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二十章:誤會(三)

看古文,就上文學度

正文卷

(文學度)

刑部衙門前的校場,蒞臨西大街,隔壁便是西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從四面八方魚貫而入,皆從衙役阻攔的柵欄向中間的高臺看去。

高臺整體呈現灰白,底下是打的極為嚴實的夯土,在表面鋪上了一層大理石。大理石有兩個作用,一個看起來極為莊嚴整潔,另一個則是為了擦拭方便。

這便是午門斬首的地方。

清羽此刻的心情極為忐忑,左邊是滾滾的熱油,那是從上古流傳下來的刑罰,酈食其就曾受過這種待遇。

右邊則是一個嶄新的煉丹爐,是工匠熬夜新打出來的,花費了三十四貫錢。

他回想起李世民所說的話:“你既然有信心練出長生不老丹,那么朕拭目以待,若是膽敢欺騙于朕,朕就用熱油將你烹殺。若是能練出來那股仙氣,縱使沒有仙丹,朕也免你死罪,并且......賞賜萬金!”

對于萬金,清羽是嗤之以鼻的,就是十貫錢而已,他賣兩顆玉神丹就有這些錢了。

換上熏香的新道袍,再往放置柳葉的金盆洗了三遍手......他做足了氣勢,先不著急的在旁邊用桃木劍練起劍舞。

不管能不能成功,氣勢卻不能丟。

“呔!”清羽怒睜眼睛,將準備好的黃紙符扔在空中,然后桃木劍迅疾出鞘。

只見忽的一下,黃紙符便不知怎的在空中自然起來,轉瞬間,便化為灰燼。

高臺下圍觀的群眾頓時發出贊嘆,嘖嘖,這可是仙師啊。此等仙術,我等凡人從未見過,有夸張的,甚至跪倒在地上,頂禮膜拜了起來......

另一面,也就是東面,那里是朝廷官員,達官顯貴的地方。在上首處,李淵尷尬的咳嗽了一聲,穿越眾幾乎都是揭穿這些江湖把戲,可是他卻暗中傳授給清羽,真是有點不自在。

其實黃紙符在空中自然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原理,就是在紙符上面涂上了一層液態黃磷。黃磷的燃點只有二三十度左右,先暗中讓黃磷在空氣中快速摩擦生熱,最后拋出用桃木劍一刺。

就造成了有仙術的假象。

“三清祖師在上,列祖列宗,如來佛祖,諸位仙神保佑,保佑你們的不孝徒子徒孫,今日煉丹一定要成功,要是不成功只能上天伺候祖師爺您老人家了”清羽心里哀悼,可是在眾人眼中卻是挺胸抬頭,嘴角掛著淡淡的適從笑容。

想完之后,清羽便盤膝而坐,吩咐左右侍者將木案上的材料依次加入到煉丹爐中,然后封上爐頂,點燃灶火,開始煉丹。

“輔機兄,這妖道的把戲雖然我猜不透,可是他定是國之妖人,等會他煉丹失敗之后,我們兩個就一起上前為陛下諫言,縱使太上皇昏庸想要阻止,可是憑我們兩人矢志不渝的信心,定然能一舉成功。”魏征堅定的看了一眼長孫無忌,低聲說道。

長孫無忌腦上青筋跳了一下,但也不好直接推脫,臉皮抽搐道:“玄成,這妖道之事不著急,若是他成功,陛下金口已開,怎么會輕易悔諾,若是失敗,陛下定不會輕饒,我等還需徐徐圖之......”

他可不想傻乎乎的跟著魏征去鬧,魏征越鬧,反倒他越受重視。而他長孫無忌是天生的國舅,不論陛下是昏庸還是英明,他都應該站在李世民這里。

魏征嘆了口氣,轉而興趣昂昂的走到杜如晦那里,低聲道:“克明,等著妖道煉丹結束,我倆就聯合上奏請命,讓陛下處斬此妖人,憑借我們忠心為國的耿直,定然會一舉成功。”

“玄成,你......”杜如晦有點小懵的看著魏征,他昨日告假,并未前往政事堂,只是對此事稍有耳聞,并不清楚。

但聽到這句話,本著為國為民的忠貞思想,杜如晦緊鎖眉頭,沉重的點了點頭。

觀看的人數太多,難免有些擁擠,而在朝廷顯貴這里,雖然秩序井然,但略顯擁擠,所以倒是無人看到魏征的小動作。

“勾搭”了近三十名朝廷官員之后,魏征終于松了口氣,雖然近三十名官員大多是御史臺的言官,但也不乏像杜如晦這樣的朝廷大員。

“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藥,打造樓船不可勝數,征發徭役頻繁......以致百姓民怨沸騰,最終楚人一舉,咸陽宮化為灰灰,我絕對不能再讓陛下重蹈覆轍!”

魏征的眼神愈發堅定,低聲道:“無他,當死諫之!”

而在刑部衙門校場的另一邊,隔著高高的坊墻。

“師傅,師傅,清心和眾師兄已經捕捉了好多,好多蝴蝶和蜜蜂。”清心小道童捏著一個小麻袋,小麻袋鼓鼓的,里面響起翅膀的顫音。

他可是一大清早的起床,跟著眾師兄跑到長安城外,捕了能有兩個時辰。幸好此時是仲春,百花齊放,蝴蝶、蜜蜂很是常見,要不然太容易捉瞎。

孫思邈嘆了口氣,接過小麻袋,掂量了幾下,說道:“為師感覺......應該夠了,此刻就看你師兄的造化了......

你看到了你師兄的下場沒有,做的多,也錯的多,那壯陽藥是為師不得以才賣的,可是為師向來不讓你等碰手,就是害怕陷入了貪欲。

那煉丹室的丹爐早就警告你等不要隨意觸碰,你師兄偏偏不聽,這是他的劫,也是你們的造化。”

因為太上皇的極力保釋,再加上清羽的供詞,證明了此事與孫思邈沒有什么關系,完全都是清羽所為,于是他就被先行釋放。

若是其他人哪管參與不參與刺殺太上皇,遇到了就誅九族。可是此次不同,孫思邈好歹也算是享譽關中的名士。

這樣的人,沒有足夠的證據,就算是皇帝也難殺!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孫思邈曾經救過太上皇的命,于情于理,太上皇也否認,不放等著發牢獄飯嗎?

“此物......真的能救師兄嗎?”清心小道童細心聽著耳邊蟲鳴的躁動,喃喃自語道。

“能,一定能,若是不能就清羽,老道寧愿舍棄這具臭皮囊,也要救下清羽!”孫思邈堅定道。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