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第三四四章 為有源頭活水來 (下)

☆:簽到是貼吧人氣、榮譽的比拼,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吧友群253611965歡迎您

正版閱讀每日必點:

最近十章更新連載帖:

總連載貼:

安頓阿拉伯學者,只能算是陳恪的業余活動,他正經的差事,是在皇家武學院。

而今的武學院,已經今非昔比,在官家和曾相公的重視下,各衙門再不敢陽奉陰違。

在包相公的過問下,朝廷一次補齊了歷來積欠的銀糧薪俸,春節臨近,武學院的師生們,終于可以過個舒心的肥年了。

更讓他們欣喜若狂的是,朝廷宣布從下屆武舉開始,原先有兩名高級官員推薦方可應試的條款,將改為從武學院畢業方可應試,而且武進士人數也將大大增加。當然,武學院也提高了門檻,需要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才能躋身其中。

不過,張振、莫問等十七名堅持到最后的武學生,不需要再考試了……

多年的堅持,終于等到了天亮的一刻,叫師生們如何不感激涕零?陳恪在他們心里的印象,自然也徹底掉了個個……原來院判大人一直在為武學院和他們的未來積極奔走,只是從來不說罷了。

現在回想起陳恪當初的種種虐待,似乎也變成了刻意的磨練,是為了讓他們能更經歷風雨。總而言之一句話,他們當初有多恨他,現在就有多愛他。

在來年開春招生之前,武學院中只有這十七名學生,官員和教員加起來,卻足有五十多人。陳恪沒有因為學生少,就讓教職官員放羊,而是要求他們各司其職,擔負起各自的責任來。

于是。在這個冬天,武學院的六個分院成立了……雖然每院平均不到三名學生,但是每天早課、出操、教學、訓練、晚課按部就班,不許有絲毫懈怠。

閑著的教職員,則在陳恪的組織下,編篡學校章程、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為來年招生后馬上開課。緊鑼密鼓的籌備著,絲毫不得閑暇。

陳恪和兩名同判也分工明確,他負責教學。左同判、西上閣門使李惟賢負責人事,右同判、延福宮使王中正負責教務。

這兩位同判,可都大有來頭。李惟賢字寶臣。乃李昭亮之子,李繼遷之孫,地地道道的名門之后。他以父蔭為三班奉職,后為閣門祗候、通事舍人。累遷西上閣門使,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但誰都不敢懷疑他的能量。

王中正字希烈,開封本地人,因父任補入內黃門,遷赴延福宮學詩書、歷算,很快便顯出聰明過人。官家嘉其才。命隨侍左右。慶歷衛士之變,中正持弓矢督侍衛捕射,賊悉就擒,時年甫十八,名聲大噪。

平亂之后。他更是平步青云,很快便遷東頭供奉官,然后外放……大宋朝為了防止宦官專權,不但專設了單獨的宦官官階,還規定內侍升至東頭供奉官則止。若再想升遷,則必須出宮歸于吏部。成為文官體系中的一員。

之前幾年,他一直在鄜延、環慶路干當公事,分治河東邊事。這次被官家召回,同判武學院,官家對武學院的重視,也就可見一斑了。

兩人的性格也截然不同,李惟賢名門之后,風流倜儻,總是一臉微笑,讓人如沐春風。王中正則沉默寡言,總是板著一張臉,瞇著一雙眼,好像無時無刻都審視你一樣,讓人不寒而栗。

名義上,兩位同判是陳恪的下屬,但陳恪沒有權力命令他們什么,而且任何公文,若無他倆副署,都不能生效。所以實際上,這兩位是和他這個院判,互不隸屬的并列長官。

當然,若是陳恪的官階、資歷遠遠超過二人,也可以把他們壓住,一個人說了算。但李惟賢也好、王中正也罷,都是各方精心挑選出來,足以抗衡他的人物。不夸張的說,很多人都在等著看三人打成一鍋粥,根本不相信,他們能擰成一股繩。

不過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三人在短暫的磨合后,竟相處的十分和諧,從來都是一個聲音開腔,沒有絲毫內訌的意思。

然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三人都是城府深厚之輩,面上相處融洽,自然不成問題,但還遠未到交心的那一步。

那王中正還好說,可能是得了官家的授意,要他盡量配合陳恪,所以一直沒有任何過分的舉止。

但那李惟賢的出身擺在那里,就算他想和陳恪相安無事,那些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從小玩到大的兄弟,走他的門路,想要免試入學,李惟賢根本拒絕不得。實在沒辦法,硬著頭皮跟陳恪提出,是不是想辦法通融一下。

陳恪自然不會當面拒絕,他說,其實我這邊也有不少托請的,許多大臣的推薦,讓人拒絕不得。

李惟賢大感同病相憐道:“是啊,咱們就沒個求別人的時候了?要是全都回絕了,日后還怎么見人?”

“不過要是一上來,就走關系、開后門。”陳恪嘆口氣道:“這武學院難免會淪為又一個國子監。”

李惟賢是京城人,自然知道國子監里滿是不學無術的官宦子弟,什么學規戒律全都是擺設,教授、訓導根本不敢管,一片烏煙瘴氣、已是無可救藥。

他也不想自己平生第一份正經差事,就弄成那個鬼樣子。便有些發愁道:“看看有沒有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讓我考慮考慮……”陳恪緩緩道。

這一考慮,就是十天半個月,眼看年關將近,過年時走親串友,若還沒個準信,難免要被弄得焦頭爛額。是以這天上午,李惟賢把陳恪堵在值房中,先是扯東扯西了一陣,才笑著問道:“那件事兒,考慮的怎樣了?”

“那件事啊。”陳恪也不裝傻,點點頭道:“正想跟你商量呢。”

李惟賢暗罵道,我不找你、你也不找我!面上卻滿是笑道:“不用商量,我洗耳恭聽就是。”

“寶臣兄言過了”,陳恪笑道:“我先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第一條,咱們必須得為大宋朝,培養出合格的軍官來。”李惟賢點點頭,便聽陳恪道:“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域、遑論幽燕。今隴西李家叛逆已久,契丹耶律更是以北朝自居,實是本朝武人之辱!”

“其實幽燕難復、西夏叛出,非戰之罪也,更不能讓武人承擔主要責任……”李惟賢苦笑道:“咱們兄弟說話,百無禁忌,我想仲方兄也知道,咱們大宋朝的武人,有多悲哀吧?”

“嗯……”陳恪點點頭道:“難道就一直這么悲哀下去,直到被異族鐵騎踏破河山么?”

“唉……”這是宋朝人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李惟賢唯有繼續苦笑道:“這不是我們能改變的。”

“我不說‘不試試怎么知道’之類的屁話。”陳恪沉聲道:“但是,皇家武學院,只是大宋朝軍事改革的第一步,官家和相公們寄予了多少厚望?如果在咱們這里就成了一灘爛泥,后續的改革還怎么展開?”頓一下道:“好吧,其實我也對軍事改革信心不足,也許就沒有什么后續,但這一棒不能砸在咱們手里!不然大宋軍事改革失敗的責任,就要咱們來背了!弄不好將來史書上,還會把亡國滅種的罪名,也往咱們身上扯!”

陳恪一番話,說得李惟賢大冬天出了一身汗。這問題他從未想過,雖然覺著有些牽強,但也很有道理……

便聽陳恪接著道:“如果說,有文官從我這里走門子,倒還好理解。讓我不可思議的是,原本應當是軍事改革最堅定支持者的大宋將門,竟然也這么干!”說著看看李惟賢道:“誠然,軍事改革短時間內,可能會觸動將門的一些利益,但從長遠看,到底是誰得利?難道他們就沒想過,能跟文官分庭抗禮么?”

“這……”李惟賢的苦笑都凝固了:“仲方說軍事改革,軍事改革到底是什么,我都不知道。”

“如果一上來,就把藍圖描繪出來”,陳恪冷笑道:“你說文官們會不會答應?”

“那倒是,他們像防賊似的防著咱們”,李惟賢點頭道:“可是,仲方兄你也說,自己都信心不足?”

“任何改革,都必須有堅定的支持者,且力量不能弱于反對者,否則注定失敗。”陳恪兩手一攤道:“連將門都不支持的軍事改革,怎么可能成功呢?”

“這話說的……”李惟賢掏出手帕擦擦汗道:“如果真能改革成功,他們當然要支持了。”

“這件事不能怨他們”,陳恪一臉誠懇道:“該支持咱們的人不支持,是咱們的溝通沒做好。”說著笑笑道:“所以寶臣兄,還得做好他們的工作。”

“嗯。”李惟賢說著撓撓頭,無奈苦笑道:“仲方兄,你把我帶到河溝里去了。”

“寶臣兄,我絕無虛言。”陳恪沉聲道:“你不妨跟他們擺明了,放他們進來,可以!但進了武成王廟的門,就再沒有什么公子王孫,全都是普通的武學生,必須嚴格遵守校規校紀,若有違犯,絕不通融。他們能答應,就來。不舍得自家兒郎受罪,趁早別走這條路,不然被開除,臉上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