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二章:班師回朝

__歷史小說_書客居

小說:、、、、、、、、、、、、

“李靖和李績勝了?”李淵站在講臺,拿著一卷半開封的繃帶喃喃自語。

衛國公和英國公這兩個人一個被后世神話為托塔天王,另一個則是精于算計堪比諸葛的徐茂公,兩人的本事可想而知。

太上皇早已經預料到了此次戰爭的成功,可沒想到會這么快。在長安百姓看來,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年多,太慢了,慢的鴻雁也難以飛往雪嶺,傳達書信。可是對于朝堂乃至整個歷史來說,東突厥的覆滅太快了。

東亞第一強國的東突厥有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最精銳的騎兵,控弦百萬,戎狄之昌,漢之匈奴難與之相提并論。最鮮明的便是漢朝的匈奴人最多約有五十萬兵力,但這就壓著西漢喘不過氣,一直努力了百年,才有衛青、霍去病二人封狼居胥,橫掃龍城。

一個是百年的家底,另一個卻僅僅用了三年時間。

漢武帝在位時,都沒有掃平匈奴,只能說打殘,但已經耗費了文景兩帝積攢下來的百年家底,到了漢宣帝劉詢的時候才徹底消滅匈奴,建立都護府。

可是貞觀四年,強大的東突厥忽然滅亡了,滅的實在太快太快,令人目不接暇。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而自此一戰,大唐才初啟盛世,唐人的文化自豪感便相應而生。

太上皇也不例外,漢唐這兩個最偉大的時代,便是華夏最引以為自豪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華夏,虎視整個亞洲,文人的脊梁沒有被明清跪拜壓垮,武人的夢想也沒有被覆滅,功名只需馬上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備車駕,貧道要回皇宮。”李淵將繃帶扔下,對茗煙激動道,他要見證這最“觸目驚心”的一刻。

茗煙作為繼任了畫屏職位的女官,倒也安排的妥善,不過半刻鐘頭,在醫學院外的行攆便準備好了。

跪在地上頂禮膜拜的惠日終于回過了神,興奮道:“道君,可否帶上小僧,小僧也想一睹天朝上邦威儀。”

李淵眉頭一皺,然后點了點頭,示意他跟上。倭國畢竟是大唐的番邦,此等盛景鴻臚寺自然會安排這些小邦之人觀看的,用來震懾藩屬國,讓它們心存敬畏。

所以就算惠日此刻不跟著去,待會也會被鴻臚寺的官員安排接見。

長安南城的正城門,明德門。

昨夜的雪下的很大很大,端莊肅穆的長安城換上了新裝,亦如同貞觀四年正月的新氣象。足以讓十二駕馬車并列行駛的朱雀大街清掃一空,兩列的各坊掛上了喜慶的紅綢,正月新年的歡樂剛剛過去,百姓正是寡淡無味,恰逢捷報遠傳,所以自發的在庭院布上了新年的景象。

那些出征的將士們還沒有度過春節。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南城灞橋折柳送別,向來被意為文人雅事。卻不知,關隴的子弟出行之時,總有辭別的新婦折下柳枝放在將士的行囊。

關中人喜歡柳樹,或許與他們年年的出征有關,又或是習慣了離別的愁緒。他們特別戀家,所以才有懶漢的稱呼,可是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生死離別,這才格外的戀家

在明德門下,李世民身披雪白的裘衣,里面穿著明黃色的外裳,格外的引人注目,在他后面則是文武百官,更后面則是簇擁的萬千百姓。

“父皇,還記得晉陽起兵之時,我大唐屈服于突厥人,旗幟上還要繡上狼圖騰可某當權不過僅僅三年左右時間,當初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如今卻已經淪落為階下囚!

威服四夷,兒臣已經做到,你看那是吐谷渾、吐蕃、百濟、高句麗等等番邦的使臣,他們眼里的恐懼與害怕”

從貞觀元年開始到現在,太上皇親眼目睹,李世民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貞觀二年關中大旱,親自帶頭節衣縮食,一餐也就一葷一素,簡直跟個道德楷模似的,囚犯的死刑也要再三過問,以免誤殺

自此天下大治,文景之治的節衣縮食他做到了,成康之治三十年不動刑措他又做到了。

李淵心里明白,正是因為有李世民繼位的先天不足,所以才能忍受這三年的生活,這貨的自律簡直堪稱可怕,要不是晚年昏庸了一點,當皇帝簡直毫無缺點。

這般道德楷模,李淵想了想,除了后世的開國太祖,好像沒有人能夠做到,可是開國太祖那是有思想精神支撐的,精神能戰勝肉體的欲望,而李世民的信仰又是什么?

正當太上皇思索的時候,遠方的地平線上漸漸出現了模糊的人影,隨著他們的走動,長安城上下的百姓皆發出了狂歡。

只因為,他們是出征回來的將士。

十萬精銳,關隴子弟便占了八成之多。對于長安百姓來說,眼前的軍隊不僅僅是戰勝之師,更是他們的子弟。對于子弟兵,他們當然不會吝嗇心中的歡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貞觀三年出征的那時,渭水兩岸的楊柳依依,緩緩的江水流逝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次年的正月,灞橋霜雪未曾消散,折下的柳枝只剩下光禿禿的一片,瘦骨嶙峋。

“臣等叩見陛下,此戰僥幸獲勝。”衛國公李靖率先下馬,單膝跪地,眼里含淚,有些哽咽。

此戰大唐輸不起,若輸則三年努力便化為烏有。

“藥師,何必如此,戰爭哪有僥幸一說,此戰全賴藥師和懋功精于戰事,縱使朕親自御駕親征,也難以擒獲頡利可汗,覆滅突厥”

李世民急忙向前扶起李靖,噓寒問暖。這才明白,英國公李績還需要些許時日才能回到長安,而李靖親率的三千騎兵卻思鄉心切,于是早早的返回。

接下來,李世民毫不吝惜他的圣恩,邀李靖和他同乘行攆一起回朝,其他的將士也有庖廚親自宰羊殺豬,炮制一場場盛宴,來款待他們。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shukeju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