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五十四章:豐州(二)

看古文,就上文學度

正文卷

(文學度)

生長在皇家的皇子天生就是政治家,刷了一波忠心值后,在眾人感激涕零,難遇知音的眼光下,吳王李恪騎馬走進了豐州城。

豐州城城小民困,與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長安肯定沒法比,但是令李恪糟心的是豐州城內漢風并不濃郁,多的是突厥人、鐵勒人、高句麗人,各種語言交雜齊飛,如同蒼蠅亂舞。

“這里本來居住的大多是中原漢人,但武德三年突厥人屠城,導致豐州一度成了鬼城,后來其他異族也遷入了豐州......”衛子揚在旁解釋道。

在中國歷史上有夏人、周人、秦人等等的各種的稱呼,但由于漢朝統治時間久,再加上大一統王朝的凝聚力,往往用漢人代指漢朝區域的人,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漢族。

當然這種漢人所指的范圍也變化較多,但大抵也是血統和文化一同算的。比如北魏、遼金等學習中原文化,一度成為正統,而北宋滅后,按史學界大多觀點,南宋只是國,而金是正統,但仍有爭論,畢竟南宋是漢人衣冠,是華夏正統......

過了片刻鐘頭,一行人終于到達了豐州都督府。

不出所料,豐州都督府異常的破舊,三進的宅邸,位于豐州中心。

而在豐州都督府門前,則站立著眾多的豐州官員。

“臣吳德化拜見吳王殿下。”豐州刺史吳德化微微欠身,開口道。

“臣等參見殿下!”豐州官員齊聲道。

吳王李恪微微頷首,和吳德化談亂了一會,就讓他先行退下。

“既然吳王身體不適,那臣就不先打擾了,今晚吾等布下接風宴,還請殿下賞光。”

吳德化丟下這句話,就和豐州官員離開了。

待豐州官員走遠后,馬周下了駿馬和李恪一同走進了都督府的大廳,邊走邊說道:“戶部記載,武德三年科查豐州人口,大約是一萬三千五百四十三戶,我朝三萬戶以上為上州,兩萬戶以上為中州,兩萬戶以下為下州,而長安的赤縣也有一萬多戶,豐州轄地雖大,但也就和關中一縣相差不遠。

所以這都督府破舊,臣早有猜測。”

馬周摸了摸大廳紅柱上的塵土,呵呵一笑。

李恪微微一笑,坐在正中,看著馬周說道:“老師何須避重就輕,兩天前就通知了孤即將到豐州,可是這些豐州官員卻只停在了都督府門口,不說三里相迎,至少也要在城門等候,如此才符合官場慣例。”

小明月新沏了一杯茶給馬周和李恪滿上。

李恪飲了杯茶,再次開口道:“豐州有刺史一名,別駕一名,長史一名,唯獨缺了司馬,據說......豐州這個司馬的位置可是很久沒有人做了,而吏部也并沒有派人補缺。”

唐隨隋制,州設刺史一名,上佐有長史、司馬、別駕。

“按照規章制度來說,豐州為下州,上佐并不全置,可有缺漏。但是武德八年時,豐州可是中州,而中州缺漏上佐,一般吏部早早就安排了下去,畢竟......上佐可是品高俸厚,多為宗室所領的閑職,那些宗室哪個不跟聞了腥味的貓似的,直接撲上去,但是......直到現在孤查了吏部案宗,也沒有發現有公文命令宗室領這份閑職。

有時候越是尋常,越不尋常......”李恪鄭重道。

“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在詩詞中寫他身為江州司馬,就是類似這種領的閑職,下州品級并不高,從五品,但是上州可是從四品,要知道唐朝的宰相也才二品官,三品就擠入了朝廷的核心班子。

別看白居易很慘被貶為江州司馬,但是......說是貶,但品級也沒變化多少,就是從中樞趕到了江州“鳥不拉屎”的地方。

宗室一般都會遙領這些州上佐的官職,畢竟這是一份收入不是。

“確實。”馬周面色嚴肅的點了點頭,他示意讓兩列從王府帶來的禁衛查探四周,防止隔墻有耳,這才說道:“州司馬一職大多掌管一州軍務,然而豐州種種疑云,官員又以刺史馬首是瞻,按理說,豐州為殿下封國,與朝廷共治......

豐州官員即使不巴結殿下,也不會與刺史走的太近,防止引火燒身。當官的向來政績不是第一位,而是站隊......刺史與殿下相比有如熒光和皓月之差別,但是飛蛾卻不勞心飛向明月,卻被燭火焚燒,只有一個可能。

這燭火,有吸引他們的地方,讓他們覺得......縱然飛蛾撲火,也有利可圖!”

“還請老師教孤,恪......如何自處?如何在豐州迅速打開局面?”李恪起身一拜道。

吳王李恪時刻謹記著他父皇嘗嘗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比起眼前的馬周來說,他稚嫩的如同三歲幼童,幼童想要抱金行于鬧市而安然無恙,那是后面有大人威懾。

馬周,就是他人生前行的第一顆明燈。

馬周微微一笑,淺飲茶水,開口道:“一個字,等!”

“等?”李恪皺眉。

馬周起身踱了幾步,目光深遠,正聲道:“有句話說的好,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們現在就是外來的那只強龍,而強龍無需擺尾,只需用他高大的身體去威懾這些蛇鼠,那么蛇鼠就已經難以自持,四處奔散。

可若是強龍急于出手,那么蛇鼠就會擰成一股繩,讓我們無處下爪。”

說到此,馬周嘆了口氣,說道:“殿下,記著,這天下的官從來就沒有齊心的......院長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

書讀多了,心思便也多了,曾經奉為圭臬的東西在他們心里慢慢的就會變成狗屎一樣,一文不值!而市井屠狗輩,一輩子被耳提面命的就是那一句話,忠孝兩個字!”

“那......老師呢?”李恪疑問道。

“我?”馬周一笑,轉身目光看向遠方,慢慢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的人求的是利,有的是求的是名。

而我馬周,求的是名利!

不僅要活,更要光彩的活下去!”

耳邊悠悠又回想起幾年前稚嫩的話語,宰天下!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