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三十八章:煞費苦心的長孫皇后

看到這一幕,李承乾淚濕滿眶,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梗著脖子說道:“魏詹士以及太傅、中允不必為孤求情,孤已經下定了心意,這太子之位看似尊貴,可是臨淵羨魚,何嘗魚不羨人?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孤自幼便被嚴管,縱使放個風箏也不敢聲張,只能偷偷藏在衣袖里面,但是風箏被藏進衣袖的那刻,兩翼已經折斷,孤......真的想要看看外邊!”

李承乾也說不明白自己為何喜歡稱心,是他長得美貌嗎?他心里問了無數遍,稱心沒有太子妃漂亮,可是稱心有一樣東西他很喜歡,就是躲在他懷里哭泣.......

他也想好好的像稱心那樣哭,哭的撕心裂肺,但是他只能堅強的挽起弓箭,讀者拗口的詩詞歌賦。23

他被選擇背負!

背負這一切一切。

稱心正好是他的反面,

稱心樣貌柔弱,他外表堅強;

稱心遭遇委屈愛哭,他遭遇委屈選擇堅強;

稱心年幼孤苦無依,而他含著金鑰匙出生;

稱心長大飽受磨礪,可他在溫室中生長;

稱心活得像他,他活得像稱心想要活的模樣.......

登報官宣的那一刻,他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沒想到稱心替代了他前往了瓊州,而他安心的活在皇宮。

那一刻,他心如死寂。

他不是喜歡上了一個男人,而是喜歡上了另一個躲在陰影下的自己。

他孤獨、可憐、無助、彷徨、迷茫.......

“孤......只想活回自己!”李承乾癱軟在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端莊威壓的大殿上。

是的,他只想做回自己,可是父皇阻撓他,告訴那是不對的,你的目標是要成為圣君,訓牧百姓;百官阻撓他,告訴他那是歪門邪道,只要聽話不惹是非,你就是好太子,好皇帝。

他們......真的是為了李承乾嗎?

不,不是。

李世民為了自己的王圖霸業,百官為了自己的從龍之功,一切都是利益的妥協與交換。

自從李承乾誕生后,他就必須承擔父母以及社會加在他身上那些責任,并且坦而言之的告訴他,那是正途,所有違背這一切的,都是歪門邪道。

就如同孩子誕生之際,所有人都在喜悅,只有孩子在哭泣。

他......真的愿意誕生在這個世界嗎?

呵呵!

不,你愿意!

誕生在這個世界,是父母對你的恩賜,你應該感謝他們給你的生命,而不質疑他們是為了快樂,還是其他事情。

都說嚴父出孝子,可是那個“孝”字真的不是一道金箍嗎?

為何要孝?

為何要效仿為你模擬的人生?

李承乾沉默,而又爆發,爆發而死寂。

“太子之位,孤不屑也!”李承乾揮袖,直視李世民,這一刻,他充滿了自信。

有時候有一句話,叫活得人樣!

他覺得,自己現在才是人樣。

當肩膀上的壓力驟然一松,才能有站起來審視整個世界的可能。

砰!砰!砰!

眾人心臟跳個不停。

多么荒謬的言論,從古到今,形形色色,但從來沒有一人說他不屑于太子之位。

太子,那可是一國儲君,父崩而子繼。

“李承乾,這太子之位不是你想要就能要,不想要就不要,你可知道,從未有人敢膽在朕面前這么放肆!

你是第一個!”李世民壓抑著憤怒。

李承乾臉色閃過一絲諷意,他高聲道:“不,父皇,皇爺爺可以在你面前放肆,正如你在我面前訓話!”

“你......”李世民話語一滯,氣得說不出話來了,面對他老爹,縱使有再高的權力,但世俗的規矩還是讓她畢恭畢敬。

兩父子言語交鋒,咄咄逼人,誰也不肯讓誰。

朝堂群臣分寸大亂,照此情境,太子的位子恐怕難以保住。

而且可能會激怒皇帝。

可正當此時,在兩儀殿外傳來皇后鳳駕到來的消息。

長孫皇后穿著大典才會穿著的禮服,臉色莊嚴肅穆,走到李承乾身邊,直接扇了李承乾一巴掌。

“好,好得很,本宮就教育出了這么一個兒子,陛下,也不用猶豫,直接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丟到嶺南發配邊疆,讓他嘗嘗什么叫眾生疾苦!”

“母后”李承乾氣勢驟然一縮,低下頭不敢直視,內心惶惶不可期。

他可以直面李世民,可是對于他的母后,長孫皇后,心里總是提不起脾氣。

母后實在待他太好了。

或許嬰兒自降生之始開始哭泣,可是當他躺在母親懷里,吸吮母乳的那刻,臉上就會掛著笑意。

或許降生的時候,你我之間并無聯系。

可是情發于絲,在這點點滴滴之間,匯聚成線,化為名叫親情的東西。

生恩不如養恩大。

生的那刻孩子是抗拒的,可是童年恍惚又是自在快樂的。

“母后......兒臣有些累了......”李承乾怯懦道。

聽到這句話,長孫皇后身體不可察覺的顫抖了一下,咬著牙齒,再打了李承乾一巴掌!

“你累?難道母后不累?你父皇不累?百官不累?萬民不累?這天下的萬事萬物不累?雉刨野食,犬嗅穢物,虎撲鹿群......

你以為自己苦,可是這世間有誰不苦?有誰不累?惰者躺于草席,仰天下而觀之,曰:雨露可滋吾口,塵埃可飽吾腹。

然,五日而死之!”長孫皇后道。

李世民和群臣懦懦不敢言,忌憚的看著發飆的長孫皇后。

賢德的長孫皇后這是第一次發火,對她的兒子。

李世民選擇沉默。

后宮不得干政的條例早就被他扔在了一旁,長孫皇后是值得他一生去愛的女子。

伉儷情深。

縱使李承乾有千般錯,他總歸是觀音婢的兒子。

其他諸皇子有千般優點,可他終究不是觀音婢的兒子。

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毀滅。

李承乾默默看著自己的母后,問道:“母后假如有一條河,有兩個人想過,但卻只有一塊浮木,只能讓一個人過河,如果剩下的人不能過河,就會被洪水溺死,可是這兩人親若兄弟,誰都想讓對方過河。

最佳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必然要活一人死一人,活著的人是最痛苦的。

失去了最親愛的兄弟。

一輩子活在自責中。

有些東西需要舍棄......

長孫皇后沉默了一會,說道:“以裳結繩,兩人互鎖,過河溺者換也,如此二三,可活命。”

“......”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