立著,恍若未聞。
看到楊易如此不配合。
元始天尊似也有些泄氣。
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說道:“好吧。
我沒有意見。
估計終南你去請示通天,他也不會有意見。
不過,你放棄了以后插手的權利,可能會讓通天師弟頗為失望。
”說到這里,元始天尊長嘆了一口氣,又道:“既如此,你自去吧,老道要入定了。
說完,不顧楊易還未離去,元始天尊就闔上了雙眼,估計又神游到凡間歷練去了。
出了玉清玄都玉京宮,楊易琢磨著方才元始天尊的話,思忖半晌,終于對三清間的微妙關系有了些更多的了解。
老大一人的實力頂得上老2和老三地合力,自然對玩具的講話權就最大。
但如果老2老三齊心合力的話,也能拿到一半的話事權。
奈何老大似是有先見之明,早在以前就通過給老2以玩具名義上主人的好處,將老2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中,扼殺老2老三的同盟于萌芽狀態。
于是老2成了人教之主,老三為了面皮,就只能不甘不愿的去做陶淵明。
可是被老大拉攏的老2逐漸現,自己這名義上玩具的主人也太過名義了。
但凡有點分量地決定,都得聽老大地。
表面貌似風光,實際上卻無甚權力不說,還在玩具面前頗為難堪。
就比方是凡間公司的總裁,每到欲要決定下屬部門經理地人選時,背后的董事長就越俎代庖的下指示。
如此一來,這空架子總裁做得極度不爽不說,就是在公司下屬面前,也覺得有些丟分。
雖然在表面上下屬個個尊敬無比,但誰知道他們心里有沒有在取笑呢?
老2再不爽,卻也不能撂下挑子再去和老三聯合同老大爭權。
心胸狹隘、氣量狹小、反骨仔這種罵名,誰也不想背。
于是這曾經躊躇滿志前來上任的老2,也只能從另一方面效仿老三,只是不是寄情于花草,而是全神貫注的轉移注意力到分身身上去,冀望于不想就不煩。
按照心意來說,三兄弟正好分成兩方,老大一方,老2老三又是一方。
可在實際中的站位,卻是老大一方,老三另一方。
至于老2,卻只能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勉強也不過是個中立,卻無論如何不能按照心意站到老三那一方去。
原本一切就會這么一成不變的繼續下去。
可是,楊易的出現,卻為三人間的微妙關系帶來了變數。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即將成為第六位混元大羅金仙的仙人同老聃的關系更要親近些,但熟知老大性情的老2老三卻仍然對這變數充滿了期待。
因為他們知道,無論現在楊易同老大的關系如何,可等到成圣之后,自然會想要獲得與身份對應的言權。
可按照老大一貫表現出來的霸道和獨性,怕是不肯輕易放權給他。
如此一來,楊易自然會在此問題上倒向老2老三,要求權利均沾。
到時候,就算老2仍然只能保持中立,雙方實力的天平也會有所改變。
所以楊易為了十萬年的話事權就放棄了以后插手其中的權利,不僅會讓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失望,就連玉清圣人元始天尊,也難免有些意興闌珊的神游去了。
聽過楊易禮貌的請示后,通天或許心里很不爽,可那張丑的極具特色的黑面孔卻毫無變化,給花草修枝的雙手也一直未曾停歇下來,只是沒有立時做聲,沉默了好半晌。
楊易沒有絲毫不耐,恭恭敬敬的立在花圃間的小徑上,等待著通天教主平息心內那巨大的失望。
良久,他耳邊才傳來通天那帶了些苦意的艱澀回答,“都由老聃做主就是,我沒有意見。
略感愧疚的施了個禮后,楊易也未再出言,直接就悄然的退了下去。
行到遠處,才心內唏噓的騰身而起,踏上歸途。
楊易能夠理解此時通天教主心中的巨大失望。
特別是在元始天尊中了老聃的分化計謀,站到了另一邊以后,這位充滿悲情的老三就表面上潛心于花草,心內卻時時刻刻在等待著變數的到來。
如今這變數是出現了,可旋而又化為了泡影,對他的打擊之大,可以想象。
第四卷強權第四章三清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