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四十三章:滅林邑國(一)

看了一眼燧發槍在墻上打的彈孔,李淵還是感覺有些不滿意,但是大戰在即,對付林邑國的象兵,火槍是必不可少,定然能夠出其不意。

“現在軍器監一天能夠生產多少像這樣的燧發槍?”李淵問道。

李老四不明所以,估摸道:“微臣手藝嫻熟,但是制作槍管耗費的精鐵和時間太長,不眠不休的話,也需要一天半時間。”

“這么長時間?”李淵感覺有些不滿意,組建一個火槍隊至少需要三百燧發槍,按照李老四這個做法,至少要半年才能做出來。

當然軍器監也不止是李老四一個人,還有其他的工匠,但這消耗的時間也是驚人。

“除了你李工正,這軍器監還有幾個會制造燧發槍的,朕需要三百支燧發槍,多久能夠完工?”李淵問道。

李老四眉頭微皺,說道:“陛下,軍器監嫻熟燧發槍的除了微臣,還有三個學徒,三百支燧發槍至少需要兩個月才能制造出來。”

想了想,李老四再加上了一句,“陛下當日讓微臣研發燧發槍,并將其列為機密,所以......軍器監上下也沒幾個人學會,我的三個學徒也只懂些皮毛。”

“原來是這樣。”李淵拍了拍額頭,大感失策,他為了防止燧發槍泄露出去,所以只讓少數幾個人研制,沒曾想現在被限制住了。

“這樣,朕從醫學院抽調五十名學生,然后采用流水線生產,不一定要每支燧發槍都當做精品制造,只需要符合標準就行。”

“微臣明白。”李老四呵呵一笑,在軍器監里早就普及了流水線生產模式,在太上皇嘴中得知這種生產模式早在秦軍生產兵器時就被沿用,他當時還驚訝為什么輾轉千年,反倒這套手藝失傳了。

“現在在軍器監還有燧發槍多少?給朕抽調出來。”李淵道。

現在真臘、林邑兩國正在備戰,估計這場戰爭持續時間很久遠,而他想在戰前訓練一支火槍隊。

讓這支火槍隊在戰爭中建功,從而提高他在軍中的威信。

實際上雖然李淵有能耐出兵十二萬討伐兩國,但軍中的權力并不是他的一言堂,在軍中他多有掣肘,其中代表最大山頭的楚王李孝恭,以及南方的掌權派,或多或少勢力穿插在軍隊里面。

很多人以為皇帝就是一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實并不然。

此次討伐真臘、林邑兩國,開疆辟土,并沒有什么說的,軍中也都愿意前去,畢竟只有打仗才是升官發財的捷徑。

但是要讓他們同意耗費大量資金去征服倭國,那是想都別想的事情,很難讓他們同意。

真臘、林邑還摸得見,但是倭國,中原人倒是見過他們的長相,可誰也沒去過倭國。

而且人類自古就恐懼大海,造出來的航船很少能不在遠洋沉沒的,唐朝的造船技術還很落后。

所以太上皇正在逐漸努力讓南唐成為他的一言堂。

事實證明,鐵腕的獨裁永遠比共和執政要發展的快速,因為能夠精確、準效的將資源傾斜到某一方面。

二十世紀的蘇維埃推翻了沙俄,當時的沙俄還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工業發展相較歐洲其他國家,很是落后。但是列寧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后,很快就趕超了歐洲其他國家,在歐洲工業能與德國比肩。

作為蘇維埃的領導,列寧和斯大林都是獨裁者,后者的斯大林更是將蘇聯打造成了一個怪物,重工業極度大大,當然輕工業也隨之衰退。

“在軍器監總共有十二支燧發槍,只不過陛下拿的這支是最好最先進的。”李老四有些猶豫道。

“無妨。”李淵挑了挑眉宇,燧發槍不夠的話,先用燒火棍替代一下就行,上戰場還是照樣碾壓那些渣渣。

從李老四那里取走十二支燧發槍后,李淵又去看手榴彈的研發進程。

其實手榴彈在與白蓮教交戰的時候,李淵就暗自派人用陶罐裝載火藥,制造了簡易的炸彈。

但之后隨著一系列事情,手榴彈這方面的研發也就擱置了起來。

和其他現代化武器不同,手榴彈制作簡易,而且效果驚人。

在軍器監生產的是木柄手榴彈。

木柄手榴彈,在抗戰電視劇中看到最多,小鬼子用的都是鴨蛋式手榴彈,而中國軍隊都是用的木柄手榴彈,造成很多人以為這種手榴彈落后,是國產的。

其實木柄手榴彈是德式武器,是國民黨軍隊建立德系師從德國引進的生產線。

并且這款手榴彈依舊沒有落伍,在現代的軍隊中依舊被是用,木柄式手榴彈比較安全,使用時瓷球從木柄內掉出來時不會將拉毛銅絲拉出來引起發火,通常可以用拉線將手榴彈掛在樹上或其他地方,作為掛雷使用。除用作殺傷手榴彈之外,在戰場上還可以將幾個手榴彈彈體綁在一起,用一個拉發火件發火,作反坦克雷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的士兵最多時將6個手榴彈彈體綁在一起來炸坦克,主要是依靠炸藥爆炸時產生的爆轟波將坦克炸毀。

鴨蛋手榴彈丟出后遇到坡地可能會滾下來誤傷己方,而我國正是一個多山地的國家,木柄手榴彈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木柄手榴彈更利于拋投,同樣的力量下木柄手榴彈可以投擲到更遠的距離,這一點對于鴨蛋手雷來說存在很大優勢,木柄手雷造價成本低、

最關鍵的是木柄手榴彈造價低廉!

能夠大面積裝備。

后來我國自己生產研制了67式木柄手雷,現在沿用至今。

而中南半島地勢多丘陵地帶,灌木叢林較多,當然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可是在途中因為疾病死了不少人,更別說那些人多是桂人,惡劣的氣候環境一直是中原王朝難以占領中南半島的原因。

“如今萬事皆備,只差東風,就看真臘、林邑兩國哪個自個先亂起來。”李淵在大營里面微微笑道。

“這個就是燧發槍?”慕白衣好奇的摸著精致的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