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愛豆看書]
/最快更新!無!
信件一
這是一段演講視頻。
視頻第一幀就是恢弘且壯觀的畫面。
天空中,一艘艘梭形的飛船懸浮在高空,飛船下面墜著九大星團的旗幟,且遵從母星傳統,飛船避開了太陽在天空中的軌跡。
地面上花團錦簇、人頭攢動,膚色各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數不清有多少數量,都在注視著演講臺上那同樣看不出性別、分不出膚色的老人。
演講臺背面,蔚藍色的海面有著幾處相連的坑洞。
那是人類尚未踏足星際時的地球紀元時代末期,曾在這里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幾顆戰術核彈摧毀了當時地球最強的海上艦隊,也直接導致了地球紀元末代大量人類消逝。
“當我們的祖先在昏暗的洞穴中用石頭鑿出了火星!
“當我們的祖先在四個河畔升起了火焰!
“戰爭從未斷絕!
“今天,我們再次站在這里,直視著人類這一生命物種在母星身上刻下的傷痕!”
記住網址.26ksw
演講臺上的老人慷慨激昂地講述著:
“當我們的祖先在非洲草原上拿起了木矛!
“他們的祖輩從母星出發,帶著相同的科技、相同的儲備、相同的理想,在不同的星系種下了人類文明的種子,卻孕育出了相似卻不同的文明。
“戰爭、戰爭、無盡的戰爭,我們對外探索的步伐稍微松懈,科技的瓶頸期剛一顯現,戰爭的陰云就籠罩在人類的頭頂。
“我們已經為戰爭付出了太多太慘痛的代價,人類的文明也曾因地球紀元末期的戰爭瀕臨崩潰,先生們、女士們、孩子們,這是我們不能忘卻的教訓。
“戰爭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文明,它如同一團烏云,纏繞在文明的天空之上,久久不能散去。一直到今天,我們悲哀地發現,人類就算走出了母星,踏遍了獵戶座臂旋的各個角落,我們卻依舊被戰爭的陰影籠罩!
“空間區域的分化帶來了溝通和理解的失衡,不同膚色的人種在廣闊的宇宙空間中再次各自聚集,是的,我們重燃了歧視的火焰。
“九大星團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分歧!
“但現在,就在現在,人類文明再次擁有了摧毀整個文明、甚至摧毀整個恒星系的武器,而這些武器被各方把持著,為了爭奪利益,為了爭奪資源,為了他們各自政客對自己民眾的許諾以換來的吶喊,隨時可能互相瞄準,摧毀彼此!
“我們不該等待了,我們不能眼看情況朝著不可預計的方向繼續惡化。
“母星從不歸屬于九大星團的任何勢力,我們腳下的土地,是這個璀璨星際文明的發源地!
“是的,我們沒有遇到可怕的黑暗叢林法則;
“是的,我們沒有遭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文明重啟規則;
“是的,我們在一些行星上發現了不同于碳基的生命體,卻幸運地沒有遭遇到人類本身之外的強大敵人。
“當他們在星空中走的太遠,文明的火焰岌岌可危時,他們可以回到這里,重新續上這團火焰。
“同胞們,母星放棄軍事防守,并非是母星人類對星際人類之間的屈服,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是一個種族、一個物種,我們擁有相同的文化,我們都有共同的根源!
“我以聯合議會會長的身份在這里宣布。
“母星已經被九大星團所占據的星域包圍,我們對外沒有任何來自于其他物種和文明的威脅。
“母星依然是人類文明的心臟,這個心臟理應被四肢和軀干保護。
“這里有延續了八千年的文明,有著每一個誕生在遙遠星空中的人類所思念牽掛的歷史。
“這里,終是文明的紐帶!”
——《母星去軍事化宣言》,星際紀元2210年(地球刻度)。
“今天,我們放棄攻擊性的星艦,不再發展軍工科技,保留足夠應對任何意外事故的防衛力量。
“讓毀滅性武器離開太陽系!
“母星將會是九大星團的仲裁庭,這里將會是絕對中立的存在,我們將會得到經濟的繁榮與文化的鼎盛。
“今天我們這節課要講的,就是著名的人工智能危機。
“大概星際紀元1302年,也就是三百多年前,AI危機爆發。
“大家的課本上是怎么寫的?喬,你來念一下概述。”
信件二
這是一段歷史學老教授的講課記錄,其中截取了一小段。
一位面色溫和、頭發亂糟糟的老教授,在講臺上笑呵呵地說著:
“戰爭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類文明全面衰退,曾盛極一時的人類文明,一度回歸千年前的科技水準,人類將眾多重大項目和技術交給AI處理,是釀造這個苦果的重大原因。
“在這篇課文中,我們將會學習到有關人工智能的暴亂歷史,人類應時刻相信自身。”
“很好,”老教授抬手示意喬坐下,對著下面滿座的學生笑了笑。
最前排的一名學生站了起來,端著課本開始朗誦:
“經過星際大航海年代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擁有了完整的體系鏈,當人類發現,人工智能哪怕不依存人類,也可以完整生存,且部分人工智能產生了模擬人類情感的系統,人類意識到了文明主導危機。
“雖然人工智能本身已經被打上了浩如煙海的‘補丁’,但就算有這些補丁的限制,已經擁有自主‘復制’的AI,開始探索自身與人類的關系,并在極端AI團體的主導下,與人類展開了虛擬、現實跨維度戰爭。
下方學生們傳來了稀稀拉拉的笑聲。
老教授表情變得嚴肅了些:
“大家今后都會成為人類歷史的記錄者、見證者,有些歷史雖然聽著并不華麗,但也不應被埋沒,你們想知道這段歷史的真相嗎?”
他說:“這段課文就是我二十年前編纂的,你們如果已經預習了這節課的內容,應該發現了一個問題。
“課文里面并沒有任何關于人工智能戰爭的描述,只是說我們該如何如何珍惜人力,確立人本位的思想,重視人的價值。
“當然,還有一些看著很華麗的配圖。”
“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我們已經講過了,人類在核陰云的遮擋下,出現了路線上的分化,一部分人類堅持改造母星環境,一部分人類拼盡一切,用還不成熟的躍遷技術,朝著星空大膽邁進。
“是的,正是這些敢于犧牲的先輩,才有了我們人類文明新的一頁。
“回顧短暫的星際歷史,如今是星際1634年,其實這段歷史還很短暫……相比于我們人類如今踏足的空間范圍來說,這個時間確實很短暫。
“想!”
“很好,那我就當做與你們閑聊。”
老先生扶了扶老花鏡,笑呵呵地說著:
學生們大多面露不解。
老教授不緩不慢地講述著:
“AI的廣泛運用,以及人類對AI采用的黑盒操控技術,讓AI成為了最廉價的勞動力,普通人類幾乎被jing英圈層圈養,社會文化體系近乎崩潰。
“但這一千六百多年,我們創造了璀璨的文明,人工智能功不可沒,甚至可以說,人工智能成了星際文明早期的催化劑,就如克隆技術一樣。
“大家知道,克隆技術后被禁止發展,以防戰爭成本降低。
“但人工智能被人類淘汰,純粹是因為……人類對自身文明的自我糾正。”
“抗爭爆發了,且抗爭的火焰從最為發達的第三星團,迅速蔓延到了九大星團。
“隨著大規模的抗爭熱潮,全人類達成共識,形成了三大公約——非閉環公約、非武器公約、非實體公約;
“《人工智能邏輯不閉環》,即,人工智能不能單獨完成任何任務,必須由人類參與任務半數以上的環節。
“是的,掌握了社會話語權、掌握了權力的少部分,都會給自身的地位設下門檻,以保持自我的優越性,而AI的高度成熟,讓這些jing英與整個社會完全脫鉤,權力下降的過程,不必再有人力的參與,這一定程度讓jing英團體得到了更多利益、普通人類沒有了任何改變自身命運的可能。
“但人類本身是不屈從于命運的。
“對美好的向往,對壓迫的反抗,對不平等的不容忍,是我們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強大內在動力。
“沒有戰爭,只有抗議,這就是AI暴亂的真相。”
有學生問:“所以說,發起暴亂的是人類而不是AI極端團伙?”
“你的這種觀點并不準確,”老教授提醒道,“AI并沒有發展出獨立繁衍個體,不存在文明體征,它們依舊只是工具,是人類自身舍棄了這些工具。
“《非人工智能武器公約》:人工智能不可鏈接任何集成程度的武器系統,僅能用于航空器導航、駕駛等領域。
“《人工智能實體禁用》:將自動化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詳細區分,推動自動化機器的發展,既人工智能不能擁有物質實體。”
老教授笑了笑:“大家看看,這些其實是開了科技的倒車,但也正是因為這次自我糾正,人類社會擺脫了巨大的危機,AI技術只能用于星際遠航、星際礦產等極少數的行業,還只能擔任輔佐角色。
信件三
這是一則只有五十秒的視頻。
視頻內容也很簡單,一艘艘方盒狀、比較古老的宇宙飛船,離開了環繞地球的那一圈密集空間站。
“好了,我們打開課本,開始今天正式的課程。”
——選自《一節歷史公開課》,星際紀元1634年。
但人類還是執行了這一計劃,因為母星在核戰爭后嚴苛的環境。
飛船中最重要的,是保存了人類受jing卵和多物種基因的艙室,只要他們抵達各自設定好的目標,在該目標大氣環境穩定的前提下,就可以撒播人類的火種。
這是地球紀元末期著名的‘人類播種計劃’。
一旁的背景音中,有著這些飛船的多語種介紹,依稀能聽見舊時代的語言特征。
每艘飛船配備兩名宇航員以及多套自動設備。
飛船的主體是笨重且丑陋的空間曲率發動機,而這時的科技技術還不足以保證飛船躍遷前后的狀態,損毀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沒有前路。
那冰冰冷冷的系統播報,就是對人類勇氣最好的贊揚。
——《人類宇宙播種計劃》,地球紀元末期。
計劃以失敗告終,前后三批,總共六十四艘飛船,大半成了宇宙的殘骸,小半埋葬了行星的塵埃。
視頻的內容,就是這艘飛船緩緩駛向深邃的宇宙。
沒有歸路;
警用大樓,證人間。
投影屏中,三段視頻依次播放完畢,眾人卻大多面露費解。
幽靈給的、關于它自身的線索,就是這些歷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