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新傳

第301章 文字的力量!

曹操和郭嘉的猜測一點都沒錯,張遼的確是用了文武兩種手段在試圖分化袁軍。

武的一面就是有選擇性的攻擊,反正投石機的彈丸有了替代品,在袁軍圍攻曹軍大營時,投石機就毫不留情的全力發射。可是目標卻是張遼事先指定的,人數最少的高覽部幾乎沒有遭到什么打擊,而袁熙部則損失慘重,而中立將領因為進攻時拖在了后方也損失不大。

然后就是針對這三部分雖然沒有完全分開卻也涇渭分明袁軍大營用火箭進行的偷襲,還派出更換了袁軍軍服的士兵混入軍營制造混亂,讓袁軍內部的矛盾更加深刻,從軍官開始向士卒蔓延。

接下來張遼又通知公孫續,讓其派出小股精干騎兵南下,自己也排除部分精銳山地步兵北上,專門針對那些派兵援助平原的袁軍地方將領的家鄉,進行襲擾和破壞。還刻意的將消息散播出去,以起到擾亂敵軍的軍心之效。

至于文的一面就比較簡單了,除了使用喇叭定期對袁軍進行“音波教育”,不管有的、沒有的,凡事什么糗事都栽在袁紹頭上。又刻意的將袁氏三子爭位一事宣揚出去,讓袁軍將士自己思考。同時張遼還回憶起了后世網絡上對袁紹的表字本初進行的一番評論,得出的袁家早有謀反之意的結論。在這里張遼也稍加修改就立刻用上了。結果這份從袁家給袁紹和袁術兄弟起地名和字中引申出來的袁家早就意圖謀反并不斷挑動國家內亂以達到渾水摸魚的目的的論文當場就震倒了朱靈和曹洪。而臨時趕到前線的劉曄和陸遜也不知該說什么好。這文章中可是將袁家一網打盡,若是散布出去,絕對會將這個四世三公的經學世家從天上打到地下。于是眾人也就意見不一了,陸遜棄權,朱靈、劉曄反對,曹洪極力贊成,而其余眾將則唯張遼馬首是瞻。張遼當即拍板,文章立刻散發河北各處。

如此一來,效果相當明顯。袁軍的軍心大亂。而袁紹治下的民心也一塌糊涂。很多世家投靠袁紹無非就是借此保全家族。可袁家謀反之意日久,而此時袁軍不但沒有擊退曹軍,還略處于下風,這就給了這些世家們重新選擇地理由。

而這份文章引起的波動還不止這些。東平城中得到了這篇文章,劉協見文中言辭祚祚。論據有力,也不由得他不相信。如此一來,他原本想聯絡袁紹的心思也頓時打消。其他諸侯那里則是一片嘩然,他們沒人能想到不過是人的名和字就能做出如此大地一篇文章,而且還真沒法反駁。如此一來。所有的人都在心中暗自警惕,將來起名字地時候。一定要注意和皇室成員,尤其是皇帝有所區別,免得被人如此做文章。也就是張遼沒有在文中署名,而知情者也不敢隨意泄露,曹軍中除了曹操等人也就沒人知曉了。但是張遼卻無意中提前讓中國歷史上的原本真正興盛于唐宋的避諱制度在漢末就變得重要起來。

而袁紹就更是被這片文章搞得焦頭爛額了,原本曹操將袁術寫給他的信捅出來之后他還有理由來辯解,甚至可以說曹操造謠。但這篇文中通篇都是就他們袁家和皇室之間矛盾糾葛的分析,還說他被賜表字本初是為了不讓他忘記皇室與袁家地仇恨,而袁術起字公路更是為了暗合早已流傳的“代漢者,當涂高”地神秘預言。這甚至讓袁紹都無法辯解。一度袁紹甚至覺得他身邊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只得自己將自己關在屋子里,也無暇去理會和曹軍的戰事了。

曹操那里對張遼搞出來的如此大的事情也是有些不知所措。曹操和郭嘉更是哭笑不得。他們知道張遼一定會讓袁紹難受,卻沒想到會讓袁紹如此難受。讓曹操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留在東平的暗探報稱,東平的保皇一派和天子也一改往日的曖昧,開始直接主動支持曹操。天子甚至下詔叱責袁紹,并命袁紹親自到東平解釋此事。雖然袁紹不可能從命,但此事卻讓曹軍地壓力大減,最起碼宛城那里就不用再留重兵防御了。

“以言殺人,不外如是。文遠此舉實是充滿公心,確實是為操謀劃,可究竟是對是錯,只有將來才知啊!”曹操看完了張遼炮制出地文章后思索良久,才苦笑著對郭嘉說。

而張遼自己其實也不是沒有對“文字獄”這一恐怖行為的暗中畏懼,可是縱觀中國歷史,每一個朝代都有“文字獄”地身影,即使是被后人所稱頌的對文人最為寬容的宋朝,咋王安石變法開始后也開始以言罪人,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蘇軾被貶。至于此后的明清兩朝,“文字獄”更是大行其道,直至清朝時達到了頂峰。所以這要在這種封建奴隸主的王朝中,“文字獄”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要自己到時候給自己的后輩們留下祖訓,讓他們小心些就是。至于后輩們是否聽話,那就不是他張遼可以考慮的問題了。想到這里,張遼這才下定了散布此文的決心,畢竟這片文章對袁紹,甚至是對袁家的打擊力度都足夠強大,也可以再袁紹敗亡之前就徹底的分散袁家長久以來留下的潛勢力,讓曹操在平定河北之后不至于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河北事務。

袁紹的不作為也影響到了下面的軍隊,斷文識字的將領們在各自的圈子里議論,不識字的士兵們則四處傳播著他們不知道從哪里聽來的傳言。不管識字與否,有心人已經注意到了,袁紹在河北的根基開始動搖了。沒有人或者家族愿意和一個蓄謀已久要反叛卻被別人壓在下風的勢力合作,這樣不但得不到收益,反而還會惹上一身騷。冀州的世家豪門中,除了刻板的審配外,紛紛都活動了心思。就以中山甄家為例,原本甄家小女甄宓已和袁家二公子袁熙有了婚約,近期就將成親,但是此文一出,甄家立刻將婚期推遲,甚至有悔婚的意圖。而除了渤海和魏郡之外,其他州郡的世家也無不是如此,并州世家更是紛紛北上去聯絡他們原本根本就不正眼瞧的馬邑張家。

這篇文章散布出去后不過十天,張遼軍中的斥候就紛紛來報,原本就隱然三分的袁軍如今分的更加徹底,那些所謂中立的地方將領甚至將面對袁熙的方向加強了戒備,而袁熙收攏的軍隊中也隱隱有分裂之意。倒是高覽此時卻像袁熙表示了支持,這位將軍此時依然還是忠于袁紹的。

“看到了嗎?這就是文字的力量!不要以為殺人的就只有鋼刀,文人殺人,可以殺人于無形。我這還算是好的,如果有人將我這篇文章中的觀點編入史書,或者整篇采用,你們覺得袁紹以及袁家的名聲還能好到哪里去?”張遼在軍帳中對劉曄、曹洪、朱靈、陸遜說著他“勝利者書寫歷史”的論點。

“確實如此!孔子誅少正卯不也是以言罪人,偏偏還擺出一副正大光明的派頭。不過就是因為自己的學術吸引不了學生而惱羞成怒,以權殺人罷了!”曹洪搖頭晃腦的將以前和張遼閑談時聽到的東西說了出來。他才不在乎這么說是否合適,反正他要算也是兵家,和儒家根本就不搭界。

可是這軍帳中還是有儒家的,劉曄、陸遜都算的上是儒家學徒,只不過他們如今都已經偏重于兵家了,現實教育了他們,儒家的一套有時候真的不合適。所以這兩人如今的觀點早已經傾向于實用,故而根本就沒和曹洪爭持,反正也爭執不出結果。而且孔子此舉即使儒家中人也不是個個都觀點統一的,其中依然有著不同意見。

“將軍,袁軍自亂陣腳,我軍是否可以主動一些呢?”劉曄并沒有就著曹洪的話題往下說,而是將話題轉移。畢竟曹洪不但是軍中重將,還是曹操的族弟,張遼的好友,與他爭執并不劃算。

劉曄這樣的行為張遼心中暗贊,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如此淡定的面對別人的挑釁。而一旁的陸遜也是一臉淡然,這不的不讓張遼感嘆,歷史上能留下如斯大名者果然不凡也!

“此時還不是時候。”張遼說道:“我軍人數畢竟不多,我不會將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傷亡最大的攻堅戰上。而且誰知道我軍一旦進攻,這幫家伙會不會摒棄前嫌,一致對外。要知道,高覽是個能以大局為重的人。”

“確如將軍所言,高覽實在是個將才。那我軍……”朱靈也開口說道。

“讓人用喇叭向袁軍喊話,針對袁紹和袁家,就算是話粗一些也無妨。不過方向嘛,主要要對準袁熙那里。只要能將袁熙引出來,我就先吃點他,算是收點利息!”張遼目無表情的說。

其余四人一聽,心中頓時暗笑。袁熙這數萬人被張遼當成了利息,看來張遼是不想放過面前這十余萬袁軍了。而且刻意針對袁熙這一招確實夠狠,只要謀劃妥當,不是不能實現目標的。看來袁熙要倒霉了!這就是四人心中同時泛起的念頭。

(大郎求票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