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下

第四十五章 堅不受命

“大都督萬歲!”

聽見將士們這山呼海嘯一般的齊聲吶喊,孫傅等忠于趙宋的人無不變色!

“萬歲”這個詞可不是誰都能用的,那可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專屬代詞。

孫傅等忠于趙宋的人,不是不知道,喊出“大都督萬歲”的很多人,可能都不懂“萬歲”所代表什么。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最可怕,因為這代表“大都督萬歲”是他們的心聲,而不是某些人的陰謀。

孫傅等忠于趙宋的人希望韓擎出言制止將士們的吶喊,哪怕這只是掩耳盜鈴。

然而——

韓擎讓孫傅等忠于趙宋的人失望了!

雖說在聽到將士們山呼“大都督萬歲”時,韓擎臉上并沒有異色,但韓擎也沒有去刻意去阻止,甚至等將士們喊完,韓擎都沒有提及此事,而是直接吩咐醫護人員立即去救治傷兵、吩咐民兵去為戰死的將士收尸、吩咐輪換的部隊盡快換、吩咐民兵宰殺幾匹傷馬為將士們熬制肉湯、吩咐民兵盡快給將士燒熱水泡腳。

見同樣在雨夾雪中站了一夜的韓擎,全然不顧自己的身體,只為將士們張羅個不停,將士們無不感動不已。

唐恪走過來勸道:“大都督,今金人也退去了,您也下城墻休息一會吧,您要是病倒了,這滿城軍民可就失去主心骨了。”

張叔夜和王瓊也過來勸道:“大都督放心,我等肯定會照顧好將士們,您就放心下去休息吧。”

韓擎本想說:“我沒事,這點雪水病不著我。”

可剛說出一個“我”字,韓擎就發現,自己身后的不少官員都已經打晃了,幾個年老體弱的,仿佛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一般。

這些文官也都是人才,真要是病倒了幾個,萬一再死上幾個,那也是不小的損失。

所以,話到嘴邊,韓擎又咽了回去,然后改口道:“那都下城吧。”

言畢,韓擎率先走下城墻。

一眾官員見狀,如蒙大赦,紛紛跟在韓擎身后下了城墻。

自這以后,再也沒有人敢在城墻上裝大爺了,不論是誰,上了城墻以后,都肯定要與將士們同吃同住。

真要是有誰想要自持身份搞特殊化,不用別人,那些文官都會罵得他從城墻上跳下去。

守城氛圍如此之好,將士們無不稱贊大都督與將士們同甘共苦,韓擎的聲望再創新高。

金軍自攻城以來,重點一直放在城東南一帶,因為這一帶城墻比較低矮,防御設施比較薄弱。

金人一直持續不斷地在用木柴、泥土等雜物,填埋護龍河,以至河南岸已被他們堆成土山,他們逐漸向河北岸蠶食。

其中,有兩座城樓最接近護龍河,因此情況一直很危急——一是惟字號城樓,一是乃字號城樓。

金軍常常給火梯、云梯、鵝車、編橋裝上大輪,用皮革包裹起來,推至城下,企圖從惟字號城樓和乃字號城樓登城。

不過——

在姚平仲、折彥質等人組織下,宋軍將士用狼筅來防御或是用撞桿來防御。

狼筅枝葉茂盛又長,刺出便可擋住全身,令金人的兵器刺不到自己,故而可以壯使用者之膽。

在攻擊時,韓擎給每枝狼筅后面配兩個盾牌兵、兩個長槍兵、幾個拿短兵器的將士,讓他們組城鴛鴦陣,能很有效的殺敵。

而所謂撞桿,就是一根長可數丈的大木桿,頭上包裹著鐵或者鐵鉤,用來撞擊或鉤住火梯、云梯和編橋。

自金軍攻城以來,宋軍在惟字號城樓和乃字號城樓,先后用撞桿擊毀金軍火梯、云梯、鵝車、編橋等數十座。

關鍵,宋軍將士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轟天雷,一旦形勢危險,他們就扔出轟天雷,肯定能扭轉局勢。

金人一連攻了十幾天之后,終于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不可能強攻下由韓擎統治的汴梁城。

不僅金人看出了這一點,汴梁城中的軍民也對守住由韓擎統治的汴梁城越來越信心滿滿。

這一日,三二百金騎突然打著白旗來到城下。

就在城中之人以為金人是來和談的之時,突然有兩個人被金人放下了戰馬。

那兩個人猶豫著裹足不前。

最終,在金人的馬刀的威脅下,那兩個人才不得不走上前。

姚友仲拿起望遠鏡一看,就是一驚,他連忙將一個心腹叫來,然后在他耳邊說道:“快去告訴大都督,金人將皇上和太上皇押到城下了。”

很快,有金人大聲喊道:“城下乃你家皇帝和太上皇,他們有話對你們說。”

一直以來,金人都沒有祭出趙佶、趙桓這對法寶,原因有二:

第一個,金人已經廢掉趙佶、趙桓,甚至已經廢掉趙宋了,他們不想打自己的臉,再承認趙佶、趙桓的身份。

第二個,金人心知肚明,除非汴梁城中的人全都傻掉了,否則,是絕不可能聽被廢掉了的趙佶和趙桓的命令開城投降的。

可韓擎統治的汴梁城實在是太難打了,金人這些天已經死傷了一萬多人,仍是一丁點破城的跡象都看不到。

萬般無奈,完顏宗翰才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將趙佶和趙桓弄來試試,看看他們能不能叫開汴梁城的城門。

在金人的逼迫下,趙桓滿臉臊紅道:“韓擎并非朕所封之大都督,他無權號令你等,亟開城門,朕有大事要入城宣布。”

折彥質深吸了一口氣,道:“大敵當前,為滿城三百萬軍民計,請陛下和太上皇恕我等不能打開城門,我等定當堅守如初。”

姚友仲則拔出寶劍,道:“國君應保國愛民,臣民應忠君守義。現京城軍民以大宋國為重,寧死而不作金鬼。可陛下和太上皇竟如此棄子民于不顧,何顏見天下臣民?京城軍民堅不受命,以死固守!”

趙桓認出來了說話的二人是姚友仲和折彥質。

姚友仲出身于將門,三世忠孝,聲滿華夏。

自守御汴梁城到汴梁外城被金人攻破,姚友仲夙夜勤勞、食息不暇。

在諸將中,姚友仲應該是最無負于趙宋的。

那時,姚友仲往來于東、南兩壁進行策應,直到汴梁外城失守,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姚友仲付出的苦勞都是最大的,他立下的功績也是最大的。

折家世代為大宋王朝鎮守西北府州,在守邊御敵的斗爭中,折氏父子兄弟前仆后繼,大多男子都不能活過四十歲。

而折彥質本人,在聽聞金人南下了之后,在第一時間率領府州兵勤王,與金人數次血戰,雖然最后丟了黃河,但那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與他的忠心無關。

這樣的兩個人都不聽趙桓的命令了,還數落他們父子,讓趙桓既失落,又羞愧不已!

趙佶同樣也是尷尬不已!

一秒記住三五文學→https://為您提供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