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沒人料到會有意外,秦秀才再怎么謀略百出,他也是個書生,即便不是手無縛雞之輩,可也比不了那些武人廝殺漢,談定之后,大家都覺得秦川是必死的結局了,楊家甚至還敦促對方快辦,因為再耽擱的話,消息很可能會傳到秦秀才那邊。
任誰也沒想到,秦川身邊有朱達這個變數,一個鄉下出來的少年居然能注意到從未在人前露過面的刺客,居然能那么果決的出手,人如果不死,很多事很容易想明白,以秦川的頭腦一定可以想的清楚。
沒有人想到會失敗,所以沒有人對接下來的局面有預案,鄭巡檢更知道這位秀才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來說,和鄭家同在一處的秀才,比對楊家的鹽棧的價值要大很多,平時恐怕也對親信心腹們感慨過,所以那鄭久聽懂了秦秀才的話,刺殺之后的第二天,鄭巡檢就聘請秦秀才做鄭家子弟的老師。
相關人等都能從這個聘請西席的舉動中看出含義,今后秦川是鄭家來保護了,加上這消息就在刺殺之后放出,就等于是鄭家的武力愿意為秦川流血。
大同左衛和楊家的確勢大,可在鄭家集這方圓幾十里的地方,鄭家足夠的強,也不是全無背景的白身,嚴格來說這九品巡檢的權勢比起千戶來絲毫不差甚至還要強出些許,撕破臉開戰搞不好會引起文武官員的反應,自家的人命和錢財以及人情就不必說了,開打見血的決心很不好下,何況楊家還不想讓家族的力量心寒,要做的遮掩有節制。
事到如此,也只能順水推舟,大同左衛只能該忍的忍了,出手一次算是有個交代,有了鹽棧的鹽利,真金白銀和地盤也足夠安撫眾人,對楊家來說則是要盡快挽回可能的不好影響。
按照秦川的話說“楊雄還真是成大事的人物”,明明背信棄義的出賣,居然能在刺殺發生后的第三天立刻來到鄭家集,在老鄭巡檢的牽線下和秦秀才深談了一次。
楊雄演的很好,只說自己要專心從軍帶兵,為國效力,私鹽的生意沒心思做了,結果一時疏忽讓歹人趁虛而入,險些壞了兄弟的性命,只是以后也不能一起做事,所以把鄭家集的鹽棧分號和幾個村子送給秦川,算是補償,秦川這邊也是千般不舍,說自己在這里和兄長相得,但私鹽對官路是個拖累,自己也想專心讀書了。
雙方把戲做足,又在鄭巡檢的見證下,隱晦的表明彼此再無瓜葛,楊雄也帶來了大同左衛的承諾,事到如此,該死的都死了,大家各自發財,有些恩怨還是丟下的好。
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了,鄭家子弟或是習武,或在做生意,根本用不到秦川教文識字,那個名目不過是個宣示,不過秦川也不是死讀書的酸子,知道如何把鄭家和自己綁緊,索性將這鹽棧分號的干股送了一半給鄭家。
鹽利雖然不少,可比起鄭家操持的貿易商事以及本地營生來,真算不得什么,但因為大同左衛和楊家的爭斗,私鹽這一項鄭家始終嫌麻煩,雖說不在意,可外人看起來,這就是鄭家沒有完全控制鄭家集,畢竟是個缺憾,現在又能補足,又有銀錢進賬,何樂而不為,那鹽棧店面就在鄭家集內,生意好壞鄭家最是清楚。
要說楊家做得為什么如此收斂,要說秦秀才怎么對內情如此了解,原因也很簡單,袁標是那位“許三哥”的師父,這幾年一直是秦川在鄭家集供養著,這位袁師傅在楊家的家兵中聲望很高,而且和楊家人關系一般,實際上,這次對秦川的放棄,楊家連許三哥都是瞞著的,事后少不得要收拾局面。
秦秀才并不是一次把消息傾倒給朱達,等他開始揮刀的時候,差不多全部的脈絡才全部說明,與其說不想讓朱達勞神,倒不如說秦川也想借著這個機會理順自己的思緒。
等把該說的都說明白,朱達對眼下的處境有了判斷,現在的事情差不多了結了,秦秀才和身邊的一干人的人身安全都已經得到充分保障,相關各方得到了該得到的,也沒有尋仇的動機,而且在鄭家集內的這次冒險,實際上已經大大得罪了鄭巡檢這方,大家也不愿意和這位土豪真成為死敵。
衛所武家對軍中的實缺看得太重了,導致這沒見過面的楊雄和楊家亂了方寸,真想要秦川的性命,其實有太多的法子可以做好,但這次卻犯了錯誤,結果就是要花費不少力氣彌補,這彌補保證了秦川的安全,也保證了秦川的利益,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靠著這鹽棧分號的進項,秦家還是能活的很不錯。
隨著身體的恢復,朱達的頭腦也重新快速運轉,在和秦秀才以及袁標的交流中,對這件事的全貌知曉的越來越細,秦川的耐心還好,袁師傅已經被他問的有些煩躁,因為朱達不管什么細枝末節都想知道,還有相關的知識也要問到。
越回想整個事件,朱達心中越有感慨,不知不覺中,自己參與了這次“私鹽戰爭”,開始自己只是個旁觀者,但因為自己的不甘,機緣巧合之下卻卷入了風暴的中心,用言語和行動決定了這件事的走向。
大同左衛和升平鹽棧從一開始的死斗到妥協,然后到交易,陰謀、戰斗、妥協和出賣等等等等,最后以一個誰也想不到的結果結束。
朱達不斷的詢問,不斷的將整個事件的全圖補充完全,他一直在嘗試著復盤,卻沮喪的發現做起來很艱難,畢竟那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也沒有經歷太多,也沒什么相關的經驗。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可以夸夸其談,可以說些大道理,甚至可以分析,但真正完整的操作整件事,完整的理清脈絡,卻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
朱達問別人的同時也在詢問自己,如果自己身在任何一方,甚至是鄭巡檢這邊,能不能做出和他們一樣的行動和決斷,能不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保障自己的安全,朱達不敢肯定。
為了利益,為了生死,每個人都會竭盡全力的投入和爭斗,沒有人特殊,開始時候,朱達覺得自己是特殊的,畢竟有那二十多年的人生,遠遠領先于現在的信息爆炸的人生,可現在,不光他意識到這是叢林社會,這是弱肉強食的時代,對這個時代的很多人來說,這些是刻進他們骨子里的,是他們的本能,反倒是自己,遠不夠格,朱達意識到自己天真了,甚至還有些自大和狂妄。
能努力如何,這個時代有多少人在努力,能想清楚并分析又如何,別人或許沒有接觸過信息爆炸,但華夏歷史數千年的積淀,多少圣賢,多少大能,多少謀略,多少實例,這些足夠讓人不斷學習成長,能想清楚并分析得出結果,想想自己不過是有了點皮毛,有什么妄自尊大的資本,在那二十多年的人生中,自己還不是在底層艱苦打拼,所謂的成果就是給自己爭取到了些許喘息的空間,這根本算不上成就,做到這些的人何止千萬億萬,又有什么可自豪自傲的。
朱達不斷的反思,父母雙親、師父向岳、義父秦川,還有周青云、李總旗,長輩、玩伴、路人,各色人等對自己的驚嘆和贊美是因為什么,是因為自己真的天才,真的聰明絕頂嗎?人總是習慣性的美化自己,深刻甚至尖刻的去想,或許能得出一個很尷尬的結論來,大家贊美的,大家驚嘆的,不是什么天才和聰明絕頂,實際上是一個十二歲少年表現出遠超實際年齡的見識和邏輯思考,這些放在成人身上,或許只能得出個思路清晰的評價。
那些年的見識,那些年所經歷的,能給自己加成多少,未必就有多少,或許僅僅是給人新鮮感罷了,耳目一新說起來并不是那么寶貴。
任何時候都有聰明人,都有強者,永遠不要把自己想成是聰明人和強者,永遠別把自己當成是特殊的。當然,朱達的確有些不同。
白堡村很多人的世界就是大同左衛,甚至鄭家集很多人的眼界也不過是大同邊鎮,可朱達是知道華夏有多大,知道世界有多大,在這區區一縣之地的大同左衛就遇到了這么多,那么整個大同邊鎮如何,整個山西如何,整個大明如何,甚至
在外人看來,朱達在傷好后很是沉默寡言,在恢復和練武之后甚至有走神的情形出現,從長輩到同伴,大家都覺得很正常,畢竟是殺過人受過傷,而且那傷勢處理不好會很麻煩,經歷過這么大的沖擊,人一時無法恢復正常也是正常的。
他們當然想不到朱達在反思,在不斷的分析,朱達意識到這個時代的殘酷,意識到自己還是輕視和輕忽了。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