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四十九章:瘧疾

七三*小說__網

“一歲之間,長幼相若,或染時行,變成寒熱,名曰疫瘧”——《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瘧疾很多人都聽說過,但不知道它的恐怖在哪里。

屠呦呦院士正是因為提取青蒿素,成功克制瘧疾,才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獎。

可以說在青蒿素出現之前,瘧疾基本是不治之癥。

而瘧疾的傳播也是不定向的,古人認為瘧疾是通過空氣傳播,但實際上瘧疾大多是因為蚊蟲叮咬攜帶瘧疾病毒進行傳播。

在古代得了瘧疾就相當于死亡。

華夏人津津樂道亞歷山大大帝會不會越過阿爾泰山來到大秦,與秦國爭一爭雄雌,但可惜的是,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印度的途中,得了瘧疾,不治身亡。

不僅是斯巴達人會患瘧疾,在中國的古代征戰中,瘧疾也是層出不窮。

漢武帝征伐閩越時,“瘴癘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東漢馬援率八千漢軍,南征交趾,然而“軍吏經瘴疫死者十四五”;清乾隆年間數度進擊緬甸都因瘧疾歡而受挫,有時竟會“及至未戰,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華夏古代對進攻中南半島興致缺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行軍到了西南容易爆發瘧疾。

近代的中國遠征軍援助緬甸的時候,也有大批量士兵死于瘧疾。

羅馬名醫蓋倫根據“四體液說”提出,瘧疾是體液不平衡所導致的,采用放血和催瀉療法即可治愈。然而瘧疾本身就會導致貧血,簡單粗暴的放血只能讓病人死得更快。

這就是中世紀傳言西方只會放血治療的緣由。

而傳統中醫則認為祛邪截瘧是治療瘧疾的基本原則。在診斷為瘧疾后,即可截瘧。

在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記載植物常山有治療瘧疾的功效。

李淵匆匆忙忙趕到了隔離營。

隔離營已經按照太上皇的吩咐撒上了石灰粉,將營帳隔離了起來。

里面間斷不時的傳來士兵痛苦的呻吟聲,在帳門口有著數名帶著口罩的醫師走來走去,面帶愁思。

“怎么樣了?病患穩定下了沒有?”李淵有點著急。

趙醫師將白口罩摘下,讓太上皇借一步談話,“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不可前往隔離營,沾染了瘧疾,那是神仙也難以救治的絕癥。”

“難道朕就眼巴巴看著士兵去送死?”李淵向旁邊挪了一步,感慨道。

他忽然想到瘧疾的傳播似乎不是靠空氣,好像是蚊蟲的叮咬,而現代人在南方怎么度過?

南方的蚊蟲很多,要想度過去,就需要蚊帳。

而蚊帳向來是行軍必備。

防大于治!

“趙醫師,據朕了解,瘧疾傳播并非是靠空氣,也非邪風,而是南方的蚊蟲攜帶“劇毒”!

你想想看,為什么在北方就鮮有人中瘧疾,因為北方的蚊蟲較少,而南方的多,尤其是西南這里溫熱的氣候。”李淵道。

“陛下所言有理。”趙醫師點了點頭,認可道:“微臣在治療過程中,也發現了攜帶蚊帳的士兵中瘧疾的幾率確實少了很多,而睡覺不拉蚊帳的,幾乎全部患了瘧疾。

千叮囑,萬囑咐,但不到危難關頭,誰會認真,都以為這病不會到自己頭上。“

李淵感慨的搖了搖頭,這可不是花錢能買的教訓,需要花命買,他行軍前就已經讓士兵注意,但陰奉陽違的士兵不在少數。

每個人的人生都以為自己是主角,禍事怎么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怪李淵自己,沒有讓拉好蚊帳作為八大準則。

“陛下不必掛懷,微臣已經用《傷寒論》里記載的“柴胡桂姜湯”吩咐士兵下去熬煮,柴胡桂姜湯需要柴胡、黃芩和解表里、桂枝、干姜、甘草、天花粉等藥材,

然而軍中藥材稀缺,只能供五百人飲用,又因為要確保陛下以及諸位將軍的身體,這......只能有兩百名士兵才能治療,可是現在隔離營里至少有三千名士兵......

其他人先服用瘴藥,也能保一時性命,但最關鍵的還是缺醫少藥。”趙醫師猶豫道。

古代行軍打仗在瘴氣橫行的地方,都會攜帶“瘴藥”,但這瘴藥并不能根治瘧疾,只能讓身體好受點而已,效果很差,跟金瘡藥一個卵用。

“那將朕的那份摘出來先治療他們,待會朕就下圣旨讓地方官府運一批藥材到前線。”李淵微微一笑,十分慷慨,柴胡桂姜湯只能緩解瘧疾,達不到根治的效果。

在古代想要治療瘧疾很難,中醫研究的方法不下百種,但不明所以,其中就以東晉抱樸子葛洪的《肘后備急方》最好。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就是從青蒿中提取而來。

而青蒿這東西很常見,在云貴地方生長的很多,只需要就地取材就行。

但是李淵為了保險起見,結合中醫的祛瘧散等一起治療。

畢竟生命只有一條。

說罷,李淵回到了大營,讓親軍開始在附近大營采集青蒿,并且熬煮成粥,讓病患和士兵一起喝,防治瘧疾。

但諸多措施下,還是有士兵在當夜就突然死掉,等天明醒來,死去的足足有百人之多。

青蒿是能治療瘧疾,可是成功率太低了。

幸好的是,沒有患上瘧疾的士兵安然無恙,成功度過了瘧疾爆發的危險期。

可圍攻占城的第二十三天,就快要擊毀占城的時候,唐軍再次出現了瘟疫,近乎一半的士兵上吐下瀉,臉色蒼白毫無血絲。

滿營都在哀嚎一片,整個唐軍甚至都出現了厭戰的情緒,消極一片。

他們甚至害怕自己會客死異鄉。

太上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可不想做楊廣第二,再不安撫士兵的話,難保不會兵變。

這次戰爭,已經不是軍隊之間的取勝,而是唐軍是否能夠戰勝兵災。

所有中原王朝在面臨這些西南小國時,戰無不勝,但都敗給了瘟疫疾病。

“攻下占城,三日不卸刀!”李淵冷聲承諾道。

七!三)(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