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宋

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將起(一)

第一百五十五章風將起(一)

第一百五十五章風將起(一)

汴梁,皇城慶寧宮。

趙構有些緊張,不安在大殿里走動。

他時而踱步,蹙眉沉思;時而又停下腳步,站在那里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

韋賢妃疑惑看著他,道:“九哥,今日是怎地,這般心緒不寧?”

“啊……孩兒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所以……母親勿怪。”

“什么事?”

韋賢妃不滿道:“今日你請得官家來賞字畫,又有什么事情,能比這件事更重要呢?

切不可胡思亂想,有什么事,過了今天再說。”

“孩兒,明白。”

趙構強笑一聲,走到一旁坐下。

只是看他那神不守舍的模樣,也不知剛才韋賢妃的話,他聽進去了多少。韋賢妃不由得蛾眉輕蹙,心中更加不滿。趙構之前,不費一文錢弄來了快雪時晴帖,令韋賢妃很高興。準備了許久,終于得了官家的承諾,今天會來這慶寧宮中吃酒說話。

這對于韋賢妃也好,對趙構也罷,都極為重要。

偏偏趙構這時候的狀態……

韋賢妃心中不禁有氣,便站起來想要斥責。

就在這時候,慶寧宮外傳來內侍的呼喊聲:“皇上駕到。”

“官家來了,九哥快隨我前去迎駕。”

韋賢妃也顧不得許多,忙站起來,催促趙構。

趙構這時候,也清醒過來,跟在韋賢妃的身后,一同走出慶寧宮大殿,恭迎官家的到來。

趙佶一身便裝,帶著一群人走進慶寧宮。

他可不是一個人過來,身后還跟著王黼、李邦彥、高俅以及才從蘇州返回述職的朱勔。

除了這四人之外,更有童貫和梁師成伴隨左右。

這幾乎是趙佶身邊的常規班子,除了蔡京因病不在,蔡攸因公外出之外,他的親信,幾乎都來了。

本來,趙佶都忘記了答應來慶寧宮的事情。

幸虧內侍張迪提醒,他才想起來,于是帶著眾人,從艮岳直接來了慶寧宮。依著他的意思,在慶寧宮待一會兒,給了韋賢妃這個面子,然后找個借口離開了就是。

他不喜歡韋賢妃,覺得韋賢妃粗鄙,不懂風雅,更不解風情。

趙佶身邊不缺女人,且不說皇宮里,便是在宮城外,也金屋藏嬌,有一個李師師。

相比之下,韋賢妃真算不得什么。

若不是韋賢妃生了趙構,他甚至不會冊封她做妃子。

“賢妃,平身吧。”

趙佶笑呵呵擺手,示意韋賢妃免禮,而后目光在趙構身上掃了一眼,就飛速挪開。

倒不是說厭煩趙構,而是因為韋賢妃的緣故,對趙構有本能的疏遠。

趙佶走進了慶寧宮大殿坐下,就道:“賢妃,朕今日事務雜多,怕是坐不得太久。命人上宴吧,朕正好有些事情要與諸位愛卿商議,就借你這慶寧宮一并處理了。”

看到王黼等人到來,韋賢妃心里就是一涼。

從趙佶那冷漠的話語中,她聽出了一絲不耐之意。

心中不禁發苦,可是卻不能在臉上表露出來。

趙佶這是擺明了坐坐就走,不打算在慶寧宮逗留,韋賢妃這心里面,又如何能開心。

可她還必須要強顏歡笑,欠身道:“臣妾遵旨。”

既然是要商議事情,那她就不好作陪。

之前的諸般設計,也都將付之東流,韋賢妃感到了莫名絕望。

她欠身告退,命宮女把早就準備好的酒宴,送進了大殿里。好在,趙佶沒有驅趕趙構,也算是給了韋賢妃一絲絲的希望。只愿九哥不要莽撞,壞了官家的興致……

韋賢妃退下之后,趙佶的心情,立刻好轉許多。

他時而和王黼等人說笑,時而詢問童貫一些關乎西北的戰局。

或者,調笑高俅兩句,并時不時與梁師成竊竊私語,還發出爽朗的笑聲,顯示出心情不錯。

趙構坐在末端,食不知味。

母親的屈辱心情,他能夠理解,同時,心里面更裝著一件事情,令他感到很為難。

他看到了高俅。

高俅似乎也懷著心事,坐在那里,強笑著和官家應對。

還有,梁師成好奇怪……他時不時把目光落在高俅的身上,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趙構心里面疑惑,難道說,高太尉招惹了梁師成嗎?

“九哥,怎地不說話?”

“啊?”

就在趙構胡思亂想之際,趙佶卻突然喚了他的名字。

趙構愣了一下,忙清醒過來,起身道:“孩兒聽父親與諸位相公交談,受益匪淺。”

“哈哈哈!”

趙佶明知道趙構是在說瞎話,但是心里面并不在意。

他隨口問道:“這些時日,朕忙于政務,所以疏于關心九哥。

九哥近來讀的什么書?做得什么事?”

“孩兒……”

趙構眼珠子一轉,便計上心來。

他起身道:“孩兒,最近在練字。”

“練字?”

“嗯,孩兒自覺,書法不堪,所以有些羞愧。

父親乃當世書法大家,自創書體,堪稱一絕,可孩兒卻不得父親十之一二……所以,最近一些時日,孩兒淘來了不少書帖,并加以臨摹,自覺這書法,有一些長進。”

趙佶一愣,旋即大喜。

他別的事情都馬馬虎虎,但是這琴棋書畫,確是精通。

聽說趙構在練字,他便來了興致,道:“九哥有此認知,確是不錯。

不知九哥最近,臨摹何人書法?”

“孩兒臨摹的,是王右軍書法。”

一旁李邦彥聞聽,不禁笑了,“廣陽郡王,這王右軍的真跡,如今大都為官家收藏,外面流傳的,大都是些假貨。廣陽郡王既然要臨摹右軍書法,又何必去外面找?”

“李相公提醒的是……不過前些時日,孩兒卻淘來了一副快雪時晴帖。”

“嗯?”

趙佶等人聞聽,都愣住了,詫異看著趙構。

而高俅的目光則變得有些古怪,看著趙構,若有所思。

“快雪時晴帖?那不是在官家手里……前些時日,我編撰宣和書譜時,還曾見到。”

趙構沒有理睬李邦彥,而是看著趙佶道:“父親,孩兒淘來的,是褚印貼。”

趙佶頓時來了精神,擺手道:“前些時候聽人說,有人在白虎橋發現了右軍真跡,莫非是九哥不成?朕早就聽人說過此事,卻一直找不到人,沒想到……九哥,快快取來,朕要親眼看一看,這褚印的快雪時晴帖,與朕手中的快雪時晴帖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