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宋

第一百二十章 風乍起(6+1)第二卷終

第一百二十章風乍起(61)第二卷終

第一百二十章風乍起(61)第二卷終

作者:庚新

宣和二年,三月一日,金明池開禁。

一年一度的水軍操演,吸引了無數汴梁百姓,紛紛走進金明池,觀看那一場龍爭虎斗。

官家本來是不想來的。

發生了那么一件事情,雖沒有證據可以表明,那些人就是針對他而來,可心里面終究是有些膩歪。不過,在鄭皇后和眾子女的勸下,他最終還是帶領百官前來觀摩。

寒食結束,清明到來。

汴梁城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為美好的時光。

繽紛桃李梨杏競相開放,汴河兩岸,柏槐輕輕,楊柳搖曳,把個春景渲染的格外燦爛。

馬行街的街北藥館外,出現了一個賣薄荷的商販。

他操著一口燕云口音,賣的薄荷品質極好,以至于很快的,便成為這街上最受歡迎的商販之一。

每每傍晚,他就會站在馬行街口的榜文前抄抄寫寫。

在汴梁,朝廷的詔書除了會公布在尚書省署衙前,還會在馬行街的街口加以頒布。

那薄荷商販,會很認真的把那些詔書抄寫下來。

有人問他,抄寫這些作甚?

他會憨厚一笑,然后用帶著濃郁口音的官話回答:我認字不多,正好可以用來識字。

也沒有人會懷疑他,只笑他呆傻,便離去了。

而商販會繼續抄寫,一筆一劃,格外認真……

一晃,就是十天。

伴隨著清明過去,天氣越發溫暖。

高府園中的桃樹卻在這個時候,開始凋零,那粉紅花瓣散落徑,卻顯幾分凄美。

高俅一大早醒來,就眼皮子直跳。

他感覺心神有些不寧,卻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沒有出去,而是留在家里。

看了看書,練了練字,一直到正午時分……好像少了些什么,但他又不出門道。

從書房里走出,高俅就看見馬大壯一個人在庭院里打拳。

“大壯!”

“太尉有什么事情嗎?”

“怎地今天沒有出門?我記得你平時都要去大相國寺練武,今天不用過去嗎?”

馬大壯搔搔頭,道:“衙內沒有找我,所以我就沒去。”

“四哥沒起來?”

“一大早,就沒見他人影。”

高俅突然明白了,究竟是少了什么。

自高余從開封府大牢出來后,每天都會給高俅請安。

惟獨今天,一直到現在都不見他影子,怪不得會覺得少了些什么。

不過,不對啊……四哥平日里雖然懶散,但作息卻極為穩定,早起早睡,比他這個老人家還有規律。

難道,他病了?

高俅心里,更感不安,于是帶著馬大壯,來到了高余的房間。

“吉祥兒,起床了嗎?”

屋里面,沒有回應,感覺著,好像沒有人?

高俅心里不安的感覺越發強烈,于是提高了嗓門道:“吉祥兒,起床了嗎?怎地不回話?”

屋子里,依舊沒有動靜。

“大壯,給我撞開門。”

“好!”

馬大壯聞聽,就答應一聲,狠狠裝向房門。

他氣力驚人,那房門雖然落了門閂,卻經不住他的神力,就聽哐當一聲,房門倒塌。

高俅健步就沖進了屋子里,旋即呆愣住了。

他本以為,高余又是和之前那樣,突然間昏迷了。

可是……這屋子里空空蕩蕩,不見高余人影。床鋪疊的也是整整齊齊,好像沒有人睡過。

“吉祥兒,吉祥兒!”

高俅慌了,大聲喊叫。

他的叫喊聲,也驚動了梁氏,帶著林氏母女匆匆趕來。

“夫君,怎么回事?就聽你在大聲喊叫。”

“吉祥兒不見了,有誰見到他了?”

“吉祥兒不見了?”

梁氏一聽,嚇了一跳。

她忙環視房間,就見那靠窗的桌上,擺放著一口寶劍,寶劍下面,壓著一封書信。

“夫君,快看!”

高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忙快步上前。

他抽出書信,打開來看。

“孩兒頓首,父母臺鑒。

師仇未報,孩兒夜不能寐。

今仇人現身杭州,故孩兒決意尋訪。

金梁蠻子,絕非偶然,還請父親多加留心,以免被賊人所乘。螣蛇劍已去煞成功,與父親最為合適。螣蛇雖有克主之能,但也因人而異。孩兒觀父親命格,若得螣蛇相助,則如虎添翼,故請父親放心佩戴,并恭祝父親前程似錦,官場得意……

母親休要牽掛,待孩兒報得師仇,定會重歸膝下請罪,陪伴母親,不再分離。

三哥省試在即,還需刻苦攻讀。弟未能陪伴三哥科考,待回歸之日賠罪。

高余頓首。”

“什么意思,這是什么意思?”

梁氏直覺一陣天旋地轉,幸虧林氏眼疾手快,她攙扶住。

高俅的臉色,也格外難看……這子,使得好一手瞞天過海之計。先是假裝忘記了去杭州的事,每日陪伴自己左右,讓他失去了警惕之心,而后又悄悄的離開。

玩了一輩子的鷹,到頭來卻被鷹啄了眼睛。

高俅已經顧不得儀態,厲聲道:“立刻派人去追,務必要找到吉祥兒,把他給我帶回來!”

剎那間,高府上下,亂成了一片。

與此同時,趙構和富貴登上了王樓雅閣。

他是收到了高余的信,邀請他前來王樓吃酒。

可是,當他進了雅閣之后,卻沒有看到高余的影子,只見到了常六一人在等候。

“衙內呢,怎地不見他人?”

趙構心中奇怪,看著常六問道。

常六忙躬身道:“回九哥的話,衙內沒有來……他昨晚命人送了底一些東西,是讓底正午在此等候九哥,并且親手把東西交給九哥。這是衙內留下的東西。”

他著話,從肩頭取下一個褡褳,放在桌上。

趙構疑惑看了常六一眼,而后打開褡褳,從里面取出了一副書卷。

“快雪時晴帖?”

當他打開后看清楚,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呼。

原來,高余讓常六帶來的,正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快雪時晴帖。

“衙內這是什么意思?”

常六一臉茫然,看著趙構道:“底不太清楚,衙內,九哥看過書信就會明白。”

“書信?”

趙構一怔,忙打開褡褳,找到了常六的那封書信。

高余頓首:未知九哥身世,想來貴胄出身。

知九哥好書帖,故而贈予,望九哥勿推辭。今高余南下,行程匆匆,難與九哥辭行,故令常書欣代為轉交。臨行時,托付九哥兩事。六哥純善,余曾有言為之謀取前程。然能力不足,還請九哥相助,謀都商稅務店長之職,九哥定不會拒絕。

此一事。

教頭陳廣,乃孤高之士。

他曾托付我,救其甥李大志于西京。然家父武臣出身,不為人所重,故一并托付九哥,代為營救。

此二事。

余此行,不知歸期。

待他日歸來,與九哥暢飲七嫂桃花酒,品鯉魚釀,望那時九哥可以告知余高姓大名。

高余頓首,韋九何人?

那字,圓筆藏鋒,氣度安詳,盡顯古雅之風。

就連那書寫的格式,也是采用了東晉時期書信格式,令趙構眼前不由得為之一亮。

他深吸一口氣,把書信心翼翼折好,放進了懷里。

而后,他又打開那快雪時晴帖,左看看,右看看,把字帖放下,負手走到了窗前。

透過窗欄,就見汴河河面,波光粼粼。

也許是被風沙迷了眼睛,亦或者是別的不為人所知的緣故,趙構的眼睛突然間紅了,更隱隱有淚光閃閃。

“九哥,你這是怎地?”

富貴走上前,輕聲詢問。

趙構卻取出手帕,沾了沾眼睛,搖了搖頭。

半晌,他仿佛是自言自語道:“這高四,這高四,這高四……哈哈哈哈!”

他突然發笑,而且越笑聲音越大,到最后連眼淚都流淌出來。

“好你高四,自己快活去了……待你歸來時,我定要罰你吃酒,看你到時候會不會害怕?”

完,他扶著窗欄,向遠方眺望。

但見藍天白云,碧波蕩漾……他恍惚間,仿佛看到高余朝他揮了揮手,轉身飄然而去。

“衙內,我等你回來!” 相關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