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第15章 狼群

風一吹,一股猛烈的塵土迎面而來,身旁的楊大臣呸了一聲,將頭上戴的紅笠軍帽往下歪了歪,遮擋住吹來的風沙,又托了托身后的背簍,口中罵罵咧咧不止。

楊河也是皺了皺眉,這路太不好走了。

他回頭看去,身旁各人個個戴著帷帽,眾人不久前換的衣服已經灰蒙蒙滿是塵土。

為防止風沙吹入眼中,眾人都戴上這種掛有紗巾的帽子,楊河也不例外。

帷帽在遮蔽風沙上非常實用,在大明北地,特別京師使用普遍。

當時的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就有寫:“這個地方很少下雨,為了克服討厭的灰塵,這里任何階層的人想要外出,不管步行或乘交通工具,都要戴一條長紗,從帽子前面垂下來,從而遮蔽起面部。”

楊河也有帷帽,早前放在楊大臣包裹中,眼下風沙大,自然要將帷帽戴上。

為防止風沙吹入眼內,他又給弟弟妹妹戴上帽子。

那些難民同樣如此,不過楊大臣卻不喜歡戴,畢竟多少影響視線。

仍然睢河邊上,死寂、荒涼、枯黃,也跟前些天他走的路一樣,越往睢河下游行去,那沙壤地就越多,然后各種各樣的鹽堿地,洼塘地,讓一行人趕路說不出的困難。

從杜圩到縣城其實并不遠,若以直線來說,距離不過一百六十里罷了。

但這個時代趕路不能這樣算,沒有官道,就只能走小道,然后就要繞來繞去。

淮北之地多平原,但不一定平原地形就好趕路。

形形色色的沙壤地、鹽堿地、洼塘地不說,從宿州到睢寧,還是黃河重要的泄黃區、分洪區,所以從黃河到睢河之間地帶,縱橫交錯聚集了無數的河道溝渠。

這些河道有的干涸了,有的還有水,若沒有橋的話,就要繞道,或者尋找橋梁。

想順著河岸筆直走也不可能,睢岸并非封閉的河岸,沿途不斷有大小河流注入河道,小溝小水還可以直接跨越,若河道寬一些的話,就要尋找橋梁了。

因為河水淤塞,睢河的河道還很高,許多支流無法排入水中,或倒灌的緣故,就在入河口形成了眾多的洼塘湖泊,大小沼澤,經常連綿數里之多。

遇上這樣的地形,就經常要繞道走上很遠。

楊河皺著眉,從宿州到睢寧其實有官道,卻在睢岸,而且要先經過縣城,然后再轉而向北,與這邊差了十萬八千里。

還有一條徐州到睢寧的官道,卻是在黃河邊上,離這邊同樣很遠。

楊河考慮要不要轉而向北,走徐州到睢寧的官道。

這個時代雖說官道情況很不好,但比起這種普通的民間小道,卻是好上太多太多,至少不用繞來繞去,跨溝過河也有基本的橋梁。

反觀他們一行人,從早上走到下午,路雖然走得多,但走的都是冤枉路,實際距離并沒有前進多少。

楊河估計今天有效路程只走了二十多里,按這樣的速度,走到縣城要什么時候?

“相公,可不可以歇息了?看前方有一個剅口,可以停下來洗洗臉,喝喝水。”

身旁的齊友信氣喘吁吁的道,他手中的棍棒當成拐杖,然后身后有一個背簍,里面是他的兩個小女兒齊婉君與齊婉德。

至于大一點的兒女齊智祥、齊婉容,就只能走路了。

也是受他的啟發,楊河也給弟弟妹妹搞了一個背簍,由書童楊大臣背著。

此時齊友信蓬頭垢面、灰頭土臉,形象全無,可以看出他非常疲倦,主要是每餐只有一些米粥,對體力衰竭非常快。

身后的嚴德政同樣強咬著牙,和他的渾家孫招弟一樣,都是背上背著一個,腳下跟著一個,還有一干難民,人人疲憊憔悴。

如以往一樣,楊河同樣規劃了行程計劃,每一小時都會休息一會,喝點兒水。

臨出發前,他讓趙中舉燒了很多干凈的水,每個難民的水囊水葫都灌得滿滿的。

是差不多到了該休息的時候了,楊河舉目眺望,四野寂靜無人,不過前方不遠處確實有一個河汊,一條不知名的小河從那邊流入睢河,水草非常茂密。

在河汊處,似乎有幾間廢宅。

當下楊河說道:“好,就到前方剅口處歇息,然后想辦法過河。”

眾人精神一振,都是大聲應了聲,加快腳步,往那邊走去。

楊河看楊大臣又托了托身后的背簍,關切問道:“大臣,累嗎?”

這個憨厚的少年裂開大嘴笑道:“放心吧少爺,就兩位小主人這點份量,再背個一百里也沒問題。”

楊河看弟弟妹妹確實比走路時精神了許多,這是背簍的功勞,也是人多的好處。

放在往日,楊大臣要負責探路開道,自己要隨時警戒,卻不能象這樣背著。

很快眾人走下沙壤地,地勢一低,面前就是一大片鹽堿地,周邊大片大片的雜草。

眾人都很注意繞開,淮北的鹽堿地通常與沼澤連在一起,小心不要陷進去。

越往河汊處走去,雜草越茂密,一些茅草甚至高過人頭,一個又一個洼塘出現。

就在這時,前方探路的韓大俠忽然發現什么,他交待兒子幾句,二人快步回來。

就見韓大俠走到楊河面前,低低說道:“相公,有狼群。”

楊河竦然一驚:“在哪里?”

他將紗巾撩上,順著韓大俠所指方向看去,果然見鹽堿地的左方,那些雜草叢中,一些雙目幽幽的惡狼正悄無聲息的潛逼而來。

楊河粗粗一數,只看到的惡狼就有三、四十只,加上一些藏得緊的,怕得有五、六十只,好一只龐大的狼群。

它們行止間無聲無息,還知道借著雜草的掩護,若不是韓大俠曾是獵人,經驗豐富,第一時間發現狼群的蹤跡,自己一行人慘遭偷襲下,怕要損失慘重。

他從弓壺中抽出自己的開元弓,又抽出一根重箭,對身旁的楊大臣低低道:“傳下去,有狼群,全部靠到那邊水塘去。”

楊大臣已經聽到韓大俠說話,他不動聲色點了點頭,輕聲把話傳給了身后的齊友信、嚴德政等人,同時緊了緊身后的背簍,下意識握緊了手中的銅棍。

立時消息低低傳開,一行人都有些緊張起來,好在眾難民危險經歷多了,雖驚不亂,又有楊河作為主心骨,當下他們聽從命令,假裝不知情的往水塘那邊靠去。

眾人一步步挪動,終于,集體移到了水塘邊上,楊河心下一松,這處水塘頗大,塘水也多,有若一個小湖,一行人靠在這,至少狼群無法從水塘右邊進攻。

當下他快速作出安排,青壯男人在外,婦孺老弱在內,個個手持棍棒武器,形成一個半圓的防護圈。

楊大臣已將自己的背簍取下,后方的孫招弟趕上來接過,并將之放在最安全的內中。

這個粗壯的書童站在楊河右側,他將自己的銅棍插在地上,一邊抽出弓壺的小稍弓,惡狠狠道:“好久沒有吃狼肉了。”

楊大臣右邊上是齊友信,這個大明里長學楊大臣樣子將腰刀抽出插在地上,有些緊張的握緊手中棍棒,一邊喃喃道:“好多的狼。”

韓大俠父子在楊河左側,可能是見慣狼群,這對父子并不慌亂,就見韓大俠不慌不亂抽出腰間的火摺子,他將竹蓋取下,用力一甩,內中火種復燃。

然后他取出塞在腰間的一段火繩,將火繩一端放在火摺子內點燃,又不慌不亂將火摺子蓋上,重新塞回腰內。

他將火繩換到右手,并抽出腰刀插在地上,一邊對身邊兒子道:“一會注意瞄準,看準打。”

他兒子韓官兒沉默點頭,楊河將三眼銃授給他們后,二人不但給三眼銃裝了新木柄,還搞了一個三腳架,此時韓官兒將三眼銃架在三腳架上,身子半伏,默默瞄準群狼。

看他們父子樣子,是打算相互配合,一個點火,一個瞄準,這樣確實打得更準。

韓官兒的三眼銃也早在出門前裝填好了子藥,火門裝了引線,并倒入散藥將之捻緊,使之火門引藥引線不會散落下來,算是簡單而常人所不知的技巧。

楊河看了他們幾眼,這對父子,不象是簡單的獵戶。

楊河等人嚴加戒備,在他們左右兩邊,是剩余十二個頭裹黑巾,將帷帽掛在脖后的青壯。

他們圍成半圓,個個持棍在手,隨時準備戰斗。

在青壯們后方,嚴德政、趙中舉等人一樣緊張的握緊手中棍棒,亂世中婦孺老弱一樣要隨時拼命,就連孩童都是緊緊捂住嘴,惟恐發出聲音給大人們添亂。

這時那些惡狼停了下來,顯然察覺到自己行蹤敗露。

它們公然顯露身形,立時此起彼伏的狼嚎聲響起,滲人之極。

老白牛:突然發現封面換了,玄幻戰爭大片牛頭怪不見了。

(天津)