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1小山村

151:這就是運氣

:換源:

周父想了想,“照理說這些錢應該給老幺兩口子。但這么大一筆錢,不拿出來分的話,兄弟幾個心里肯定會起疙瘩。

現在老幺愿意拿出來分,我們就照他說的分,等分了家,我們再多補貼他們一點。”

周母皺眉,“不能每次都哪個大方就哪個吃虧吧?再說,家里的錢都是春燕找回來的,我們兩個老東西,哪來的錢補貼他們?”

周父摩挲著手里的煙桿,“老幺不是又攬了個送菜的生意么,年底分了家,他們忙著挖草藥賣,哪有功夫種菜養雞,到時候還不是我們幫他家種。”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么大一家子人,我們做老的一碗水端不平,兄弟間就會處的比外人還不如。”

“這也是個辦法!”周母看了他一眼,“老大、老三都是心寬的,就怕到時候秋月和老二又要在背后嘀咕。”

周父嗤聲,“嘀咕個屁!他們占的便宜還少了啊!”

周母拉了他一下,“小聲點,嚇到孩子了。”

周父看了看旁邊小床上熟睡的孫女,壓低了嗓門,“本來就是老幺兩口子的錢,拿了幾大百分給他們還不滿足的話,就一分都不用拿出來分。”

“等老幺把錢拿回來了,我會把這事和幾人明說。老幺家吃了虧,我們當媽老漢的沒本事,只能趁干得動的時候,幫襯他們一把。不愿意的話,錢就不用分了,該哪個的就哪個的。”

周母聽后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你說的倒是簡單,咋不想想那是一千多塊,不管哪個看到都要眼紅,你等我想好了再說。”

“好!”周父嘆了一口氣,放下煙桿躺下,“明早還要去秧田看看,再忙些日子,就要開窯燒磚了。”

“是啊,今年恐怕要忙到年前才清閑的下來。”

周母倒下后腦子不停的轉來轉去,想著該咋分最好?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周家幾房人都起來了。

半夜又下了一場大雨,院壩里也濕漉漉的,覺得濕冷濕冷的。

楊春燕和趙慧芳穿著筒靴拿著手電,提著籃子去了屋后。

地上落滿了白色的玉蘭花花瓣,一陣清風吹過,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迎面而來。

屋后芋頭地邊,順著田坎點了一排南瓜籽,長出來的南瓜藤順著屋后的田坎爬的到處都是。

順著藤蔓理過去,一根藤蔓上都結了好幾個嫩南瓜,兩人挑著飯碗口那么大的南瓜摘,這么大的南瓜最多也就八九兩一斤重一個,味道也最好不過。

“春燕,我們家種的南瓜種結的老南瓜,大的有水盆那么大,蒸熟了和上苞谷面蒸饅頭吃,甜滋滋的還不錯。”

“南瓜饅頭味道的確不錯!”

“要是摻白面蒸,味道肯定更好。”

“加把勁,明年隊上有人打了麥子,我們就去買回來自己磨面吃。”

“嗯!”趙慧芳回頭看看,“再摘三四個差不多就夠了,不曉得秀香和秋月把菜拔好了沒?”

“我們過去看看。”

兩人提著籃子下了田坎。坎下那塊菜地里,李秋月和張秀香在拔萵筍……茴香、香蔥還有芫須。

楊春燕和趙慧芳放下菜籃下地幫著把蔥、香菜那些拔好裝背篼里,背回家擇掉老葉子,洗干凈裝進竹筐里,等周懷安兄弟吃好飯就出發。

楊春燕想起前世村里大多都焊了大棚種番茄,豇豆,青椒、茄子這些外運的蔬菜。

她一個人干不過來那么多田地,就把田地租了出去。只留了兩畝地種了些草藥,平時進山挖草藥賣,日子過得倒也安穩。

周懷安拿著草帽背著水壺和老爺子一起從灶房出來,“燕兒,我們走了,你有空和嫂子進山去摘點大無花果,明早給黃哥、小王醫生帶去。”

“好!路上小心點。”

周懷山推起雞公車,周母把裝雞蛋的籃子給了周懷安,“雞蛋不要放雞公車上,小心摔爛了。”

“曉得了!”

幾人看著三人出門走了,才回去喊孩子們起來吃飯,周父和周懷榮兄弟倆也扛著鋤頭回來了。

昨晚一場大雨,田溝里的水都滿起來了,父子三人天剛有點亮,就提著鋤頭去稻田查看,刨水缺退水去了。

水稻孕穗期,稻田里保持水分很重要。

但水太深影響土壤通氣差便會影響稻子生長,容易使稻子根系早衰,莖稈軟、易倒伏,影響幼穗生長發育,導致穎花退化多,降低結實率。

再過一段時間,稻子到了抽穗揚花期,對水分更加敏感。

遇到大雨,要把稻田里面的水全部放干,降低田間濕度讓土壤通氣,促使水稻正常抽穗開花授粉。不然授粉受精不良,會造成秕谷多,條銹病、褐變穗等嚴重病災。

吃過早飯,婆媳幾個把草藥攤開曬好,周母和趙慧芳、李秋月留家里挖地撒菜種,楊春燕和張秀香背著背篼出門山上走。

雨后的天瓦藍瓦藍的,大雨后正是撿菌子的好日子,背背篼的,提菜籃的,手里都拿著根竹片往山上林子走。

“秀香,聽說伱家開始收草藥啦?”一個和張秀香年紀差不多的女人問道。

“嗯!你要是挖了也可以送去,粘粘草,車前草……這些只要擇干凈了的我們都收。”

“要的,我看到挖了就挖回去弄干凈,送你家去。”女人看了楊春燕一眼,拉著張秀香低聲問道,“你大爸家那個補貼名額的事,你曉得么?”

張秀香點頭,“曉得是曉得的,我家的情況你也曉得,要掙錢修房子,不敢亂花錢。”

“是啊,一百塊錢不是小數,要是十塊二十塊,湊錢也去試試。”

陸陸續續碰到幾人,都來問收草藥的事,兩人又把要收的草藥的價錢和他們說了一遍。

楊春燕和張秀香在路上沒撿那些雜菌,徑直朝大榕樹的位置走。

從坡上下來,上了一道高坎,楊春燕一眼就看到下面那片白花花的雞樅,“二嫂,你看!”

張秀香上前看著坎下,“我的媽,人家找都找不到,我們走這過都能發現一片!”

楊春燕歡喜的說:“今天的山運不錯,說不準前面還有好東西在等著我們呢!”

“我覺得自從找到那東西,你的運氣就特別的好。”

“運氣好好啊!”

兩人飛奔而下,看著一朵朵像白云似的骨朵,放下背篼割了些草墊在背篼里就開干。

老步驟,拍拍菌帽,再用竹片翹起,扣掉黏在上面的泥巴,輕輕放進背篼里。

心里那個歡喜,和撿到寶貝沒啥兩樣。

張秀香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春燕搞快一點,不然菌傘就要開出來了。”

重回1981小山村相鄰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