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孽學霸

第353章 走出搖籃(加更26/39)

“那么,下面我們就正式邀請呂丘建博士來為我們做演講!”說完佐佐木毅退下,呂丘建站到了演講臺前。

“尊敬的諸位霓虹的同行們,東京大學的同學們以及其他到場的嘉賓,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和霓虹的優秀學子們聊一聊!”盡管呂丘建能夠熟練應用霓虹語,但他還是選擇了用華語演講。

東京大學目前是亞洲排名第一的高校,這讓呂丘建難免有些遺憾,或許等他回國之后經過積累發展,京師大學會占據這個寶座吧。

“今天我不想和大家聊龐加萊猜想、朗蘭茲綱領,也不想說希格斯玻色子和暗物質!因為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呂丘建環視一圈,臺下學生們的眼中滿是好奇,既然他不想聊這些那他想說什么?

“我這次演講的題目是《走出搖籃——人類未來科技展望》!”呂丘建很快揭曉了答案,“諸位,在宇宙中能夠誕生生命和智慧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情!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如果更近一點或者更遠一點,那么地球將會因為過熱和過冷而導致無法誕生生命!”

“地球就像一個搖籃,呵護著人類逐漸成長!我們生活在搖籃里,不用擔心各種宇宙射線的殺傷,有太陽為我們提供能源,有月球為我們遮擋隕石..”利用很長一段排比句描述了地球的優越環境,然后話鋒一轉,“但是世界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決不會永遠躺在搖籃里。”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突破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人類基因組計劃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人類對自身的了解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機領域的突破讓人類掌握了更加強大的工具!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讓標準模型功德圓滿;中微子的截獲打開了天體物理中極為重要的窗口!”說到這里臺下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因為中微子研究正是小柴昌俊的成就,身為東京大學的學子,他們與有榮焉。

“納米技術領域獲得多項重大成果;超導溫度被科學家推向更高水平,人類在實現室溫零電阻電流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癌癥、艾滋病等困擾人類多年的疾病逐漸看到破解的曙光。”

“科學家首次測出引力速度。這次實驗再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科學家確信引力傳播的速度與光速相等;引力波探測器LIGO正在更新換代。相信它能為人類帶來更大的驚喜!”

“太空攝影新技術的開發、宇宙嬰兒期照片的成功拍攝、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火星車登陸火星并發現有水的證據、卡西尼號飛船成功進入土星軌道、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最遙遠的大天體..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息!”

一項又一項人類在二十一世紀做出的科學突破被呂丘建提了出來,其中不乏有華國和霓虹科學家的成果,聽得臺下的學者和學生心潮澎湃,深深地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而感到幸運和自豪。

“但是這樣就夠了么?”就在大家的情緒正高漲的時候。呂丘建迎頭潑來一瓢冷水,他雙手按在演講臺上,伸長脖子看著臺下的觀眾,再次將自己剛才的話重復一遍,“但是這樣就夠了么?我們應該滿足于現在的成就了么?人類的智慧只能達到目前的程度么”

臺下的觀眾漸漸從亢奮之中冷靜下來。“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弗里曼戴森教授的論述,我們可以將文明劃分為三個層次,Ⅰ型文明能夠開發利用自己棲息的那個世界的自然資源;Ⅱ型文明能夠建造像戴森球那樣的東西,并且能夠處理他們那個恒星的全部能量輸出;Ⅲ型文明已經掌握利用它們星系的全部資源的技術。”

“對照這一標準,我們會發現那些讓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的科學成就連Ⅰ型文明的標準都沒有達到!”按照戴森的劃分方法,人類目前僅僅是0。7級文明的水準。

“1969年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邁克爾柯林斯駕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里的征程,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邁出搖籃的第一步!”

“然而僅僅過去了三年,1972年阿波羅17號飛船對月球進行了最后一次考察后,人類又將漫出的腳步縮了回去。從此以后再也沒有邁出過搖籃!”

說到這里呂丘建聳聳肩,“或許太空實在是太冷了,還是搖籃里比較暖和!”

這引起了東京大學學子的一片哄笑,但哄笑之后一股深深的遺憾逐漸彌漫開來,是啊,距離阿波羅17號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三十三年了!人類依然沒有邁出第二步。

“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康拉德、賓、謝潑德、米切爾、斯科特、埃爾文、楊、杜克、賽爾南、斯米特!”呂丘建一口氣報出十二個成功登月的宇航員的名字,“在整個人類歷史數以萬億計的人中,這有這十二名幸運兒走出過搖籃!這個比例實在是太少了!”

“人類終究是要走出搖籃的!”呂丘建想起了迪特里希教授辦公室墻上的那張圖片,“宇宙如此美妙,我們卻一直蜷縮在搖籃里。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說到這里,抒情也就宣告結束,呂丘建開始說起自己對宇宙探索的想法來,“在我看來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距離真正的宇宙泰索還有不短的距離。這需要多個領域的共同突破,在數學領域的方向我在兩年前已經指出,而在物理領域我認為..在化學領域..”

呂丘建在講述了自己對人類科學發展的期盼后演講也就到了尾聲,“最后請允許我用一句霓虹作家的名言來為本次演講結尾——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