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暴走了

第62章 都在聽故事

講故事需要天分,講好故事還需要閱歷,絕非憑一時腦熱,就能成功加入說書人這個行列。

牛暗形是老江湖,見過無數自負輕浮的年輕人,因此聽楊崢說出這話,不免對他看輕幾分。

“我還有事,失陪了。”

他不想再在楊崢身上浪費時間。

楊崢急忙說道:“那這樣,咱們不談交易的事,就當晚輩拋磚引玉,在您面前獻丑,您坐下來當一回免費的觀眾,如何?”

他相信,真正的好故事,能讓觀眾主動留下來,享受其中,渾然忘我。等到牛老入巷,認可故事本身,他再戛然而止,開始談條件也不遲。

網文寫手不是最擅長這樣斷章么。

老先生眨了眨眼,心道,老夫說了一輩子書,還真沒怎么聽別人說過書,也罷,就當是拿這小子消遣時間了,或許能對自己有啟發。

于是,他坐回座位,端起猶熱的茶碗,“我只給你一盞茶的功夫,開始說吧。”

李鼠侍立在側,狐疑地盯著楊崢,有些難以置信。竟然連說書這種事都會,自己到底跟了一個什么樣的人?

天氣寒冷,楊崢搓了搓手,心底飛速盤算,“老頭這輩子沒少說書,用前世的話說,絕對是老白讀者,拿斗羅斗破那種套路爽文,恐怕吸引不了他。”

他看小說十年,要講故事很容易,難的是對癥下藥,挑出對牛老胃口的作品。那些古典名著固然精彩,但劇情松散而緩慢,并不適合在這時候搬出來。

他微微沉吟,拿定主意后,開始講這個故事。

“故事要從大唐天啟十三年開始……”

第一句話剛出口,牛老便蹙眉,打斷了他,“大唐是什么意思?天啟又是什么意思?”

楊崢一怔,恍然意識到,現在是在戰國時代,還沒有唐朝呢,連年號也是漢武帝發明的,老頭能聽懂才怪。

“是我疏忽了,大唐是一個強盛而剽悍的國家,相當于強秦,而天啟嘛,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唐國一位君王的名號。”

牛老若有所思,沒再插話。

楊崢見狀,開始步入故事的正軌,“唐國西北端有座邊城,叫渭城。渭城有個十六歲的少年,叫寧缺……”

一本376萬字的小說,會花費大量筆墨描寫,會灌不少水,實際精煉概括起來,劇情并不算復雜。能被記在腦海里的,基本都是精彩情節。

楊崢按照自己的記憶,娓娓道來。

他原本想講很喜歡的《雪中悍刀行》,但考慮到其情懷更重,故事性反而弱了不少,不得不改為這個叫《將夜》的故事。

時間在緩緩流逝。

雅間里,牛老和李鼠看著楊崢,靜靜聆聽主角寧缺的少年意氣、愛恨情仇,儼然忘記了時間。

楊崢眉飛色舞,似乎也忘記停下來。

“寧缺說道,‘時隔多年,平反詔書上的這些名字再次被念起,我很欣慰。可惜,終究還是有些人被遺忘,比如說,我的父母……’”

故事前半段,講的就是寧缺替父母報仇之事。

聽到這里,牛老不由一愣,脫口而出,“你不是說,詔書開頭平反的就是林將軍夫婦嗎?這怎么叫遺忘了他的父母?”

顯然,他已經融入到故事里,忘記跟楊崢的約定。

楊崢微微一頓,繼續說道:“寧缺微微一頓,繼續說道,‘林將軍夫婦并不是我的父母。’”

牛老臉色微變,李鼠也倍感意外,想不到故事會發生轉折。

“不是他的父母?那他折騰這么久,替林將軍報仇,豈不是在瞎折騰?不對,這里面肯定有隱情!”

牛老緊盯著楊崢,等他講述故事接下來的進展。

楊崢卻沒再繼續,微微一笑,說道:“老先生,故事講到這里,才漸入佳境,后面還有更多出人意料的轉折。您如果喜歡,咱們就先談談交易。”

好奇心害死貓,你如果不把功法交出來,當作打賞,休想讓我給你解密劇情。

牛老一拍桌子,頓時急了,“不行,你先講完這段故事再說。”

楊崢笑而不語。

牛老臉色難堪,故事聽到這份上,他在乎的已經不是把它再講給別人聽,作為聽眾,他自己都憋得難受,迫切想聽下回分解。

他無可奈何,只好乖乖就范,瞪李鼠一眼,“去取紙筆來,我這就寫功法口訣!”

作為說書人,出門在外,他不可能隨身攜帶所有功法,只能臨時謄抄出來,這也需要些時間。

于是,接過紙筆后,他奮筆疾書,恨不得一下子寫完,讓楊崢這小子立即講故事。

楊崢當然不急,認真注視著牛老,眼里精光四射。

在楊崢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有一名矮小老頭,身材佝僂,疏發霜白,正側躺在食案后,手拿一條蒜泥狗腿,慢條斯理地啃著。

老頭對面,一名白袍男子正襟危坐,高大魁梧,開闊眉眼間藏著極淡的晦暗之氣。

他嗓音渾厚,低聲說道:“寧缺明知不是夏侯的對手,仍不顧所有人反對,毅然站出來挑戰,這份血性和氣魄,挺讓我欣賞。”

想不到,隔墻有耳,這房間里的兩人一直在偷聽楊崢講故事,遲遲沒離去,此刻也坐等楊崢的下文。

枯瘦老頭抹了抹嘴,嘿嘿一笑,“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在我眼里,這故事最打動我的地方,倒不是寧缺,而是他那兩個師兄。”

這倆人百無聊賴,居然開始討論劇情。

白袍男子問道:“老師何出此言?”

老頭坐起來,將啃剩的狗腿丟到桌上,說道:“你沒聽那小子講么,為了讓寧缺公平決斗,不擅長打架的大師兄去攔住外來敵援。”

白袍男子默默聽著。

“至于他的二師兄,獨坐在橋頭,擋住城里所有阻撓者。難得,老大和老二性格涇渭分明,在關鍵時刻,都愿替小師弟出頭,相信寧缺能做到。”

白袍男子低頭,隱隱聽懂老師的深意,沒有接話。

那老頭打了個嗝,感慨道:“我挺羨慕那位夫子,教出如此優秀的三名弟子,還能保持和睦。再看看老夫,總共就收了倆徒弟,卻……”

他瞥白袍男子一眼,無奈地道:“你倆老死不相往來,看樣子,我也得再收個小徒弟才行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