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零四章:背黑鍋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陛下,承乾也沒做錯什么,作為學生維護自己的師長。這本身就沒錯,你何必大發脾氣?”

長孫無垢緊縮蛾眉,臉色冷的難看,但還是竭力勸阻李世民,她柔聲道:“承乾作為太子,乃是一國儲君,這天底下的人可都看著呢,稍有些風吹草動,那么……就是天大的災難!”

李世民聽到這句話,也點了點頭,將脾氣壓了下去,但眼中的寒光依舊緊盯著跪在地上的宦者,說道:“是誰帶太子去醫學院的?”

“回陛下,是趙國公世子長孫沖,皇后娘娘的侄子。”宦官不斷磕頭,直到頭磕的血流。

“皇后,你的侄子?”李世民的臉色變了幾變,到底是長孫沖自作主張,還是長孫無忌布的局?

可是此事對長孫無忌的益處太少太少,長孫家雖然貴為皇朝國戚,但是積累哪有世家深厚,占的隊是緊隨皇家的。

太子只是九歲,哪里有那么多心思,此事定然是別人指派。

但長孫無忌排除了,而父皇又在中午離開長安,前往翠華山……他實在想不出到底還有誰與此有關聯。

“陛下,有密信。”老太監王振悄聲在李世民耳邊說道。

王振從懷里掏出一封書信,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書信,仔細查看了片刻,臉色陰晴不定,悲憤道:“此乃父皇所設之局,目的就是讓某不得安生。

父皇這老頭,心腸忒壞的很!”

這封密信便是蘇猛所寫,里面提及到了他投靠太上皇的原因,就是為了五百貫錢救自家妹妹,但是想到他曾是天策府軍,忠于陛下,因此就密信稟告。

至于太上皇為何如此做的原因,蘇猛言辭間也略微提點了一些,說是太上皇看自己這個兒子過的太愜意,心里不爽,就是這么簡單,所以就坑他。

“既然是父皇所為,陛下你又能何為?指責太子還是父皇?”長孫無忌沒好氣說道,心里卻也是暗自發笑。

咋一看,太上皇這個老陰逼轉手坑了李二一把。

可是想想,太上皇已經退居二線,但是心里難免有所不滿兒子所作所為,心情郁悶這樣做也是情有可原。

要是不做,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能坑意味著還在意!

等待行刑的痛苦遠比真正砍頭要難受的多。

這何嘗又不是一種異樣的原諒呢?

“此事……此事……某心里實在不甘。”李世民氣的咬牙切齒。

太上皇年齡已近花甲之年,去歲被刺客行刺在心臟受了傷,沒幾年可以好活,他動不了。

至于另一個……

“來人,派遣內侍將太子迎回東宮,就以李綱李太傅的名義。另外太子回東宮后,派人嚴加看管,不準私自出宮,并罰他抄十遍《孝經》,不……一百遍,抄不完不準吃飯!”

日暮西山,翠華山上一片靜籟。只有偏殿處的微弱燈光,顯示此處有人居住。

“道君,你怎么今日回來了,不是說好了最近幾天在長安嗎?”

緊貼在墻角處的床榻,在粉色紗帳的遮掩下有些曖昧氣色。

李淵半躺在床上,摟著畫屏如玉的身子,感受凹凸有致的身材,喉嚨生出幾絲癢意。

但他還是抵住了誘惑,開口笑道:“現在長安已經成了是非地,貧道就算是想待也待不住……若真是久留,恐怕世民就要心生嫉恨。”

“嫉恨?”畫屏心中有點疑惑,芊芊玉手撫摸著李淵寬闊的胸膛,說道:“道君既然已經用重疾打消了秦王心中的顧慮,如果沒有必要,秦王不會向道君你出手的……”

秦王,便是畫屏對李世民的稱呼。她在秦王府倒是叫慣了這個稱呼。恰好,李世民登基之時她就被長孫皇后賜給李淵做女官。

最初,她還拗口的分別稱呼兩個陛下,可是自從被封為太上皇的昭儀后,她又開始用起了原來的稱呼。

“不錯,他一定是不會出手的,即便他想出手,其他的人……比如,皇后就一定會制止。”

李淵目光閃爍,他算是摸清楚了長孫無垢的脾性。這是個極為聰慧的女子,有她自己的主見和堅持。太上皇畢竟是皇帝陛下的親爹,小打小鬧完全沒有必要。

她始終能如一的堅持叫太上皇為公公試圖緩和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定然不容許好不容易建立的默契被破壞。

更何況……他設局讓李世民來處理此事,雖然有點不太道德,但總歸沒有犯大忌諱,頂多是讓李世民心里略微不滿。

當然李淵做此事的意義可不是單純的李世民喂口屎,而是為了讓周寒成功獲勝,從而將醫學院的權威建立下來。

在太上皇的加持下,醫學院終有一天將蓋過國子監的風頭。

那時候……

恐怕天下泰半士子都要尊稱他為一聲:院長!

“道君既然心中早有定意,奴婢也就不多問。”畫屏美眸流連,輕輕的吹滅了燈臺上的蠟燭,緊緊摟住了李淵,說道:“道君雖看起來老了,可這精力卻跟二三十歲的差不多……”

話音未落,便是婉轉低吟淺唱……

自從一月前的養豬廠創立,那本《科學養豬手冊》中的內容也漸漸被李淵應用在了養豬廠里面,比如第一項考核閹豬,他就用了新時代的方法,對這個時代的技術帶來了沖擊。

當然這也給李淵帶來了五百點發明值,足足獲得了一年半的壽命,再加上之前獲得的壽命,李淵身體機能大概保持在五十歲左右。

不過李淵平日里也非常節制自己的行為,他可是被當初的“不勝腰力”嚇的對人生充滿了懷疑……

東宮,崇文殿。

“太子殿下,陛下吩咐老奴要緊盯著殿下抄完一百遍《孝經》,抄不完不準吃飯。”老太監王振笑瞇瞇道。

李承乾小臉一黑,看著眼前半指厚的書本,若是真抄一百遍,他一個月恐怕也抄不完。

于是,哭喪著臉說道:“孤可不可以不抄,比如……作首詩怎么樣?”

他的腦海里,可是有著太上皇抄給他的幾首詩詞,不愁沒貨。

網站地圖導航:

20122015傲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